從這引申出《贅婿》的第一個危機,就是出場的女性角色的魅力呈不斷下調的趨勢。按照個人的喜好來排次序,嬋兒>聶雲竹>蘇檀兒>陸紅提>元錦兒,也因此但凡主角跟嬋兒或者聶雲竹同時出現的場景,精神為之一振,至於蘇檀兒,哪怕在病倒後跟主角互動,總覺得進度過快,離我想象中的二人在鬥爭中產生激烈火花的情景相差甚遠,陸紅提隻能說不過不失,缺乏眼前一亮的屬性,至於元錦兒暫時看來戲份才剛多了點,不予置評。可以這樣說,主角在展現優越性的成功與否,取決於被征服對象的魅力,一旦被征服對象的魅力無法得到讀者的認可,主角的“英明神武”也一樣無法得承認。
這是香蕉慣有的危機。《隱殺》也好,《異化》也好,到現在的《贅婿》也好,風格大柢是一脈相承,稱之為優哉遊哉風格。這種風格,按照香蕉的例子,對於主角視點下的“四周景觀”有很大的依賴性。讀者就像是遊客,香蕉(主角)就像是導遊,帶領遊客四處參觀,優哉遊哉,但是,導遊再悠閑再淡定,假如“四周景觀”不符合讀者的期待,問題就會出現,尤其是導遊有時候優哉過頭忘記了詳細地介紹“背景”。
《贅婿》一開始像《隱殺》的古代版,最近十幾章卻有點像《異化》。《隱殺》很喜歡,雖然後半部有點失望,而《異化》看過兩次,第一次隻看前十章就無法繼續,第二次看到主角即將破處也不知是否破處成功就停止了。《贅婿》的成績出乎意料,算是香蕉的一個重要的提前突破,作為讀者,雖然稱不上忠實,但也希望香蕉可以更進一步,畢竟在堅持自我的前提下還能紅出一片天的作者現在已經是瀕臨絕種。
跟小處的較量不同,《贅婿》在大處方麵的處理很難稱之為成功,這是《贅婿》麵對的第二個危機。究其原因,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小處較量的成功在於蘇檀兒、嬋兒、聶雲竹三人的討喜;而大處較量的問題在於“角色缺乏底蘊”,早期出現的秦老還好,尤其是在第三十章借宋茂之口揭示其身份地位以及生平事跡,角色的厚重感陡然拔高不少,一來角色涉及眾所周知的曆史事件,二來宋茂宋知州在小說中稱得上目前為止最有“底蘊”的存在,其一言一行皆流露出上位者的氣息,借他引出秦老的生平事跡更見分量。可惜,從第九十五章時局開始,作為聆聽者的人,不是宋知州,隻是區區一個李頻,在這裏講究的不隻是身份地位,更加重要的是李頻這個角色的塑造實在單薄,散發出小角色的氣息,更別說周偑周君武兩姐弟隻是用來打醬油的份,於是讀者難免覺得主角誇誇其談,而且香蕉太急於將個人的理解一次性噴發出來,滔滔不絕,大段大段,卻忘記了一樣非常重要的事實,說話中觀點本身的對錯精辟與否其實隻是次要,或者換個說法,“觀點實際上是否真理不重要”,“讓讀者覺得觀點很有道理才是最重要“,兩章對時局的評論並沒有達到後者的要求。
還有,議論國家大事出現的時機也有問題,跟“小角色”(讀者直觀感覺)進行對話聊國家大事還能聊出個爽快感來,這不是不可能,但必須有前置條件,比如某地某時發生某事,展現時局的惡劣,展現時人的局限,這個時候就算主角淡然一笑眸露青光拉住某個人扯東扯西表現出超越時代的眼光,哪怕某個人隻是路人甲乙丙,也是有相當的說服力。因為在這個時候,路人再不是簡單的路人,而是時人的縮影。但是,《贅婿》中主角的議論,李頻的聆聽,出現的時機就像是某個閑人在街上悠閑地散步的時候踫到鄰居後貌似應該說句“天氣很好”誰知出口就變成“我覺得國家快要滅亡”,圍觀者在聽完之後除了說句“哦,這樣呀”大概很難有其它反應。
主角的前置身份是商界大人物,穿越後是商人之家的贅婿,這種設定想必不會是偶然而為,按道理應該是從商戰入手,然後才轉戰國家大事。某個領域牛逼的人在很多時候會被讀者假定其它方麵也很牛逼,比如《隱殺》的主角武力值爆燈,又是會變女人,又是會變黑客,實際上三者沒有必然的關係,但在讀者看來,貌似理所當然,那是因為武力值爆燈的事實已經率先得到“實證”,有一即有二,多才多藝的主角是可以被原諒。
第一百一十章,老丈人被刺,或許,商戰已經開始,或許,《贅婿》的危機已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