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亞曆山大發現該城已無保存價值,便令部下把全城夷為平地,留下一些部隊駐守殘城和卡裏亞地區。他考慮到波斯部隊和雇傭軍退守的堡壘和要塞地勢險要,圍攻要費很多時日,決定暫時放棄圍攻。這個決定是明智的。這兩個要塞直到一年後的公元前333年秋,經多次苦戰,才最終被馬其頓人攻下。
在卡裏亞,亞曆山大做了一件出乎人們意料和有違他老師亞裏士多德教導的事,他沒有像過去那樣,任命馬其頓人為當地總督,而是任命卡裏亞的一位女王為卡裏亞總督。這位女王叫阿達,原是老國王的妹妹和妻子,老國王去世後,她繼位為王,在家族的內部衝突中,被趕下了台,隻占有阿林達一地。亞曆山大進入卡裏亞地區,阿達就前往拜會,請求幫助,並把阿林達獻給亞曆山大。亞曆山大占領哈利卡納蘇斯和卡裏亞全境後,任命阿達統轄卡裏亞全境。這說明,亞曆山大已打破他隻是馬其頓國王和科林斯同盟盟主的身份的局限,不僅馬其頓和希臘人是他的臣民,亞洲被征服地區的人民也是他的臣民。當然,他這樣做可以緩和當地人和馬其頓人的對立情緒,有利於鞏固他對這一地區的統治。為了他的帝國,他已開始拋棄亞裏士多德的亞洲人隻能當奴隸的思想了。
同時,他還做了一件更令人難於理解和接受的事,阿達要認亞曆山大為義子,亞曆山大竟高興地答應了。一位令人崇拜的馬其頓的偉大國王竟成了一位蠻族女王的兒子!這種繼嗣方式在古代是很普遍的,義子和親子有同等的地位。亞曆山大現在不是以征服者的身份而是以合法的君主的身份進行統治了。
他的上述行為顯示了他政治家的胸懷,為了達到目的,他可以采取任何手段,當然也可屈身為一位土著女王的兒子。如果說,他的這一舉動使他的部下有些疑惑不解,那麼,他的下一個命令卻使部下歡欣雀躍,皆大歡喜。他的部下的不少將士,是新婚不久出征的。他下令讓這些人回馬其頓和妻子團聚,度過冬天,來年春天再返回。他派皇家警衛隊員托勒密作領隊,由尼阿丘斯組織船隻運送。他要求他們明年春天返回時,沿途招募騎兵和步兵,越多越好。
亞曆山大計劃利用冬天休整並征服周圍地區。他派帕米尼歐率3000步兵和200騎兵向薩地斯、弗裏吉亞進軍。他自己則率軍沿海岸線向萊西亞和潘菲利亞挺進。目的是占領沿海一帶,使敵人的海軍起不了作用。這次進軍很順利,大軍到處,沿途城堡紛紛前來歸順,弗西利斯的使者還獻給亞曆山大一頂金王冠,表示奉他為他們的王。他委派總督等官員接管了萊西亞、弗西利斯等地。
亞曆山大離開弗西利斯沿海向北進軍途中,遇到阿斯潘達斯的全權代表前來獻城,但乞求不要在城內駐軍,亞曆山大答應了他們,但要他們繳納50金塔侖作軍費,還要他們把為向波斯國王進貢而飼養的馬匹交出來。阿斯潘達斯的代表答應了。但隨後阿斯潘達斯人後悔了,不想履行他們的諾言。他們不但不把馬匹交給派去接收的馬其頓人,甚至款也不交。他們還加固城防,並把日用品搬進城裏。亞曆山大得知後,立即領兵前來把阿斯潘達斯團團圍住。兵臨城下,阿斯潘達斯人屈服了,他們派出代表,要求按原來的條件投降。亞曆山大同意他們投降,但條件變了,更苛刻了。原來要交的馬匹和錢款照舊交,錢款再增加50金塔侖,把最有權勢的那些人交出來當人質,服從他指派的總督,每年向馬其頓進貢。還要調查他們是否霸占了鄰區的土地,因為有人控告他們。阿斯潘達斯人屈辱地接受了一切條件。
亞曆山大處理完阿斯潘達斯的事情後,率軍北上,向弗裏吉亞挺進。沿途有隻要大軍一到就開城投降的,也有據城固守的。但擋不住亞曆山大一路攻城奪寨。在塞拉那,駐守這裏的弗裏吉亞總督,由於久等援軍不到,率領1000多守軍投降了。亞曆山大任命了新的弗裏吉亞總督,然後率軍向戈爾迪烏姆進發,同時,命令帕米尼歐也率軍到那裏與他會合。
