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育兒妙法 第2節怎樣愛孩子
“怎樣愛孩子”這個普遍而又奧妙的問題,每個父母都應該認真學習並加以研究,才能使您的寶寶快樂、活潑、健康的成長。
一、不會愛反而有害
據研究者近幾年的調查表明,愛不得法的有以下幾種:
1.溺愛
對孩子過分寵愛,過多照顧,過度保護,把孩子當成“心肝寶貝”、“掌上明珠”,從小嬌生慣養、百依百順,極力滿足、不惜一切。有的為了給子孫立永久之業,千方百計(甚至不顧黨紀國法)為子女“爭房子”、“安位置”、“掙票子”。這種“愛”實為“害”。
2.爭愛
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競相搞“溺愛”比賽。有的不惜采用挑撥等手段,總想把孩子“爭”到自己一邊,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受到腐蝕與毒害。
3.偏愛
使孩子在家庭、兄妹、夥伴中處於特殊優越的地位,處處照顧,事事遷就。把缺點當成優點,錯誤當成正確。使孩子從小是非不分,善惡不辨。
4.時恨時愛
以自己工作的苦樂,情緒的好壞,夫婦感情的變化為轉移,對孩子喜怒無常,高興時當玩具,冒火時當“出氣筒”。
5.以錢代愛
愛的集中表現是錢和物,似乎給得愈多愈愛。現代青少年中“吃要講營養,住要講寬敞,穿要講漂亮,用要講高檔”的危險傾向大都與父母不正確的愛有關。
6.以嚴代愛
但嚴而無格,嚴而無度,嚴而無方;缺乏溫存,不懂得愛與嚴的辯證法。
7.專橫的愛
以家長自居,濫用權力,頂天立地,主觀武斷;對孩子要求苛刻,一味責難,吹毛求疵。使家庭成了地獄,父母成了“閻王”。
以上幾種不恰當的“愛”。其實質就在於自私性多於自覺性、原則性和科學性。
二、明智之愛
怎樣才算是真正的愛呢?
1.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孩子是祖國未來的新一代,不是個人的私產;孩子有獨立的人格,不能隨意主宰;孩子是革命的後代。愛孩子既是盡家長的責任,更是盡社會義務,教育好孩子不是個人私事,而是國家大事。社會上的職業、行業千萬種。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重要工作,但是對父母來說,最重要、最高尚的工作是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女,使他們成為四化建設的有用之才。父母把孩子教好了,利國利民;如果孩子沒教好,給家庭社會帶來不幸。
2.正確的教育思想
培養社會主義一代新人,既是黨和國家的要求,也是家庭教育的目標。從當前家庭教育的現狀來看,首先要克服“五輕五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