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納爾遜之死(1 / 1)

54.納爾遜之死

納爾遜注定是個不安分的人,他的死也讓美國媒體著實熱鬧了一陣。

納爾遜死在位於紐約市中心第54街13號私人住宅的辦公室裏,當時在他身邊的是他的女助手梅根·馬沙克。31歲的梅根·馬沙克年青、漂亮的,工與納爾遜接觸之後房子、車子等都發生了質的變化。

傳聞立即四起,八卦報紙報道說,納爾遜是在與梅根做愛時導致心髒病發的。納爾遜沒有也無法就此做正麵回應,在沒有驗屍後,很快舉行了火葬。

經過查證,在納爾遜去世的當天傍晚,他還同妻子馬格萊塔和兩個兒子在紐約第50街的雙層公寓裏享受天倫之樂。稍後,他由私人司機駕車送到市中心的第54街的私人住宅。快到晚上9點時,他給住在離其住宅不遠的助手梅根打電話,要她來一下,討論有關編寫藝術叢書的問題。梅根穿著黑色的長晚服,很快就來了。在整個公寓隻有他們兩人,在幽靜氣氛中,他們開始了編寫藝術叢書的工作。

在《洛克菲勒回憶錄》一書中,弟弟戴維深情地回憶起二哥:

“戰爭以後,納爾森曾短暫地為杜魯門總統工作,擔任他的衛生教育福利部第一副部長,最後成了艾森豪威爾總統的特別助理。在所有這些工作中,納爾森都證明自己是一位能幹的行政管理人員,是國內和國際事務的創造性政策製定人。”

“他在公共事業方麵的最大貢獻,是在他擔任4屆紐約州州長期間作出的。他相信——我也相信——在創建一個更加人道、更加進步的社會方麵,政府的作用最關鍵。雖然是個共和黨人,但內爾森與有組織的工會和少數民族團體建立了密切、持久的關係。納爾森從來不會讓傳統阻擋他前進的道路,因此改變了紐約州政府的性質和職能:他改革了政府的結構,注入了變革和創新的精神。他的許多成就包括發展了州裏的高等教育體製、大幅度增加了公園麵積、徹底修改了稅收體製。在納爾森的領導下,紐約成了進步型州政府的楷模。”

“納爾森是個創造性的堅強領導人,是美國20世紀期間最有成效的政治家和行政長官之一。他還是我們國家培養出來的為數不多的具有遠見卓識的國際政治家之一。他完全可以是個優秀的總統。”戴維充滿溫情的回憶,令人相信,納爾遜小時候確實沒有欺負這個弟弟。

勞倫斯.洛克菲勒出生於1910年,是小洛克菲勒的第四個兒子。

與哥哥、姐姐們一樣,勞倫斯從小也過著簡樸的生活。小洛克菲勒繼承了父親簡樸低調的作風,盡量不讓孩子們知道家裏有花不完的錢,因此洛克菲勒的後代們一般都不太知道家裏有很多錢。

要想得到錢,就得付出相當的勞動,這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傳統。勞倫斯從小就被告知,他得勞動才能獲得報酬,於是,修草坪、擦皮鞋等都成了兒童勞倫斯的家常便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