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有人說,不就是一本書嗎?的確,就是一本書。書是精神物化的結晶和載體,“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本書就是一個精神富有與貧窮的分水嶺;一本書就是一座留給他人的金山銀山,一本書就是一種富貴,一本書就是一種永恒的象征……
精神的財富,惠及社會,惠及他人,這就是書留文化承載與流傳的功能,而一位智者必會有這種價值取向。這就是魯祥雲書留曆史的奧秘所在。因為他的心胸和眼光不再僅僅局限於自己,而是放眼於社會的用途與福祉。
魯祥雲做書,是對自身生命價值的肯定,是基於對人生的深刻認識;他不俗的遠矚眼光,向世人顯示,自己是人生的大成功者。他的心胸比天空更廣闊。
從文化的角度講,經濟上的錢,是一種文化,吃喝是一種文化,書也是一種文化。各種人的文化價值取向不同,這是必然的事情。有的人不懂得書留,是因為“培養一個富豪需要二十年,而培養一個貴族則需要一百年”。他富了,但他並不貴;他以肚腹為自己的至聖,他以花天酒地為自己的榮耀。
在崇尚財富的時代,創富追富皆屬潮流,但不要忘了:“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人過留名,雁過留聲”。精神的極度貧乏到隻剩下錢的年代之後,隨著金錢的流轉,如果沒有文化的積聚存留,很多財富駕馭者的形象也將如煙飄逝隨風而散。
一個真正有文化財富的人,他的人生旅途,必留下佳美的腳步。
心懷感恩
感恩,會滋潤人的心,擴張人的境界,豐盛人的生命。
一般地說,寫這樣一部書,起碼得一年的時間,但因為西夫拉姆酒堡8月19日正式開業,需要這書,所以要在兩個來月的時間裏寫好,因此,采訪的時間很短,加起來總共不到兩天,但質量很高,寫作也是夜以繼日,終於按期完成。這當中,得到了山東獨立影像製作人兼編導李春貴老總、中央電視台吳竹平編導的大力幫助,劉慶華女士審閱全書並給予大力支持。值此,一並表示感謝。
當然,還有許多我心存感謝的人,永遠在我心中感恩的本子上。
“是啊,時間這麼緊,水平又有限,怎麼能沒有缺點疏漏呢,應該敬請各位讀者原諒。”——在煙台山下,我這樣想著。
此時,一彎月兒,從海上升起,我又想起了《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裏,何處春江無月明……”
乘涼的遊人如織,閑坐嬉戲,歌舞步行,拍攝輪滑,此情此景,又勾起前些日子寫的所謂的詩來:
煙台山下的黃昏
垂竿釣起 遠遠的島上第一盞眨眼的燈火
岸畔彎曲的台階上 成千上百的後腦勺 給了城
雲朵 紅著臉兒 在煙台山的西頭一絲絲地笑著:
那隻是一盞燈啊 明天太陽再來的時候……
腦勺們說,島 海 蒼茫下麵的魚 島那邊的故事
大大的肥皂泡 飄向紅臉兒的雲 高聳的樓
七彩從父親 兒子 女兒手中成串躍動
靜靜的海 靜靜的人 悠閑的花鞋 匆匆的運動褲
彈奏宛轉的旋律 豐雅了城市 浪漫香氣
海風動也不動 呼吸著城市的肺 綠樹喊熱
母親們甜甜地看著 童車 電童車 電動輪椅
想給跛足的時代 加上輪子誇父追日嗎?
星星也要起步 沉沉的漁竿 釣起了星星 親吻了歲月
天女散花 微風吹來 歌聲拽著我飛向天涯
啊,有西夫拉姆文化智慧相伴的人生,富足、健康,佳美而芬芳。
吳殿彬
2011年6月29日於國際葡萄酒城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