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亞曆山大並沒就此停止他的擴張,他永不滿足,他還有著更為宏大的計劃。他要到裏海(也叫赫卡尼亞海)去探索一下,看看它和什麼海相連,這是他早在出征印度前就已經有了的計劃。他要去看看裏海是否和黑海相連,圍繞印度的那個海的海水是不是流入裏海。據說那裏有一個神密的阿馬宗女人國。赫拉克勒斯曾到過那裏,還把阿馬宗女王的腰帶帶回了希臘。位於阿馬宗女人國附近的科拉西尼亞國的國王曾親自對亞曆山大說,如果亞曆山大要去征服那一帶,他願當向導,亞曆山大回答說,等征服印度以後,他將率領全部兵力去征服裏海和黑海一帶。現在是實現這一願望的時候了,他派人帶領造船工人到赫卡尼亞去,命令他們在赫卡尼亞的森林裏采伐木材,修造戰船,為他將來出征裏海作準備。
亞曆山大還有一個在南麵擴張的計劃。他要征服阿拉伯半島、埃塞俄比亞和利比亞大部分地區。公元前324年,亞曆山大曾派他的總督進行過試探性的征戰,結果都大敗而歸。不過亞曆山大是從不在困難麵前退縮的,他要征服阿拉伯等地區,控製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的計劃並沒有放棄。為實現他的這一計劃,他開始擴充海軍,把他已有的戰船都調到巴比倫來,讓人在巴比倫地區砍伐樹木,建造一批新船,從腓尼基和其他沿海地區招來水手,在巴比倫附近開辟一個可容納1000艘戰船的大港口,港口裏修了船塢。他還疏浚巴比倫地區的各條運河,建立一個可靠的灌溉係統,在波拉帕斯運河的下遊、波斯灣處建立一座新亞曆山大城。正像阿裏安所記載的:“亞曆山大的計劃是使波斯灣沿海地區及島嶼成為其殖民地,因為他認為該地區將來可以像腓尼基那樣富庶。他擴充海軍實際上是針對阿拉伯人的,理由是所有各部落中,隻有阿拉伯人沒有向他派遣使節。照我看來,事實上是他總想征服新的領土。”阿拉伯吸引亞曆山大的還有這裏的財富,這裏生產的各種香料,當然這一地區海岸寬廣,有許多天然良港,沿海島嶼繁榮興旺,也是使亞曆山大十分垂涎的。這一切,使亞曆山大一直想圍繞阿拉伯半島進行一次新的遠航。
在巴比倫,亞曆山大建立了一支全新的軍隊。原來完全由馬其頓人組成的步兵方陣軍,改變成了有三分之二的波斯人參加的多民族的混合軍隊,整個方陣軍分成十個小組,每個小組由四個使用馬其頓武器的馬其頓人和12個使用波斯弓箭或標槍的波斯人組成,由馬其頓人指揮。由於大量招募波斯人參加軍隊,解決了兵源不足的問題。同時亞曆山大的軍事改革也進一步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新編的方陣成為輕型部隊和重型部隊的混合體,具有火力強和衝擊力大兩種優勢。亞曆山大期望,他經過兩年時間(公元前324年—前323年)建立的這支馬其頓人和波斯人親密相處的全新的部隊,可以幫助他去實現新的征服計劃。
除了要北上征服黑海和裏海一帶和南下侵占阿拉伯等地外,亞曆山大在公元前323年還有一個征服地中海西部地區的計劃。這個計劃是在亞曆山大死後,在他的文件中發現的。“計劃中提議,在腓尼基、敘利亞、奇裏乞亞和錫普爾建造1000艘比三層槳戰船還要大的戰艦,以便進攻迦太基人和生活在利比亞和伊比利亞沿海的各民族,進攻鄰近的沿海地區,直至西西裏島;沿利比亞建造一條大路直至海格立斯石柱,並在精心選擇的幾個地方建造港口和兵工廠,以備遠征之用;建造六座雄偉的神廟,每座造價為1500泰倫特;最後還要新建一些城鎮,將亞洲部族移居歐洲,將歐洲部族移居亞洲,以形成精神一體化和通過民族通婚產生友好的關係和親密的聯係。”有人對這一計劃的真實性有懷疑,理由是在公元前323年亞曆山大在財力和兵力上都沒有實現這一計劃的條件。不過,根據亞曆山大的性格,隻要可能,他是不會讓希臘人熟悉的西地中海地區獨立於他的帝國之外的。而且,這時羅馬已開始興起,如果亞曆山大不是英年早逝,他肯定不會看著羅馬日益強大而不加幹涉的。
