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提及的“慈禧太後遊湖的汽船”,其實不隻一艘,而是整整六艘——快接近特混艦隊
的規模了。1862年,恭親王奕忻替神機營向德國購買槍械,訂單裏居然包括遊船一項——這
是他獻給西太後的禮物。翔鳳號及作為僚屬的“他坦兒小汽船”,先是錨泊於中南海,後運
往頤和園。1886年,又從海關關稅中撥款進口了以捧日、翔雲、恒春命名的三般洋船。1907
年,以一萬噸再生鹽作為交換,從日本獲得了最先進的永和號(神戶川崎造船廠製造)。這一
切都是“以備太後巡幸之用”。前五艘船,1900年曾遭到八國聯軍的破壞——慈禧雖逃之夭
夭,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頤和園被洗劫,水麵的遊輪也成了侵略者的撒氣筒。事後,僅
修理鍋爐機器、電燈及重新裝演,就花去國庫裏的十九萬八千一百七十二兩白銀。
這昆明湖裏的船隊,完全是靠金錢碼起來的。慈禧卻很少使用。屈指可數的幾次中,還發生
過這樣的事故:慈禧邀一班親戚朋友共遊,駛近龍王廟一帶,禦船竟然擱淺了(由於輪機出
現故障)。慈禧的尷尬可想而知了,因為在場的還有美國記者卡爾(《慈禧寫照記》之作者)
。龍王居然也跟西太後過不去!這使之遊興大掃。
還有一次事故則更危險:“光緒三十一年(1905)浴佛節(四月初八),慈禧乘舟赴園,順道前
往萬壽寺拈香。二輪在廣源閘倒船時,忽聽悶雷一聲,翔雲輪機爆炸。輪船公所無奈,隻好
將‘翔雲’輪棄在一邊,拈香畢,改用翔鳳、捧日纖舟入昆明湖。”(引自燾純、建明《火
輪聯翩遊昆明》一文)看來大清帝國不僅無法成功地指揮沿海的艦隊,連內湖的遊艇都駕駛
不住。出戰的海軍敗績累累已無可爭議,而慈禧在自家的養魚池裏居然也會“翻了船”,險
象環生——由此亦可知其頹廢的國運。一切的一切,都夠倒黴的。
從中我們還可了解到,翔雲、翔鳳承擔著為龍舟充當“纖船”的任務:“每年立夏一過,慈
禧即赴頤和園避暑。斯時,一隊龍舟便從西直門外的倚虹堂溯長河而上。光緒二十八年(190
2)以前,龍舟皆用人工背纖,是年遣去纖夫,改用火輪。行舟時,由頭船分出兩條纖索,一
係翔雲,一係翔鳳,火輪鼓於前,禦舟拖於後,俗稱‘鳳引龍’,又稱‘龍鳳呈祥’。”但
自慈禧那次受驚之後,“鳳引龍”的奇觀便從長河上銷聲匿跡了。
豪華裝修的遊艇,竟然隻是在給龍舟拉纖——這昆明湖上的“纖夫”!慈禧思想上的保守亦
可見一斑:她不習慣現代化設施,還是喜歡坐在古老而緩慢的龍舟裏;她對現代文明惟一的
依賴,不過是借助幾分引力……據說“捧曰”、“翔雲”、“恒春”新船入關即運往福建船
政局改造外觀,使之麵目全非,抵京後,慈禧一眼看去仍嫌洋氣未盡,命人徹底修改;將原
有的沙發、桌椅全盤否定,換成“宮裝”。這一係列遊艇,依舊是傳統的龍舟的翻版——隻
不過多一具馬達而已。就像大清帝國,雖然被迫也搞起洋務運動(“師夷之技以克夷”),但
骨子裏還是落後於時代的遊牧民族,對騎射文明念念不忘,主張閉關鎖國。
西太後的觀念,並不比早生其一千年的遼代蕭太後進步到哪兒。蕭太後坐鎮北京時,至少還
知道挖一條三裏河,作為輸導交通的運河。西太後一生中最大的建樹,不過是修造了頤和園
——而這純粹是留作個人享樂的。
所以,西太後雖贏得了昆明湖,卻輸掉了黃海(甲午戰爭)。大清王朝雖獲得了一座華麗的園
林,卻丟掉了江山。
除了每年一度的“拉纖”之用外,更多的時候,慈禧的小小艦隊僅係在岸邊,點綴風景。長
此以往,自然要生鏽、腐朽、失靈乃至報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它們雖代表了當時世界上
最先進的遊輪製造水平,其實並不比人工劃槳搖櫓的古老龍舟進步到哪兒——當然,也不比
同樣泊在昆明湖邊的那條石舫靈活到哪兒。有什麼辦法呀,誰叫它們從屬於一個沒有方向感
的女船長!它們也隻能伴隨著她折騰、失陷、沉淪——成為她無數犧牲品中的一件。
昆明湖:一座早已凍結了靈魂的“不凍港”,一座並不能帶來安全感的“避風港”。
八國聯軍的鐵蹄踐踏頤和園時,大搞“打、砸、搶”,不僅損壞了昆明湖的小艦隊,甚至連
樂壽堂(慈禧住所)、仁壽殿、慶善堂門前消防蓄水的大銅缸,也全部毀掉(如今擺設的皆是
後來鑄造的贗品)——惟獨留存下來的是排雲殿前的四口銅缸,因體積重而未被劫走,但一
律都砸破了。至今仍然能看出修補的痕跡。砸破的銅缸可以修補,受傷的人心都是無法修補
的。頤和園蒙受的恥辱並不比圓明園少到哪兒。
頤和園裏除了戲樓、石舫、遊艇之外,還有著慈禧太後的影子——幾乎無所不在。畢竟,這
裏曾經是她一個人的莊園。昆明湖與萬壽山,是慈禧精心設置的盆景與假山石。
慈禧在紫禁城垂簾聽政,確實有幾分女皇的氣象——難怪當時有兩位洋記者合寫了一部叫《
女皇治下的中國人》的書。可她一旦回到頤和園,即徹底恢複成女地主的模樣:今天聽戲,
明天劃船;今天打魚,明天曬網;今天拆東牆,明天補西牆……頤和園,是慈禧太後的自留
地,是她在北京城仿製的“避暑山莊”。康熙大帝去承德避暑山莊,是為了圍獵、練武。慈
禧在自己的“避暑山莊”裏,則歌舞升平,玩物喪誌,整天盤算著怎樣把國庫裏的銀子搬到
自家的地窖裏。
她為什麼不想一想:國門垮了,後院必然要遭到波及,也會失火——即使這深宅大院再豪奢
,再輝煌,又有什麼用呢?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慈禧太後不惜代價地營建山重水複的頤和園
,等於是在替大清帝國自掘墳墓。
這恐怕是天底下最美麗的墳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