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葉企孫在悲憤時說的話使王淦昌樹立了畢生的奮鬥目標,那麼另——位教授吳有訓則以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對科學的不懈追求,激勵了王淦禺在科學道路二邁出嗒實的步伐。可以說,中國的近代物理科學沒有吳有訓教授將不知要落後多少年。這位著名的中國物理學奠基人在早年留學美國時就與他的導師康普頓一起研究失射線散射譜效應,後來他的導師在1927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很大一部分功勞來自旲有訓的實驗,因為康普頓進行的失射線散射譜研究當時受到了另一位著名失射線專家杜安的攻擊,正是吳有訓證明了自己導師的研究具有普遍性,並以實驗駁斥了杜安的錯誤,所以國際上有人稱康宵頓獲得諾貝爾獎的失射線散射效應為康普頓一吳效應。王淦昌在晚年曾這樣比喻自己的恩師:中國能夠擁有後來的原子彈的天地,如果沒有吳有訓先生當年於把手地教我們從擰螺絲釘開始進行實驗性的艱苦工作,那麼我們這些承擔國家核試驗的科學家至少可能晚十年八年才能把中國的原子彈送上天。王淦昌先生與我談起中國原子彈成功爆炸時感慨道:物理科學任何一種發現或通過物理現象進行的任何一種核試驗,沒有百次千次甚至上萬次實驗,那是天方夜譚!王淦昌在物理學界的權威正是他從吳有訓先生那兒學到的實驗能力,他在科學實驗上的專心致誌與心靈手巧的天才本領,連吳有訓都極為稱道。
1929年夏,王淦昌從清華大學畢業,吳有訓邀他留校當助教,並給了他一個獨立完成的實驗任務:測量清華園周圍氡氣的強度及每天的變化。這種測蟥,德國物理學家曾在世紀初的20年代就做過,但中國在王淦昌開始進行這項實驗前誰都沒有重視過。半年時間裏,王淦昌嚴格按照吳有訓先生的要求,利用最簡單的器材,出色地完成廠實驗,並寫出了北平地區有史以來第」份大氣中物理放射性現象研究的科學論文事實上在中國也是首次。吳有訓對他的成果非常滿意,親自將論文譯成英文,以大氣中的放射性和北平天氣為題,發表在清華大學的首期論文集上。1930年,在葉企孫、吳有訓的關心下,王淦昌考取江蘇省官費留學研究生,派遺到德國柏林大學……
淦昌,快來抱抱你的囡囡!行前,王淦昌回到常熟老家,一進門,大哥興髙采烈地抱出繈褓中的嬰兒塞在他的懷裏。王淦昌看了一眼,大驚:怎麼是男囡?
當然是男囡嘛!要不,我們全家非得讓你回來看一趟!?大哥
衝著滿身書生氣的王淦昌邊笑邊說。
我多了個兒子?!他把肩上的書包一扔,抱著新生嬰兒在原地轉圈起來,哈哈哈,真有趣,真有趣,我有兒子啦!這一年,王塗昌24歲,其實他自己也還是個滿身孩子氣的人呢。有趣的是他在清華大學時第一個暑假間到家,當聽說自己有了一個女兒時,每天紅著臉不敢多看家人一眼,家人讓他給女兒起名,他更是躲著不出聲,最後還是大哥圓場給侄女起了名。這實在難怪王淦昌,當時他才剛18歲。
1930年秋天,景色迷人的柏林迎來廠一位風華正茂、才華橫溢的中國青年。
王淦昌踏上歐洲這塊美晡的土地時,就有一種來自心靈深處的強烈衝動。因為此時正是以德國為中心的世界物理科學的黃金歲月。愛因斯坦、居裏夫人、海特勒、蓋革、邁特內等一批頂尖科學家相繼發現了影響20世紀後來幾十年整個人類政治、軍事與經濟的偉大科學成果,鐳的發現、抽的提煉、相對論的提出,使每一位科學家熱血燃燒。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大有無法取舍當年度的科學家們所發現的驚天動地的成果的感覺。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歐美各工業強國從自身利益出發,紛紛開始重視起科技革命,並將推進科技革命與本國社會發展緊緊聯在一起。於是大量國家資本投人科研工作,使得本來就比較活躍的歐美物理學研究呈現熱火朝天的景象。當居裏夫人發現鐳元素後,人們很快發現了射線的醫療作用,於是失光廣泛被運用並使其在今天依然成為了解和戰勝疾病的重要手段。隨著人工放射性元素的製成,很快就有人製成了標記原子,用來研究磷在植物枝葉中的分布,進而發生了一場肥料革命。最突出的例子要數原子能的運用了。1938年,物理學家剛發現中子會引起鈾核裂變,在不到4年時間裏,第——個反應堆便建成,美國人又用了不足7年時間便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使美國的國際地位和國力一下驟增,並一發而不可止。
