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都知道,修仙界沒有道理可講,實力就是硬道理”說著,俞翔雲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聽的人是麵麵相覷,作聲不得。
“俞兄弟要想壯大門派確實困難重重,不過天無絕人之路,說不定將來會有一番際遇,這個誰也說不準。”況鬆畢竟年長一些,他先打破沉默出言寬解。
“是啊,不是有個故事嗎?以前,有兩個人在森林裏散步,忽然出現了一隻大老虎,一個人忙伏下身去係緊鞋子。
另一個人問:“整鞋子有用嗎?你難道還能跑得過老虎”
這個人說:“我跑不過老虎,不過我隻要跑得過你就行了!”龔凡林說完,哈哈大笑起來。
大家都看著他,一聲不響,這太沒有可比性了,誰能笑得出來!龔凡林見此,也隻好尷尬的幹咳幾聲收場。
“大家不必如此,我們修仙不是為了鬥狠,更不是爭地盤,對我來說通過認真學習、修煉,能夠進階,就比什麼都高興,進不了階也不打緊,隻要自己努力了就沒必要再遺憾什麼的。
何況各人自有因緣,以我為例,幼年時爹爹給我打脈出了岔子,父母和我都幾乎死去。
幸好當時我小小年紀竟然深玄入定了十幾個時辰,在全身最大放鬆狀態下,衝進體內的靈力沒有損害多少經脈,故而因禍得福,經脈大大加強,吸收靈氣速度加快,這才得以評為火靈根,如果不是這次機遇我還進不了玄靈學堂呢。
各位資質都比我強,將來修仙前景定然大好。我雖然差些,但不會氣餒更不認輸。
我要腳踏實地、一步步來,速度慢沒關係就是爬也要到達目的地;無論成功的機會多麼小我都要拚搏一下,一定要對得起玄靈學堂這個榮譽、對得起宗門、對得起父母兄弟姐妹、對得起自己的一生!希望我們都能進入高階修士之列。”平時不喜高談的雷海舟,一下說出一串話來。
“啪!啪!”俞翔雲率先鼓掌,其他人也跟著熱烈鼓掌,“對,一起進入高階、一起飛升!”龔凡林又發神來瘋了。
“活寶又發揮了,那就敬飛升期大仙一杯”雷海舟笑著手中一用力,杯中的酒化成水柱飆了過去,龔凡林嘴巴一張把酒全吸進嘴裏。
“我們也敬你一杯”五支酒箭同時飛去,“別,哎,別浪費靈酒”龔凡林手忙腳亂地把三支酒箭收進壺中,另兩支冰箭被青荷和俞翔雲收回手中。
“往後,大家不太有時間聚會了,既然都發過誓不背叛玄靈學堂,那就相當於是同門,我們結義如何?”雷海舟提議道,
“我讚成”龔凡林第一個舉手,“我讚成”,“讚成”
這次聚會,七位青年一致同意組成“北鬥團”,每個成員都起了別號:況樞、斯琴璿、蕭璣、俞權、雷衡、龔陽、青光。
本來按歲數(況鬆、俞翔雲、雷海舟、斯琴娜娃、龔凡林、蕭琳娜、青荷)與北鬥順序(天樞、璿、璣、權、玉衡、開陽、搖光)排名的,但是蕭琳娜不喜歡蕭陽這個名字,大家也覺得不妥,就把璿璣換給斯琴和蕭,青荷則不動還是青光。
“我早來幾天,發現藏書閣裏有許多好書,俞師兄是吧?”雷海舟真是個書蟲,三句不離學習。
“是的,那裏有功法、內功修煉、招式等修真書,還有複合陣法、高等煉器、煉丹和製造,以及萬家術”俞翔雲大概說了裏麵的藏書,這些都是修仙之人想學習的。
“我看到一套“七星劍陣”正好適合我們煉,那是從北鬥七星的變幻中悟出的一套精妙陣法,此陣講究步伐靈動,輪轉變幻,七心合一。練好了,能夠大大增加聯手威力,可以跟高一截的修士拚鬥。回宗門後還能教小輩,怎麼樣,同意合練嗎?”
