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人妖表演,2000年6月,我在越南曾看過人妖表演,印象最深的是人妖歌唱《血染的風采》,久遠的記憶在這一刻被喚起。同行的人又記起了徐良,議論一番。
據介紹,泰國的人妖表演始於1975年,最初隻有四五個身為男兒,性格和服飾全是女性化的男子,在酒吧裏做客串,主要供外國遊客觀看。如今的泰國人妖,已達2—3萬人之多。
旅遊業是泰國的支柱產業,此項收入每年高達70億美金,很大一部分是人妖表演所得。
觀看人妖歌舞,雖然聽不懂歌詞、道白的意思,但被“她們”精湛的表演、嘹亮的歌聲、優美的歌喉、纖細柔軟的身姿,嫵媚、妖豔的表情,金碧輝煌的服飾、逼真的背景、宏大的場麵、高超的演技所征服。表演中還演唱了一首中文歌曲《無言的結局》,主要由“女”演員唱,“男”演員配合表演,還有一個醜角出場演反派。演出結束後,那些人妖在劇院門前的台子上供觀眾照相,每照一張,給“她們”十元泰銖。
2月2日上午,風和日麗,我們乘快艇去格蘭島(也稱金沙島)珊瑚島去感受陽光、沙灘、海浴。
10點30分,我們從酒店出發,乘快艇前往格蘭島,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快艇開足馬力前行,驟感風大浪急,海浪撞擊快艇的力度似乎與金屬相撞擊,快艇擊起的浪花撲了我們一身一臉。30分鍾後,我們到達格蘭島。沙灘的潔白幹淨,海水的清澈見底,世界各國遊客的雲集,泳衣的豔麗繽紛,天空的高遠湛藍,白雲輕紗般的飄逸。我們真正感受到了東方夏威夷的美景。真正感受了沙灘的柔軟,陽光的火辣,海浴的溫潤。
在格蘭島上,有各種泳衣、飾品、風味小吃、水果等應有盡有。很多歐洲人在沙灘上曬背、曬胸、曬腿,真正在享受日光浴。
下午,我們從芭提雅回曼穀,途中又遊覽了泰國的“淡浮院”(美麗的天堂)。“淡浮院”主要展出的是中泰文化交流的各種雕塑,有中國神話故事“八仙過海”的雕塑;有“水漫金山寺”(白蛇傳)的巨幅掛畫;有神醫華佗的塑像;有中國傳說中各種神仙的銅像等。還參觀了具有東歐建築風格的一座雞肉加工廠,現已改建為東歐各國的度假勝地,瀕臨大海,在藍天碧海的映照下,明麗、華美。
馬來印象
2月3日上午11時30分,我們乘坐MH785航班,離開曼穀,14點30分到達吉隆坡機場。一下飛機,便能聽到華語,見到漢字,頓感親切。與曼穀相比,吉隆坡要比曼穀潔淨、明麗,樹木蔥蘢,樓宇整齊,街道寬闊。
據說,馬來西亞的人口比例華人占24%,印度人占8%。出行時華人開車,印度人坐巴士,馬來人騎摩托。
英語和華語是馬來西亞人使用很普遍的語言。華文教育在馬來西亞已有超過150年的曆史。華文小學有1280所,華文獨立中學60所,私立大專院校3所,基本實現完整的華文教育係統。
到達吉隆坡後,我們就直奔第一旅遊景點——“雲頂”。
“雲頂”是世界最負盛名的家庭休假地。1971年正式啟用。它有世界上最快、最長線路(3.4公裏)的懸浮纜車,跨越1億多年前令人歎為觀止的熱帶雨林。看著奇特的不知名的熱帶雨林植物,纜車在樹梢上滑行,感覺非常奇妙。
“雲頂”有馬來西亞第一個立體影劇院,有第一個營業執照的超大型賭場,有各種設施的遊樂園。遊樂園的門票是“防水腕帶”,隻要出示“防水腕帶”,任何遊樂項目都可以玩。
我們參觀了賭場,裏邊霓虹閃爍,人流如雲,老虎機全部用電腦控製。這裏吃喝玩樂一應俱全。我們用50馬幣去感受了一下老虎機,一分錢未贏……
第二天離開“雲頂”途經一座印度風格的寺院,裏邊有傳說中的“八仙齊聚”“歌舞升平迎王母”等神話故事雕塑。下山途中,看到各種寫著漢字的飯店,水果店,小賣部等。我們在一家華裔飯店品嚐了馬來菜“肉骨茶”。這種菜以豬蹄、肘子、大腸、豆腐果、豆皮、金針菇為原料,配一些中藥慢燉而成,香糯滑爽,同時就茶吃的一道菜。據說這種菜是華人到馬來西亞打工時吃的既簡單,又有營養的菜肴,後演變為馬來西亞的地方特色菜。
從“雲頂”下來,我們入住吉隆坡雙子塔附近的文華酒店,並在“雙子塔”的購物中心領略了吉隆坡商業的繁榮,夜景的迷人,餐飲的豐富。
