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身份相同,待遇不同(1 / 1)

陳林是他們村第一個考取高中的,而且是到縣城上學,這是村裏天大的好事,村裏大多數人一輩子去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鎮政府所在的龍形鎮,縣城是什麼樣的都不清楚;那些天,鐵蛋媽李秀芬是樂開了花,臉上總掛著笑,她走到哪裏,村裏人逢麵就誇她有福氣,兒子很爭氣,將來一定能吃上國家糧。

水旺縣離龍形鎮120公裏,沒有通公交車,每天隻有一班縣客運公司的縣與鎮的轉運車通行。縣中學開學後,陳林分到了高一年級1班,楊柳分到了2班,雖然沒在一個班級,但不影響二人天天見麵,二個班級相鄰。

來到縣中學上學後,陳林不用天天回家了。學校統一安排住宿和學生食堂,學生寢室6人一間,學校食堂分A、B、C區;A區是教職員工食堂,B區是有城鎮戶口學生,每月憑糧票去學校後勤換取飯票,然後去B區食堂打飯菜,C區是農村來的學生,他們沒有糧票,隻能從家裏自帶糧食,學生將糧食裝入自備的飯盒中,然後交給C區食堂師傅,由食堂師傅放在大鐵鍋的蒸籠中蒸好,放學後再由學生憑提前購買好的柴火費票據領取自己的飯盒;學校每二周給陳林他們放假一天,回家背糧食和鹹菜。

B區與C區的同學基本上不太交往,因為他們之間總感覺有一張無形的網隔開著。B區的同學從食堂出來,趾高氣揚地端著飯盒,飯盒中飯菜混合著碗裏那飄著肉菜香的滋味,從C區的同學隊列中經過,他們會感受到一種與身俱來的優越感,C區的同學頓感失落和一些自餒。

陳林家庭條件不好,在C區同學中可能是中下等。他每次回家隻能背部分大米,部分紅薯,在校混合著吃;母親提前將切好的泡菜裝在一個大玻璃瓶裏,讓陳林帶到學校作為下飯菜;因為長期沒有新鮮蔬菜吃,營養不良,陳林看上去有點麵黃肌瘦。好在楊柳小姨從香港能經常給她郵來一些糧票和生活費,她會去學校後勤換些飯票悄悄塞給陳林,有時候陳林也會去B區食堂改善一下生活,一方麵享受一下做人上人的快意,另一方麵體會一下被人惦記的幸福時光。

雖然同處一個校園,同樣是學生,但身份不同,得到的待遇很不同。這並沒有影響到陳林樂觀向上,勤奮求學,努力去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想。

有一天周末回家的路上,楊柳告訴陳林,她們班楊仁禮退學了。陳林很意外,據說楊仁禮斷糧好幾天了,家裏也沒有人給他送糧來,估計沒糧送了;於是他就趁寢室其他同學不在時,偷偷拿別人的糧食,後來被同寢室一個同學抓了現形,學校知道後被開除了。楊仁禮是楊柳她們班的副班長,他家就住在離陳林家不遠的鄰村楊家莊。陳林知道楊仁禮家也很窮,他母親因病去世早,上麵有二個哥哥,結婚時就拉了一屁股債,媳婦過門不久就分家了;債務留給了他和父親,父親六十多歲,長年多病,出工少,每年分的糧食不夠吃,而且沒有經濟來源,楊仁禮每個學期的學費都是東拚西湊的。楊仁禮出了這事後,家裏麵也沒有人來學校找領導求求情,他隻好卷著被褥回家務農。雖然陳林為楊仁禮感到惋惜,但除了悲憐外,他和楊柳也沒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來幫他。

再有一學期就要高考了,不管怎麼樣,陳林還是趕上了好時機,恢複高考已經好幾年了,再也不用層層推薦,也不用階級成分論、血統論了,都有資格參加高考了。隻要你學習好,憑自己本事去考場過關斬將,老百姓比喻這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考是曆史上相對最公平的人生竟賽,大家都在為實現自己未來夢想在暗暗較勁。

陳林和楊柳對於高考還是比較自信的,按平時成績排名,應該上一個一表院校還是有希望的。但越臨近高考,陳林心裏像貓抓一樣,每次見到楊柳莫名其妙地心跳,想說點什麼,但每次話到嘴邊又咽回去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天熱得使人悶熱直冒汗。“咱們在前麵的榕樹下歇會吧”楊柳說道。陳林回頭看見楊柳手中拿著一個印著碎花手絹,邊扇著風正嬌羞地望著自己。“那好吧,正好我也走累了。”陳林邊用手去抹臉上的汗珠,一邊回應著。

來到榕樹下一塊青石板前,楊柳挨著陳林身邊坐下,陳林初次近距離聞到了從一個少女身體上煥發出來的那股清香味,是那麼誘人而使人渾身舒服。“想什麼呢?”楊柳看見陳林半天沒動靜,對他嬌笑道,隨手將手中的手絹遞了過來。陳林慌忙收住神,不好意思地接過手絹,當他輕輕接觸到楊柳那細如蔥白豐潤白皙的小手時,周身像通了電一樣。他慌忙胡亂地擦了擦臉上的汗水,然後將手絹還給楊柳,“送給你了”楊柳故作大方說道,陳林笑了笑,不好意思起來。楊柳忙轉移話題,“想好了準備考什麼學校嗎?”“我想報考農、林、煤、石油這樣的學校。”“聽說這些院校畢業工作條件艱苦。”“我不怕,這些學校上學期間國家有生活補助,將來工資高。”“那我也報這些院校,咱們還當同學吧。”楊柳望著陳林,自己臉頰不知不覺紅了。陳林看看楊柳,很堅定地點點頭,“一言為定”。

二人看時間不早了,站起來又匆匆忙忙往家趕,在下石溝分了手,約定明天一早在這碰麵後,再一起返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