科學家為自己熱愛的事業而發狂,政治家們則利用科學家的科研成果而瘋狂稱王稱霸。王淦昌從20世紀30年代初在柏林大學留學的曰子裏已經感受到了這一點,因此這決定了他後來一輩子獻身自己民族的科學強國實踐。
王淦昌在溲長的一生中完成了數項影響中國社會乃至國際社會的科學研究,但在90歲高齡時與我這位小他半個世紀的科學門外漢談話時,說他一生中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年輕時沒有堅持一次重要的實驗活動:如果那次我堅持廣,別說我王淦昌一定不會是今天的王淦昌,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分最也可能大不——樣!那天他是用自嘲的!!口氣說這番話的,似後來當我了解真相後則實實在在地相信了這確是——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牢記的一個非常令人惋惜的事件。
王淦昌到柏林大學,有一個傑出的導師著名的女物理學家、柏林大學第一位女教授邁特內。邁特內的個人能力確實不容忽視,連愛因斯圯都評價她說是天陚高於居裏夫人的我們的居裏夫人。王淦禺是她惟——的中國留學生。在邁特內手下當研究生的日子,王淦昌是終身難忘的,女導師對科學研究的超人能力使他從井底探出頭顱看天廣。
王淦昌兩次聽到德國物理學家博特與他學生貝克用釙的粒子轟擊輕上素硼和鈹的實驗,結果發現有一種穿透能力極強的射線放射出來,這射線能穿透10厘米厚的鉛板但自身的強度卻減弱得很少,博特師生倆認為這可能是一種波長極短的電磁波!!射線。自從發現庾子後,科學家們紛紛開始向剖析質子組成的方向研究,所以博特他們的新發現立即引起諸多科學家的追蹤研究,包括居裏夫婦也著手抓緊實驗,以爭取新的發現。居裏夫婦用他們強大的射線源研究博特首先發現的奇異射線,這對著名的夫婦物理學家用的是電離室測量射線的強度,以石蠟做屏蔽層,放置在鈹源與測量裝置之間進行觀察,結果發現計算器的數字大大增加。但遺憾的是居裏夫婦沒有從另一個角度考慮這射線的物理現象包含著一種新的特殊物質,簡單認為那隻輻射能量極大的現象隻是!!的射線效應,僅僅將自己的實驗結果寫了個簡單的報告發表便完事了。然而就在居裏夫婦把一項重大發現束之高閣時,年輕的邁特內助手、中國的王淦昌則特別地關注著博特師徒倆的那根神秘的射線以及他們沒有能解釋得清的未知結果……
尊敬的邁特內教授,我知道您早在1922年就對輻射與元素衰變的關係進行過實驗研究,並對其性質也作過一係列研究。最近我聽了科斯特斯教授關於博特先生的有關!!輻射具有那麼強大的穿透力的介紹,我非常懷疑……
嗯!什麼懷疑?我聽著呢,你說吧,密斯特王。邁特內側了一下頭,繼續做著她的實驗。
王淦昌大膽向導師陳述道:我以為實驗用的是電離探測器,那樣不會有什麼奇跡出現,如果改用雲室做探測器,然後對博特教授的實驗進行不斷的重複實驗,結果可能大不一樣。我是這樣想的,尊敬的邁特內教授邁特內放下實驗,思忖片刻,搖搖頭說:不可能,這將是個永遠徒勞的實驗,讓我們換一個話題吧,密斯特王:王淦昌知道邁特內是公認的對任何可能出現的某種具有科學價值的現象都不會輕易放過的科學家,怎麼偏偏對自己提出的問題奄無興趣呢?他認定博特的實驗壞就壞在計算器計數上,如果改用雲室作實驗,其結果必然兩樣。尊敬的邁特內教授,我還是想著雲室可能解決博特教授未解釋清楚的問題,所以能否請允許我借用一下我的師兄朋友菲利普先生的雲室對博特教授的實驗進行重新研究?
