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千裏迢迢而來,帶著對幸福的憧憬,熱望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帶著汗水,傷痕和一路的風塵,滄桑還沒有洗卻,眼淚還沒有揩幹,沾滿泥濘的雙腳拾級而上,凝望到絕非夢想中的幸福的柴門,滾燙的心會陡然間冷卻嗎?失望會籠罩全身嗎?”
“我決不會收回叩門的手。”
“歲月更迭,悲歡交織,命運的跌打,令我早已深深懂得什麼是生命中最值得珍惜的寶貝,隻要幸福住在裏麵,簡陋的柴門又如何,樸素的茅屋又如何,幸福的笑容從沒有因身份的尊卑貴賤失去它明媚的光芒。我跨越山川大漠,摸爬滾打,追求的是幸福本身,而不是幸福寶座前的金樽,手中的寶杖。幸福比金子還珍貴,這是生活教給我的真。”
我想把這三篇哲理散文與梅子分享,特別是在梅子人生的另一個轉折點剛剛起步時,會和我一樣感動,受啟迪。
送梅子一首不是詩的詩,以賀調來北京。
雪域高原凝練勤,
紅梅怒放暗香來,
傲骨不負嚴寒情,
濃鬱芬芳到北京。
知音
近期來,沒有寫作靈感,也沒有寫作欲望,更談不上寫作激情。但近幾天來,又很想給我同博名的玉蘭芬芳寫點什麼。
說來話長。2004年春季,我們十多個不同年齡、不同工作性質、不同工作單位的朋友相聚,在飯桌上我向朋友們提議這樣的聚會每月來一次,大家一致讚同。於是相約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的星期三中午為我們的聚會日;還有人提議,在這一天,大家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把它作為我們自己的節日來過。要關愛自己,關愛家人,關愛朋友,給自己的生活增加點色彩,增加點情趣,給自己增加點自信。聚會堅持了近三年時間,從未間斷。但近一年來,由於種種原因,朋友們難於聚齊,聚會變得斷斷續續。今年大約相聚了兩三次;記得最後一次相聚是2007年7月18日,與前次聚會約有兩三個月了。這次相聚,大家話題很多,有的人找了新單位,從事了新工作;有的人買了新房,裝修忙;有的人升遷,工作難離;有的單位搬遷,上班遠了;我告知她們,我開始寫博客了。
說來真是無巧不成書,當晚打開自己的博客,在留言中發現一句話:“為什麼你的博客名與我相同?”是個啞謎。第二天晚上打開,又在留言中出現了“老師,你的博客寫得真棒,欣賞你的情操和修養,你永遠的朋友戴維”。我猜想“玉蘭芬芳”肯定是戴維無疑。正好我們相聚的朋友中就有一位名叫戴維的,我想玉蘭芬芳肯定就是戴維。還告訴其他朋友說,戴維也寫博客了。第三天就去拜讀戴維(即玉蘭芬芳)的博客,拜讀的第一篇博文是“十年前的文章——秋思”,“秋思”寫得很美,如詩如畫,詩人和畫家,似乎麵對“秋日的黃昏,金黃的稻浪,火紅的楓葉,澄明的秋水,飄香的丹桂……”凝思遐想,一幅美不勝收的風情畫,一首頌秋成熟、豐收的詩,即刻在我眼前鋪開。那種對大自然的熱愛,對大自然的情愫與我產生了共鳴,那種清麗幽深的意境是我極力追求的,那種寫作風格是我十分喜歡的,那種語言的質樸無華令我十分親切,那種對文學的共同愛好使我在心靈深處覓到了知音。可以說朋友好找,知音難覓。從此以後,我便經常去拜讀玉蘭芬芳的博文,還時不時地交流幾句。過了幾天打電話給戴維,問她看到我對她博文的評論了嗎?答曰:“我沒有寫博客!”這大約是7月底的事了。
盡管如此,我還是經常去拜讀玉蘭芬芳的博客,並時不時地評上幾句,因為我早就把玉蘭芬芳作為我的知音、好友了,這不僅是因為玉蘭芬芳的博文寫得美,有深意,特別是關注人生、關注社會、關注人的內心,有種催人奮進、給人啟迪、令人深思的東西,讀她的博文,給人一種美的享受。還因為她關注他人、尊重他人,特別是對我博文的關注使我十分感動。
本想把這個秘密永遠藏在心裏,但這不是我的為人,我想告訴同博名的玉蘭芬芳,我欣賞你、敬重你,已把你作為我的知音、好友,因此以《知音》為題,為你寫了這段文字。
動力
致鳳棲梧、暗香、嫣紅、行者無疆、人淡如菊、梅花、晶瑩白雪、靜靜、陽陽、顯微鏡……以及所有關注我的朋友們。