公元前334年春,亞曆山大和帕米尼歐在戈爾迪烏姆會師了,那些返回馬其頓和妻子共度冬季的新婚青年也在托勒密的率領下,來到這裏與亞曆山大會合,他們帶來了一支生力軍,其中有馬其頓步兵3000人、騎兵400人、色雷斯騎兵200人和艾吉裏亞士兵120人。幾路大軍會合使軍營一片歡騰,軍心振奮達到頂點。
亞曆山大要把這種高昂的士氣保持下去,為此,他做了一件令軍心進一步振奮的事。
戈爾迪烏姆有一衛城,衛城上有戈兒迪和他兒子邁達斯的宮殿,宮殿裏放有一輛戈爾迪的戰車,車轅和車軛之間用一個無法解開的結連接。關於這輛車和這個繩結有一個廣泛流傳的故事。故事說:戈爾迪是古時弗裏吉亞的一個窮人,有一次,他正在耕地,忽然有一隻老鷹落在他的牛軛上,直到他卸牛時才飛走,戈爾迪以為這一定是什麼兆頭,便到台米薩斯去找人釋疑,碰到一位姑娘,姑娘告訴他要回到現場去向宙斯獻祭,於是,戈爾迪就請這位姑娘一起去向宙斯獻祭,事後,戈爾迪娶了這姑娘為妻,後來生了個兒子叫邁達斯,弗裏吉亞苦於內戰時,有神喻說將有一輛戰車給他們載來一位國王,他將製止內戰。正在人們議論時,邁達斯和他的父母恰好駕著戰車來到這裏。弗裏吉亞人以為神喻應驗了,便立邁達斯為王,製止了內戰。後來他把他父親的戰車放在衛城上,作為給宙斯的謝禮,感謝他派那隻鷹下凡。這輛車還有一個故事,說誰能把車軛上的繩扣解開,誰就是亞洲的霸主。這個結非常結實,看不出頭尾,還沒有人能解開。亞曆山大聽說這個故事後,立刻產生了解開這個結的強烈欲望,他要通過解開這個結,使他的部下將士和老百姓相信,他就是亞洲的主人。
他很自信地帶領衛士來到衛城,但他經過仔細觀察後發現,這個結的兩端都巧妙地藏在結裏,用手根本無法解開,而他既然來了,勢成騎虎,不解開這個結,將會影響軍心,動搖部下將士和老百姓對他的信任和崇拜,好在神喻並沒有說用何種方式解結,在眾人的注視下,他拔出了寶劍,一劍就把這個繩結劈開了,同時他大喊一聲:“我把它解開了!”在場的人齊聲歡呼,讚譽他是超凡的神人,隻有他才能這樣按神喻解開戈爾迪之結。這天晚上,雷電交加,亞曆山大和他的將士更加高興,因為通常都認為,這是上天示兆諸神的意願將得到滿足。第二天,亞曆山大特向諸神獻祭,感謝他們事先示諭,事後證實。
亞曆山大劍斷戈爾迪之結這件事,也可能僅僅是亞曆山大的宣傳,但是,無可否認的是,它產生了巨大的轟動效應。亞曆山大不僅用這一出人意料的舉動(近代“哥倫布的雞蛋”和這類似)顯示他過人的智慧,也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們,他要做亞洲的主人。他征服亞洲之行,現在成了神的旨意、神的安排。他因此而可贏得更多的人民的擁戴,他的部下將士因此而更加振奮,他的敵人則因此而氣餒。
亞曆山大斬斷戈爾迪之結,表明他注意激發和提高將士的士氣,同時,他也通過關心將士的休息和娛樂來保持高昂的士氣。戰鬥的間歇,他常在軍中組織競技、文學和音樂比賽等活動。亞曆山大本人的生活也是有緊有鬆的,隻要有可能,他也要享受悠閑的日子,遇上這樣的一天,他一起床便祭祀諸神,然後吃早飯,剩餘的時間或狩獵或執法或讀書或處理軍務。如果正在行軍而軍情又不緊的話,他往往挽弓練射,或從車上攀上躍下,鍛煉體力。夜間安營後,他要洗浴,他會召來廚師頭和麵包師,詢問他們是否已做好開晚飯的全部準備工作。亞曆山大劍劈戈爾迪烏姆之結
(羅馬文藝複興時期的壁畫)
亞曆山大總是和朋友們共進晚餐,席間,他會花費很長時間邊飲酒邊同朋友們敘談。常參加這樣的聚餐會的有他童年好友阿裏斯坦德、赫斐斯申、克雷圖斯、哈巴魯斯及帕米尼歐之子菲洛塔斯等。亞曆山大偶爾也會喝得酩酊大醉,但一般而言,他是很有節製的,並不酗酒成性。酒酣耳熟時他會和部屬、朋友輕鬆地敘談童年的往事,了解他們的思想。這樣重溫舊誼可使他和朋友、部屬保持親密的關係。
亞曆山大的戈爾迪烏姆之行,不僅使軍心大振,也使他的威名響遍小亞細亞內地。亞曆山大要全力以赴去對付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