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二百零七章 水下試探(1 / 2)

“敵人正在製造可以飛過海洋的新變種蝗蟲,這種蝗蟲具有很強的毒性,無法食用。製造這種有毒蛋白的基因是顯性的,這種蝗蟲與本地蝗蟲雜交後,所有後代都將帶有毒性。”

——————總後勤部上海食品研究所梁進容研究員

張尋寧可以感覺到潛艇在緩慢轉動。耳朵靈敏的人,通常對空間位置變化也特別敏銳,如同自帶了一套慣導係統。

他不知道拖曳聲呐從潛艇後方那裏釋放出去,但是可以聽到絞盤轉動和聲呐慢慢離開的聲音,當然是通過耳機連接的舷側聲呐。通常來說,聲音信息需要通過濾波和增益,數字化處理,才能在屏幕上形成可視的圖像,而且一般人需要訓練上一兩年,才能看懂那個圖形。但是他不需要,他隻需要直接通過放大器,就能在大腦中得到直觀想象。

那個奇怪的聲音果然出現了,斷斷續續有那麼幾次,它與鯨魚的行動共產生了某種刺激。聽起來,它並沒有跟蹤鯨魚,隻是江小洋一直試圖用鯨魚掩蓋自己行蹤的S型航線,不斷在鯨魚兩側遊移,才使得三方間有了微妙的互動。

“那個東西很大。”張尋寧說道。這是他第一次明確表明對目標性質的判斷。

“附近所有的機械鯊魚,一直在遠離它。”

“是這樣?”江小洋問道,

“是的,這是最近一個小時的紀錄。”黃瑞撕在鍵盤上按了幾下,顯示了一張張尋寧看不懂的聲紋圖。江小洋看了一會兒。

他們一起看向張尋寧,希望他能提供更多信息,但是張尋寧不再說話,隻是緊鎖眉頭坐在那裏,猶如便秘一般。

“不像是潛艇。”張尋寧終於又開口了。

“哦?”江小洋很吃驚於一個陸軍能這麼快分清,潛艇和非潛艇的聲音特征。

“你的推進器的響聲與那個東西不一樣。”

“是的。”江小洋點頭。潛艇的被動聲呐可以完成諸如測距和航線描跡的工作,如果對方聲音夠清晰,還能進行聲紋對比。但是如果對手使用不未曾別紀錄過的,新式推進器,就不能做到更多了。

漫長的聲呐還在不停地釋放。張尋寧繼續監聽著。

“它一直在跟蹤我們。艇長,能不能轉30°”他提出要求。

“那個方向?”

“都可以。我需要換一下角度。”

江小洋離開,去布置新航線,然後又回到張尋寧身後。

林慕白正巧趕來,她對其他人做了工作,很自信自己去棉蘭老的計劃得到了三票(除了張尋寧的鐵杆馮至陽那票),正想把張尋寧拉回去接受現實。卻不料張尋寧在這裏如同眾星捧月般,被圍攏著。

“它在噴水。”張尋寧說道。

“是不是泵推係統?”

“如果你指的是你們的推進係統,不是。完全沒有螺旋槳轉動的聲音。”

“哦?”

“嗯,你們的推進器轉動時,可以聽到槳葉上摩擦出現的氣泡在附近破裂的聲音,速度較快時,尤其明顯,但是它沒有。它的聲音特征,和30分鍾前在左舷,迅速通過的某群動物群的聲音很像。”

黃瑞趕緊翻記錄。

“是烏賊群。”

“有什麼區別?”江小洋立即追問。

“剛才那些烏賊的聲音既密集,又分散,像是很多個體組成的一個群體,但是這個聲音不同,它……似乎是一條更大的烏賊。”

江小洋背著手在指揮艙裏踱步。顯然跟蹤自己的不會是什麼大烏賊。沒有什麼動物,可以緊跟自己十天。燈塔喜歡用仿生武器,大家也是見識過的,實在有些蹊蹺。

“能不能攻擊?”航海長問道。

“不行啊,聲音特征不明顯,不足以將魚雷送到足夠近的距離,如果要攻擊,必須一次成功,不能拖泥帶水。”江小洋無奈道。

“但是艇長,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它不攻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