這一次的提議並沒有得到熱烈呼應,畢竟不太可能用上,隻是礙於七星團剛成立以及可能對宗門有貢獻,提議才得以通過。
第二天大家在約定的時間,到藏書閣一起觀看了七星劍陣書籍,學了基本口訣和步伐,接著就是分配位置:
那鬥魁和鬥柄都要求屬性不同之人運作,剛好況樞、斯琴璿、蕭璣、俞權四人為土、火、木和水屬性,就站立對應的天樞、天璿、天璣和天權星位;雷衡、龔陽、青光則掌玉衡、開陽、搖光這些位置。
此陣比較複雜,以人仙的超高智力和境界都很難掌握;幾輪合練下來、耗去大半天時間,才剛剛悟出鬥魁如何鉗製對手、鬥柄如何持續給鬥魁補充能量以及伺機給予對手重重一擊。
領悟了陣法精神,還剩下最關鍵的環節——配合,這可不是朝夕可以完成之事;大半天時間能夠在平麵範圍內做到行動一致,就已經算不錯了,算是初步入了門吧。
但離實戰要求還有距離,他們現在能擺的就像龔凡林所說“像個蠍子陣”,至於到達第二階段更為遙遠。大家討論後決定:每月合練一二次,爭取半年內完成平麵劍陣,進入空中劍陣,一年半完成劍陣。
第三天開學,除杭堂主和陸虎老師留在青字堂外,原班教師都跟到藍海堂,唯一的新教師是教仙道的“田輔弼”,他是玄靈學堂的副校長兼藍海堂的堂主。
這是位個子不高、其貌不揚,談吐隨和,衣著簡約的小老頭,但是他身上無形中卻有無比威嚴的氣勢,連冷老師都不及,特別是他身上隻有集氣初級的靈氣波動。
這讓雷海舟大為驚異,他心中暗自尋思:
玄靈學堂的看門人修為都比我高,這人一定是隱匿了修為;張燧護法是大丹期的,他的氣勢遠不及大伯父,但是大伯父收斂氣勢後我仍有壓迫感,難道校長修為更高?!人類修行這麼快太變態了,要不他有秘法掩飾
第一天上課,所有老師到場,田副校長說了幾句話,先是對學員勉勵一番,而後就是諸如發揚學校光榮傳統、修仙先修心等等,最後一句挺有用,那就是“將來你們隻要是金丹後,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再來討教”。
隨後主管申屠玉蛉說了學習安排,跟青字堂不同,這裏主自學和輔導並重:年級課程和教材先發給同學,然後學生自學或者到藏書閣看有關書籍,老師每年來輔導幾次。青字堂生活七年多,其中練功時間是一年半,假期是一年,而藍海堂則連續三年無假期。
她還將前期學生的總結轉告了大家:在這裏,老師一來就會接連上課,而學生絕不會不來,畢竟一年隻有幾次機會,怎麼可以輕易放過,還有就是人仙的時間畢竟多些,二三百年的壽命、不急於在三年內修煉的,因此根本沒有缺課現象。
隨後,她說了諸多注意事項,特別是修仙者在普通人生活區的規定,這個規定裏麵有許多條目,她一一念了出來:——
不得隨意在這些地區飛行、路過時要在高空快速飛過;
不得隨意在普通人麵前顯露功力、不但不能顯露還必須收斂修為;
不得隨意幹涉常人世界,不參與任何一方家族、派係、政權等等組織的活動;
如果違反了這些條目,都有相應的處置法則,。
“這個規定是全球修仙界的準則,校方是嚴格執行的,其中心內容就是沒有充分理由,不得打攪、更不得介入常人的生活,大家無論身在何處都要嚴格執行。
譬如,有些修仙者一直牢記出道前的仇怨,學成後私自回去報仇雪恨,這是不允許的。即便報仇有理也會受到嚴厲的處罰,嚴重的甚至會被褫奪全部修為、打回常人狀態,如果無理,則抵命都可能。
譬如,有些修仙者在常人界做好事,隻是不經意間施展了大神通,這也不行,如果不能讓這些見到的人忘記或者懷疑自己的經曆,處罰就不會輕。
又譬如,常人界發生流血打鬥事件甚至大規模戰爭,你都不得出麵阻止,那都是有天意的”申屠主管以這句話收了尾。
“我補充一下”田校長說道,“這個規定的重點之一,就是不能將修仙界的存在暴露給常人。即使有惡魔在殘害百姓,也要注意避免影響,不要一衝動就現身出手”說到這,他手一指下麵舉手提問的學生“哦,你問吧”
“請問田校長,難道要看著慘劇發生,等惡魔幹完壞事飛到僻靜處才能解決?”雷海舟站起身子提問道
“解決辦法很多,比如:偷偷發暗器解決,用雷、火、飛石等自然之物解決,傳聲喝止等等,但是不能顯露自身神通,做不到隱秘可以不做,更不能以卵擊石、搭上自己反而害了更多常人。
你們已經不是凡人,再用凡人的思維來考慮問題顯然不合適,如此以往不但境界難以提高連渡劫都困難!