亞曆山大之死
亞曆山大的大部分精力都花在打仗上了,他的時間都消耗在不停的征戰中了。回到巴比倫後,他的首要任務應當是如何治理他的充滿各種矛盾的龐大帝國,他也確實更多地考慮治國安邦了,甚至他的新的征服計劃也在一定程度上和治國聯係一起,因為他在北邊的擴張計劃有把黑海、裏海和印度河連在一起的意思,如果真能這樣,那北邊的邊境就是一條很好的連接東西的交通要道;南邊的擴張也是要把印度河、兩河流域和尼羅河連接在一起。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據說大流士一世曾在紅海和尼羅河之間修了一條運河。如果亞曆山大的計劃實現了,他的帝國的南邊的邊界就全由海洋組成,而且是連接印度、兩河流域和尼羅河流域的重要交通要道,這不僅可以把他的帝國連在一起,而且大大有利於經濟的發展和文化的交流,有利於消除不同地域之間的隔閡,當然也有利於實現他建立一個和睦的統一的全新國家的理想。按照亞曆山大的設想,他的帝國應當是四麵都被海洋環繞的,這也是他要向恒河進軍的原因之一,他認為到了恒河就到了世界的東端的大海。應當說,亞曆山大在他那個時候有這樣的抱負,這樣的理想,這樣的計劃是令人驚歎的。這和他建立各民族融合的國家的設想一樣,是遠遠超出了他那個時代的要求和條件的,也隻有亞曆山大這樣的偉大人物才會有這樣的想法。他在他選定的路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如果假以時日,我們不知他還能在這條路上走多遠,但他已沒有時間了,他的這條前人從沒走過的路也已到頭了,他的新的種種計劃,就像夢一樣,隨著他的離去,煙消雲散了。
亞曆山大在戰場上曾多次大難不死,好像是吉人天相,老天保佑他完成他的事業。不過似乎也有人希望他快死掉。他遠征印度時,就廣泛流傳他死在印度的消息。他安全返回,曾使不少人大吃一驚。不過他回來後,老天和諸神開始不那麼眷顧他了。亞曆山大雖然是個我行我素的人,但每逢大事,他都要祭神問卜,過去的占卜總是吉多凶少。他一般情況下,都按占卜的吉凶作決定。但有時他也置占卜的吉凶於不顧。他在返回巴比倫途中,碰到一些卡爾達亞的占卜家,他們告訴亞曆山大,他們得到了神諭,亞曆山大進巴比倫城凶多吉少,要他停止向巴比倫進軍。亞曆山大用戲劇家歐裏庇得斯的一句話作答:
“預言家,預言家,預言最好的事,才是最好的預言家。”
這些預言家又勸亞曆山大別往西走,要往東走。亞曆山大根本不相信他們的話,懷疑他們有私心。他不僅去了巴比倫,而且是直接往東去的,而不是往西繞圈子去的。有人說,就是因為亞曆山大沒有聽從神諭,走上了死亡之路,才在他功業輝煌和眾望所歸時死去。
人的生死是自然的事,但在古代,中外都一樣,一位偉大人物的生死似乎都是老天安排的,神安排的,事前都有一些征兆。亞曆山大出生就有一些顯示他不平凡的一生的預兆,他的死也在事前出現了種種預兆。有一位希臘占卜家曾為赫斐斯申和亞曆山大兩人殺牲問卜,兩人都顯示大凶的預兆。印度哲人卡蘭努斯死前也曾對亞曆山大說,他們很快就要在巴比倫再見。
亞曆山大的確是位性格極其堅強的偉大人物,他在知道這些有關他的凶兆後,仍然不知疲倦地工作。接見各地代表,處理繁雜的國事,日理萬機。他甚至還在為他的新的征服計劃的實現作準備。他派出了一個探測隊去測定黑海和大洋的關係,組織了各種沿阿拉伯半島航行的探險隊,有些船隻直下波斯灣,還有一些從埃及出發前往紅海。不過,有關亞曆山大的不吉利的預兆仍不斷出現。在幼發拉底河入海口有兩個小島,亞曆山大給其中一個取名為伊卡拉斯,與愛琴海上的一個島嶼同名。據說伊卡拉斯是希臘建築師和雕刻家代達拉斯的兒子,他父親在他背上用蠟貼上兩個翅膀,囑咐他靠地麵低飛,千萬別飛得太高,但他沒把父親的話當回事,飛得太高,太陽把蠟曬化,翅膀掉了,他從高空掉到一個島上,摔死了。這個他摔死的島就被人叫做伊卡拉斯島。亞曆山大給島取這樣一個名字可能又是個不祥之兆。還有一件說法不一的事。說有一次亞曆山大在巴比倫附近的運河航行,他親自掌舵,忽然吹來一陣風,把他的帽子吹落到水中的一根蘆葦上,一名水手遊過去把它拿了回來,但在往回遊時,害怕把帽子弄濕,就把它戴在頭上。有的預言家又預言這事不吉利。還有人說,取回帽子的是塞琉古,這件事預兆亞曆山大之死和把其帝國留給塞琉古。