密斯特王,我已經說過了,我們還有很多課題需要研究,博特先生的事還是讓別人去完成吧。邁特內的回答讓王淦昌感到十分意外。兩次要求都遭到拒絕,使王淦昌無法再就自己認定的預見得以在實驗中加以證實。
就在王淦昌的建議被導師無情拒絕,居裏夫婦同樣鑽了牛角尖的—個多月後,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査德威克先生像王淦昌一樣,懷疑博特和居裏夫婦認定的8輻射效應。他認為8輻射不可能有這樣大的能量,便像王淦昌設想的利用雲室,采用線性放大器質子所產生的脈衝進行一個一個測量,並將其與電子所產生的脈衝分解,結果發現質子的數量奇多,與當時物理學界普遍認為的!!射線的理論不符。査德威克認為從鈹源放射出的是一種新的物質組成的輻射,於是他連續奮戰數日,終於證實了這種粒子是一種質量與質子相近的中性粒子,即被後人稱為的中子。査徳威克同時還認為這種粒子是職子核的主要組成部分。
中子的發現,轟動了整個物理界,也轟動了世界。那些更企盼搞清原子核構成的政治家們早巳等不及了。因為這太重要了,它緊接著就可以製造後來證明確實可以征服全人類的原子彈!
1935年,査徳威克因發現中子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柏林大學校園內一個綠陰覆蓋的小道上,邁特內教授十分歉意地拍拍王淦昌的肩膀:很對不起,密斯特王,我沒能支持你的建議。不過,這是個運氣問題。女科學家朝自己的學生聳聳肩,又回到了自己的實驗室……王淦昌對天長長地歎了—聲。他有自己的見地,他認為科學就是科學,與運氣是兩回事,科學是實實在在的事。王淦昌和後來了解此事的其他人,都肯定地認為,倘若邁特內聽了他的建議,加上邁特內本人具有別人難於相比的實驗能力,中子的發現非她的學生王淦昌莫屬!然而猶太血統的大科學家邁特內教授太把王淦昌當作科學娃娃看待了。兒十年後,有人曾問王淦昌是否就此事抱怨過他的導師?王淦昌斷然搖頭道:不不,我不僅不會有絲毫的抱怨,反而卻終身感恩邁特內女士,是她的卓越智葸和研究精神為我日後能在物理科學上有所建樹作出了榜樣。至於說到中子的發現這件事,這不全怪邁特內教授。假如當初我能堅持自己的觀點,不也可能獲得邁特內的有力支持,並最終可能獲得成功嘛!所以在此後的幾十年裏,我一直把這次自己犯的錯誤當教訓牢牢記在心頭。
王淦昌在柏林大學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背,至今仍被中國物理學界認為是極其可惜的事件,怛王淦昌跟隨邁特內教授在柏林大學威廉皇家實驗室度過的難忘歲月,使他領略和接受了許多國際物理科學的前沿知識與技術。1933年底,王淦昌在完成他的畢業論文之後,走訪了歐洲幾個著名實驗室,有幸見到了盧瑟神福、查德威克、埃利斯等他所敬仰的物理學大師,大開眼界,為日後從事獨立的科學實驗工作拓展了思路。1934年4月,他帶著柏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回到了祖國,然而此時的中國正被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蹂躪,中華民族陷人了深重的災難……