你們都是修仙界精英,將來是要成大器的!”田校長的回答夠明確,言下之意作為人仙的各位學員沒有聽不懂的。
“也就是說,這個規則給不願涉險與凶惡勢力爭鬥的修仙者以合理的逃避藉口,怪不得修仙者這麼多凡人都看不見!”雷海舟沉默了。
說完了規則,簡短的開課儀式就告結束,接下來就是正課。
“無佞大師每過段時間就會外出積外功,很快他又要出門,所以就先安排他講課,我們幾位就先告辭了。”說著田校長帶領其他老師走出了教室。
“南無阿彌陀佛!”大師總是如此開場,“大家知道,學佛之人要積德行善,我們也講究“內外兼修”。
“內”就是參佛念經、明心見性修正果,“外”就是行善積德漲外功,兩者缺一不可。當然人至半百,來日無多,固宜偏重內功,少作外功。
知道如何修外功嗎?無佞大師提問道
舉手的是雷海舟,“清林學院也要外出行善,他們用行醫、除凶獸和宣揚佛法等方法為世人排難、解憂,即做了善事又為他木靈宗揚名”他的回答比較有技巧,即肯定了這是善事,又隱隱指出木靈宗有沽名釣譽之嫌。
無佞大師看了雷海舟一眼“清林學院的善事值得稱道,但佛教積外功略有不同。
我們積外功不論善事小大都一樣對待,譬如“化齋飯”是件很小的事,但其中的因緣、道理卻很深,是一樁不可不做的善事。
因為:
一、施齋不論多少、是否粗礪都莫遲疑,自己吃得和尚便吃的,欣喜地拿出來便是,有心向善便是功德。讓更多的人行善本身也是功德,所以僧人吃齋時心裏便歡喜,是謂善事一;
二、僧人化齋時要口念佛經,勸人向佛,給自己和受眾一次領悟的機緣,是謂善事二;
除上述二善外,尚可磨練心智體膚等等。
有些人以為,修橋、鋪路或替人療傷為行善,時時歎息自己無力積德,卻不知道布施齋飯是個大機緣!
說到這裏,大師停頓了一下,讓大家充分感受。
“我最近遊方時遇到一件事”,無佞大師接著說道
“一座經年凋敝的古刹“五林山”於數十年前修複了。這是一樁大功德,期間主持化緣、修繕寺廟的住持、僧眾都花了不少時間、精力。
那寺廟自修繕以來,香火逐漸興旺,現在已經是方圓幾百裏內最大的寺院。
可是這座山林近來卻有些反常,過去一直到亥時都可以燒香敬佛,現在是天一黑便廟門緊閉。很快便傳出勝山有厲鬼鬧事的傳聞,什麼住持卻被厲鬼纏身、一病不起,其他寺眾也有被惡鬼糾纏,闔寺不得安寧等等。
我正好到了附近,聞聽後立即前往,發現廟內確實鬼氣很重,於是我布下法陣在半夜裏捉住了厲鬼。”
“大師真厲害,那鬼為什麼光纏人而不吃人?”“師傅用的是什麼法陣?”龔凡林和雷海舟一前一後,連續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