2月5日,我們遊覽了馬來西亞的王宮、英雄紀念館、舊火車站、回教堂等名勝古跡。
馬來西亞的王宮不向遊人開放,遊人可以觀看守門士兵的換班禮儀。門旁有荷槍實彈的騎士和守門衛兵,遊人可以與他們照相。王宮占地麵積很大。有很大的空曠綠地,周圍綠樹環繞。在一個較高的山坡上,綠樹掩映中有幾個白色圓形屋頂,據說那就是王宮,有國王住在裏麵。除了守門的士兵,再沒有見到任何人影,令人感到空曠孤寂,與外界的車水馬龍形成不十分諧調的對比。
“雙子塔”是馬來西亞標誌性的建築,也是東南亞最高的建築物,共84層、高452米、占地麵積214000平米,分別由日本和韓國各建一塔。在第41層處,有一連接兩塔的觀光廊道,我們在這個觀光廊道上俯瞰了吉隆坡市的全貌:高高低低的高樓大廈盡收眼底,藍天、碧海、綠樹近在眼前,異域風光,美不勝收。
據說“9·11”事件時,馬來西亞特別擔心“雙子塔”的安全。
年夜飯
2月6日上午9點,我們自己開車從吉隆坡出發去馬六甲海峽,12點前就到了馬六甲。
被馬來西亞人稱為“古城”的馬六甲,土地麵積隻有1652平方公裏,人口約692615人。1403年建立馬六甲王朝。旅遊業是馬六甲的主要經濟命脈。
在馬六甲,我們參觀了“山保山”及“漢麗寶井”、“荷蘭紅屋”、“聖保羅教堂”、“海盜船”等。
“山保山”及“漢麗寶井”是公元1459年,明朝永樂皇帝(明成祖)將漢麗寶公主許配給馬六甲蘇丹滿速沙,同馬六甲建立姻親關係。蘇丹滿速沙將“山保山”獻給漢麗寶公主,作為她和500名婢女及士兵的居住地。“山保山”目前已經是中國以外最大的漢人墓地,總麵積25公頃,是見證馬來西亞華人曆史的一個重大標誌。
“麗寶井”是漢麗寶公主的隨從為飲用水源而挖的井,現已變成了“許願井”。
我們還參觀了“三保廟”。“三保廟”是為紀念鄭和而建的,廟裏供奉著鄭和像。
馬六甲王朝故宮是以馬六甲王朝曆史背景為主題的博物館,在此可以了解馬六甲的曆史。
在馬六甲,我們住的是公寓式賓館,如同在家一樣溫馨、舒適,不同的是景色如畫,院落中亭台樓閣,綠樹紅花,藍天,白雲,還有兩個巨大的遊泳池,成了遊人和孩子們的樂園。
我們的年夜飯訂在馬六甲的龍鳳酒店華人廳。晚7點,我們從入住的美華酒店出發(因美華酒店沒有中餐),驅車半小時到達龍鳳酒店華人廳。清一色的白綢套座椅、大紅綢桌布、銀盤銀叉,晶瑩閃亮,其間穿梭著身穿大紅唐裝的服務員,笑盈盈地領我們入座,大廳裏的年畫和大紅燈籠,把年的氣氛渲染得淋漓盡致。
我們一行八人,正好一個圓桌。菜單是提前訂好的,共八道菜。菜名都是些預祝吉祥如意的。如第一道菜“鴻運撈魚生”,寓意是撈生,撈生“撈得風生水起”、“越撈越旺、越發越升”,用不同的材料象征不同的寓意。品嚐了一下,是薑絲、胡蘿卜絲,象征鴻運;黃瓜絲、青木瓜絲象征青春長駐;芝麻、花生酥、碎幹果象征金銀滿屋,最主要的是要配上生魚片,將以上材料放在一個大盤中,動筷之前,所有在座用餐的人用特別的長筷一同攪拌,然後再吃,真是撈出運氣、福氣、財氣。第二道菜為“大展宏圖翅”,即魚翅;第三道菜是“富貴添彩華”,同國內的“叫花雞”類似,用錫箔紙包著;第四道菜是“漲貫慶有餘”即清蒸魚;第五道菜是“發財好市景”,是將綠色油菜心擺在盤兩邊,中間有發菜、香菇烹調而成;第六道菜是“歡樂笑哈哈”為油炸大對蝦和水果沙拉;第七道菜為“幸福臘味飯”即臘肉丁炒米飯;第八道菜為“合家慶團圓”,即紅豆沙湯裏煮的白色湯圓。菜品雖普通,但菜名喜慶,令用餐者心情愉悅。
“鴻運撈魚生”源自廣東傳統,是最能表達合家團圓、吉祥如意的一道菜,至今在東南亞變成一道非常盛行的年夜菜,不同的配料有不同的象征意義。
年夜飯吃完已是21點30分,又開車觀賞了馬六甲市的夜景。紅燈籠是除夕夜的主景、各種霓虹競相閃爍,不時有焰火升空,使年夜的氣氛更濃。雖然沒有看到中央電視台的春節聯歡晚會,但在馬六甲吃年夜飯、逛街景、看異域風光,倒別具韻味,過了一個別有情趣的除夕夜。
在馬六甲,還有各種特色的午宴,有“龍袍華堂宴”、“金玉滿堂宴”、“花開富貴宴”,真是把人間美好的祝願全用盡,年味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