經恩師葉企孫介紹,王淦昌先是在山東大學任教。由於當時山東是處於日本侵略者眼皮底下的一塊東亞肥肉,局勢動蕩,根本無法很好地在那裏進行教學與實驗。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盛邀他去浙江大學當物理教授。浙江大學離王淦昌的老家近,且又是一所名校,當時已在政界、教育界和學術界久負盛名的陳獨秀、邵飆萍、陳布雷等都是浙大畢業生。浙江大學樸實和濃厚的學術風氣,是王淦昌所渴求的。於是,1936年暑假,王淦昌來到了浙江大學物理係,那年王淦昌不到而立之年,是浙大最年輕的教授。由於他長相細嫌且說話時易臉紅,所以浙大的師生們都親昵地稱他是娃娃教授。
在浙江大學,王淦昌整整工作了!4年,這是他一生追求科學強國的黃金時代。在這期間,他用自己的才能直接培養和彩響了一大批包括後來獲得諾貝爾獎的李政道在內的傑出物理學家。如果將他在後來幾十年中培養的人才一起算進去,可以列出一個長長的王家院士軍名單。從1995年出版的中國院士名單一書,粗略地看,在106人的數學物理學部院士名單中,其中當過王淦昌學生或受過他指導的達十分之一之多。他們中有丁大釗、於敏、王乃彥、呂敏、周光召、鄧稼先、胡濟民、唐孝威、程開甲、何祚庥、方守賢、冼鼎昌、葉篤正,還有化學部的錢人元和李政道外籍等,這些當年在王淦昌教鞭下的學生娃,後來幾乎清一色地成了中國核武器的主要研製者,並且在今天依舊為國家擔負著重任。
1987年,王淦昌80壽辰,李政道作為王淦昌的得意門生之一,在祝壽會上發表了題為對稱性與非對稱性的著名論文,表示對恩師的感謝之心。李政道博士在演講論文時說了一段富有激情的話:我第次見到五淦昌教授是在1943年浙江大學物理係,當時由於抗曰戰爭,浙江大學是中闐最好的大學之一。除了王教授外,物理係還有其他著名物現學家,其中包括束星北教授,在王淦昌先生教室裏聽課,這是我第——次見到國際知名的物理學家,這種旱期的接觸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直到現在我還記得我們曾有過的討論,以及他們使我激起的對物理學的熱情。王淦昌和束星北兩位教授還特別慷慨地給予我關心與指導,盡管當時我隻是一個一年級學生。王淦昌教授對物理和粒子物理學有兒項重大貢獻。他一直受到世界科學界的離度重視。在中國物理學的發展!以及對兒代物理學家的教育培養上,他所起的很大作用已經是曆史事實……而在王淦昌眼裏,凡是能發現一名對科學異常用心或在實驗中靈性異常的學生,都格外高興。他在浙江大學十餘年教學中有四個他非常喜歡的學生,他們是李政道、李天慶、李文鑄和李壽楠。四李的共同特點是不怕艱難,聰明好學,刻苦鑽研。半個多讓紀後,王淦昌還能想起當年的李政道:我給他―本書,七麵有10道題,我點了5道讓他做,結果他把10道題全做了,而且都做對;誰不苒歡這樣的學牛:……
嘿嘿,真有趣:那時我們的浙江大學名氣很大喲,有東方劍橋之稱。怛4本侵略者把我們從西子湖畔趕到了偏僻的貴州湄潭山區,當時條件極差,連起碼的教學和實驗用具都沒有,但我們並沒有因此放棄教學和開展科學實驗,因為大家在日本鬼子炸彈之下更強烈地感受到科學強國的重要與迫切。王淦昌既是泰鬥式的科學大師,又是渾身散發天真童趣的知識分子。當他遇上高興事時,準會冒出那句嘿嘿,真有趣的口頭禪,在課堂上當他講述導師邁特內等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科學發現時,也會情不自禁地這麼說。然而,王淦舀又是學生心0中的一位嚴師和仁愛的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