有一天,亞曆山大正在處理政務時,突然感到口渴,便起身離座去另一房間喝水,這時,不知從什麼地方進來了一個陌生人,竟坐到亞曆山大的寶座上,波斯護衛由於波斯禮法的限製,也沒有上前把他拉下來。亞曆山大親自審問了這個人,但他除了說自己是一時心血來潮外,再也供不出什麼。這事當然有點奇怪,不排除有人故意製造事端,擾亂軍心。而占卜家們卻又說這件事預兆著要出大事。
終於出大事了,亞曆山大病了。根據隨駕日記的記載,亞曆山大得病的前一天晚上,曾和他的親近近衛軍官邁狄亞斯一起飲酒作樂,後來離席去洗了個澡,又睡了一會兒,醒來後,又和邁狄亞斯一起吃了飯,然後喝酒到深夜,接著,停止狂飲去洗澡,洗完了,又吃了些東西,就地睡下。就這樣他開始發燒了。從公元前323年5月23日起,高燒一直不退。但令人驚奇的是,雖臥病不起,出外要躺在擔架上讓人抬著,他仍每天都像往常那樣進行祭祀,洗澡,和人談話,甚至一些軍官如何行軍、如何航行他都要一一作指示。他還讓人用擔架把他抬到河邊,並乘船渡河到對麵的花園裏。他接見尼阿丘斯和其他軍官,和他們一起討論遠征阿拉伯半島的事。6月7日亞曆山大病勢轉危,所有的禦醫都束手無策。在他病重期間,他的母親奧林匹亞斯和他的妻子羅克珊娜等他的親人也都在他身邊。10日,他已經不能說話。他的士兵們都渴望去見他們的國王最後一麵,因為外麵風傳亞曆山大已經死了。12日,士兵們硬闖進宮中,在他身邊魚貫而過時,他還能吃力地抬起頭,以目示意。他的一些將軍和大臣到神廟祈求神示,問是否可以把亞曆山大抬到神廟裏向神祈禱,並請神治療。但神諭說不要把他抬到神廟裏去,最好讓他待在原處。不久,亞曆山大就去世了。皇家日誌記載:“越二日薄暮,君薨,天意也。”時間是公元前323年6月12日。亞曆山大死時還不到33歲,在位共計12年又8個月。
亞曆山大的死因,日誌上說是天意,這可有各種不同的解釋,一般都認為是死於一種病,瘧疾或肺炎。但也有被謀殺的可能,有一種流傳很廣的說法,說亞曆山大其實是被毒死的,是在吃了安提柯送的一服藥才死的。這服藥是亞裏士多德替安提柯配的,亞裏士多德是因為亞曆山大殺了他的侄子,對亞曆山大既恨又怕。藥是由安提柯的兒子卡山德送到亞曆山大那裏,而由卡山德的弟弟、亞曆山大的禦杯侍從遞給亞曆山大喝的。還有人說,亞曆山大之死和邁狄亞斯有關。邁狄亞斯迷戀亞曆山大的妻子羅克珊娜,故意引誘亞曆山大飲酒,亞曆山大就是因暴飲而發燒的。諸如此類的說法還有一些,但都沒有真憑實據,有關安提柯和亞裏士多德毒死亞曆山大的流言可能是奧林匹婭斯散布的,因為她長期和安提柯不和。
一位在曆史上創造了許多奇跡、改變了世界麵貌的偉大的人物就這樣突然去世了,我們中國有蓋棺定論的說法,其實要評價亞曆山大這樣一個人物是非常困難的,更不要說定論了。而且不同的人對亞曆山大有不同的評價,當時就是這樣,在許多希臘、馬其頓人甚至還有波斯人看來,亞曆山大是如同神一樣的巨人,而在印度的苦行僧眼中,他不過是個自找麻煩還殃及他人的人。事實上,至今對亞曆山大的評價也仍是眾說紛紜。有人把他當成聖人,有人則認為他是屠殺成性的劊子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不同的看法和評價是正常的。我們這裏引用一段阿裏安在他的書裏對亞曆山大的一段總結性的評述:
“他體格健美,酷愛艱苦生活;機智勇敢,以艱險為樂;他熱愛榮譽,對宗教十分重視;在肉體享樂方麵極有節製,但在精神享受方麵卻永無滿足,一切都不放在眼裏,一心追求光榮顯赫。他采取行動時英明果斷,即使在昏暗迷茫中,也從不猶豫;情況明朗時,則更是目光炯炯、成竹在胸。對部隊,從裝備訓練到調動指揮,都異常精明巧妙。他善於鼓勵士氣,使全軍感到前途光明。遇有艱險則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一往無前。在勝負難分、成敗不定之際,他能當機立斷,大膽行動。他能急中生智掐算如神,常使敵人措手不及,束手受擒。他對敵人的陰謀詭計經常保持高度警惕,絕少陷入圈套。他言必信、行必果。他在金錢問題上,對自己一貫苛刻,對別人則十分大方。他的品德崇高,人世罕見。”
阿裏安對亞曆山大的評述是可信的,雖評價很高,卻並沒有神化他。但這一評述集中在對他的性格和軍事才能方麵,對他作為一個帝國的統治者的除軍事以外其他方麵的才能和作為卻毫無評述,對他的不足和錯誤也沒涉及。阿裏安甚至認為他的錯誤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問題,而且認為他是所有國王中惟
一對自己的錯誤表示悔恨的。其實亞曆山大顯然有其不足的一麵,如性格上的暴戾、狂妄和酷嗜權力;作為國王精力隻集中在征戰上,而疏於國家的管理。英國曆史學家赫·喬·韋爾斯就認為亞曆山大缺乏創造性。他在他的巨著《世界史綱》中寫道:
“他很少創新。他使大多數的波斯省份的組織保持了原狀,任命了新的或保留了舊的總督;道路、港口、帝國的組織依然和他的更偉大的前輩居魯士留下的一樣。在埃及,他隻是把舊的省長換成了新的;在印度,他打敗了波拉斯王,然後又讓他握有在初見他時所擁有的同樣的權力,隻是被希臘人稱為一個總督而已。”
這都是事實,但這並不能證明亞曆山大沒有創造性,亞曆山大隻有這樣才能集中力量進行征戰,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裏建立如此大的帝國,有得必有失,軍事上的無比輝煌,是和他政治上相對無為連在一起的。亞曆山大有不少關於他的大帝國的設想,甚至病重時仍在考慮他的帝國的進一步發展。由於他的突然去世,他的建立一個民族融合的統一的世界帝國的理想才成為一個破碎的夢。事實上,他的政治上的無為正顯示了亞曆山大不同凡響的政治智慧,因為,他在被征服地區的統治,隻有和傳統的統治階級聯合才能實現。
拿破侖曾說:“我對亞曆山大特別感到羨慕的地方,不是他的那些戰役,而是他的政治意識,他具有一種能夠贏得人民好感的藝術。”亞曆山大具有把他的政治、經濟、文化目標和他的軍事目標連接在一起的政治家的智慧。他並不是一味地靠武力征服,他開始時就把自己打扮成解放者,在埃及他又成了阿蒙神之子,在波斯他好像是波斯國王,他後來甚至打出為大流士三世複仇的旗號,他在印度成了印度土王的朋友,讓他們當地方總督,他娶亞洲王室之女為妻,凡此種種,顯示了他作為一個政治家的智慧和胸懷。正是由於他的這些措施,他的統治地位才基本上取得了被征服地區人民的認同。當然,征伐、屠殺和鎮壓也仍然是他建立和維持他的帝國的主要手段,他的帝國是個軍事帝國,是靠軍隊作支柱的。
無可否認的是,亞曆山大是無與倫比的希臘文明所孕育的偉大天才,他的非凡的征服,使希臘文明在更大範圍內傳播,使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開創了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歐洲人稱之為希臘化時代。不幸的是,亞曆山大死在他的偉大征服計劃的實施過程中,後果是災難性的,他的征服計劃、他的建立世界帝國的計劃夭折了,他的帝國也隨著他的死去而四分五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