我的每一篇文章,雖然平淡無奇,但卻真實無比;雖然缺少藝術魅力,但卻不乏真實情感,但因多年不提筆,無法達到我的預期,隻好把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訴諸筆端,和你們分享來自平淡生活中的真實與感動,幸福與溫馨。我以為任何事物都是“絢爛之極歸於平淡”的。
讓我感動和出乎意料的是來自你們的感動:你們的評論,你們的祝福讓我感動,許多評論與祝福我都耳熟能詳、銘刻在心。
一直以來想寫一部小說,以自己的人生為藍本,在完成了半部之時,生活中突然出現的變故,讓我從陽光的生活中走進了黑穀,傷痛讓我久久不能自拔。我感到無比的孤獨,這種孤獨,並非是與世隔絕、無人關心,也不是被拒之門外,而是自我封閉。那時的心路曆程現在想起還是淚眼婆娑,在我的《窗外春色》中,我頓悟!我必須堅強麵對,走出自我,放飛心情,要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在我的BLOG中,有的文章就選自已完成的小說中的章節。今天我想要說:我將堅持寫下去,這種動力源自你們的支持!源自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鳳棲梧、暗香、嫣紅、行者無疆、人淡如菊、梅花、晶瑩白雪、靜靜、陽陽、顯微鏡……以及所有關愛我的人們,雖然你們是匿名評論,但你們是誰我心裏都知道,感謝你們,感謝你們激勵我,支持我!
我會繼續堅持的,因為你們的關注,
我會繼續努力的,因為你們的愛……
因為你們,步入老年生活的我,將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人生在世,我們都需要更多的光明、更多的愛、更多的理解。如果我們願意,它們都可以隨時陪伴我們左右!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不管是辛辣酸甜澀、喜怒哀樂愁,還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隻要能找到原汁原味的感覺就行!就好!就真!
記得曾經讀過的一篇文章,《何時真正開始生活》。感觸頗深。轉載於此,與大家分享、共勉。
何時才真正開始生活?生命的意義何時才開始除去自己的麵紗,顯示它本來的麵目和可能的樣子?以下就是答案:
當我們具有了生活的信念時,具有了獨立的人格時,具有了可以維持生計的工作時,有了給予和獲得愛的對象時。
當我們知道“多賺一點兒少花一點兒時”,知道如何減輕自己身上的重負,並且幫助他人減輕負擔時。
當我們具有足夠的智慧,實實在在度過每一天,不為昨天的事情困擾,不為明天的事情擔心時。
當我們眺望遠處的地平線,發現自己的渺小,並且不會因此而失去自己的信仰、希望和勇氣時。
當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像我們自己一樣,或高貴,或可恥,或神聖與孤獨,並且學著原諒他們、愛他們時。
當我們能夠同情他人,同情他們的悲哀甚至罪過,知道每一次努力都會麵對很多困難時。
當我們知道如何去交朋友、保持友誼,不計較他人和自己的缺點,知道如何把朋友留在自己的身邊時。
當我們知道有些偉大的書籍是非常美好、恬靜、充滿想象力,並且把這些書籍作為自己的朋友和導師時。
當我們喜歡鮮花,拋開獵槍去追逐小鳥,與孩子一起忘情歡笑時。
當我們在艱辛而又無聊的生活中找到快樂與高貴的秘訣,並且把艱辛的生活看成一場遊戲時。
當滿天的星鬥和水麵的波光喚起我們的美好情感時。
當我們能夠發現每一種信仰(不管這種信仰屬於哪一種類型,這些信仰應該能夠幫助人們揭開人生神聖的意義)的優點時。
當我們在看路邊的一個小坑,而我們所看到的不僅僅是汙泥時;當我們看到一個罪犯,而所看到的不僅僅是罪過時。
當我們知道如何去愛,如何去祈禱,如何去開懷大笑,如何去服務於他人,高興地去生活並且不懼怕死亡時!
願所有關愛我的人們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