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七星劍陣之威(1 / 3)

第16章:七星劍陣之威

“南無阿彌陀佛,這不是講法陣的時間。為什麼隻纏人,請靜心聽下去”無佞大師發話後,接著說道:“捉住厲鬼,我便責問它,緣何為害山門?!

原來,那厲鬼生前隻有爺爺和一個姐姐,從小他便受盡溺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奈何他不爭氣,長大後迷上酒色、賭博,一點小家業一下敗光,他姐姐為了爺爺和弟弟到城裏找事做,最後竟走到賣身為娼這一步。

他姐容貌秀麗又知書達理,不久就成了城裏的頭牌之一。

這事終於傳到她爺爺那兒,他最喜歡並引以為傲的孫女竟做這事,老人家當即口吐鮮血不省人事,不久便告不治,可憐他姐姐哭昏多少回,也喚不回爺爺一次回顧!

萬念俱灰之下這位姐姐信上了佛教,從此經常到五林山上香、聽經。一來為贖自己的深重的罪過,二來求佛祖保佑弟弟從此洗心革麵;漸漸地跟和尚、住持熟悉起來,聽從引導在家亦不忘誦經念佛還時常捐獻些香火錢。

最初是為修佛塔捐錢,全家按人頭算,一個人兩百,一年六七千,這樣捐了數年。佛塔修好了,師傅說,最好給全家每個人立牌位,可保佑平安,於是又繼續捐錢,一個牌位兩千。她還為故去的爺爺在陰間好過點,捐資做法事超度。

她第一次“做事”時正值妙齡,可是數年後新鮮已過、年紀偏大,客人越來越少,而且還染上不幹淨的毛病。她舍不得看病吃藥,隻是日日燒香念經求佛,身子愈發不好,生意當然更是慘淡。

她弟弟大手大腳慣了,一時斷供隻好與地痞流氓為伍,整日裏打打殺殺,不久就死於非命。

可是她弟弟不思自己之過,卻遷怒於五林山,說姐姐那些錢若不是被和尚騙去,毛病早治好了,他也不至於做流氓而慘死。而且因為沒錢,幫派連屍體都不給他姐姐,想安葬弟弟,她隻好淪落到在街邊拉客!

那幫派裏麵供奉了不少凶神惡煞,弟弟的鬼魂不敢進去;所以,就天天去五林山纏人,要不是他隻是普通的鬼魂,沒有什麼魂力,恐怕寺眾要死不少了。

第二天,我勸化幫派頭領把屍體送到五林山火化,然後到了他姐姐那裏。此時她為了替弟安葬,正背插草標跪在大街上,願賣身為奴呢!

我拔去草標將她扶起,告訴在場的民眾,五林山已經驅逐厲鬼,正在為她的弟弟念往生咒,火化後還會為她弟弟做三天法事,任何人都可以去見證。

這位姐姐聽了後,當時就昏死過去,和尚為她略加施法護持;然後告訴眾人此女並非貪食貪財天生淫蕩之人,將她為何做妓女、如何一心向佛、又為何賣身等等告訴街上密密圍觀之人,當時就有不少人不再嫌惡、抬她到了寺院。

後來,老鴇免費讓她從良,說是為她的善良所感召;寺院也造了座尼姑庵,此事當地已經廣為流傳。

看起來,是她幸運碰巧我路過,但實際上是她的因緣到了,也是我有此善緣,被安排湊巧路過而已。

我說這些就是告訴大家,雖然現在的寺院魚龍混雜,真正的高僧已寥寥可數,但是不必以偏概全,更不要說些看破之類話,一個人曆盡千辛萬苦,贖盡往業後,隻要是真正向佛之人,必得善報。”

“老鴇會被感召,黑幫頭領會被勸化?大師讀的是什麼經、念得是什麼咒啊”,

“我猜,應該是老拳咒吧”,

“哈哈,不過確實痛快”幾位人大膽也大的學生,敢跟無佞大師開玩笑了。

況鬆站了起來,要求提問,畢竟大了兩歲,行事就是穩重。他一向不信佛,能聽到現在已經是破天荒了。

得到許可後,況鬆提問道,“如果真有佛祖,為什麼不顯靈?相信大部分人看到都會皈依佛祖的”。

無佞和尚看了看他說道,“菩薩、佛祖行事自有道理,我並不知曉;但是,人人皆有因緣果報是不爭的事實。修仙界有不介入凡界的規定,必然有他的道理;佛教雖然在凡界存在,但也很少介入凡界事物,佛教救的是心而不是皮囊。

請想一想,憑什麼你有因緣能夠見到菩薩顯靈呢?你的善緣到了嗎?你的心到了嗎?”

說到這裏,無佞大師提到了學佛法的一個要點,那就是“能舍”

“不少人學佛法走錯了方向,搞反了,一心隻想獲得;見了聖賢尚且不知,總有疑問“你有什麼本領?對我有什麼好處?”

學佛法就要學會舍。有些人學法,向佛求富、求貴、求平安、求健康。我們若是放不下名、利、恩愛、肉體,是沒有辦法學佛的。須知“春種一粒穀,秋收千顆糧”,春天不舍,那來的秋收?”

“說到學佛要能舍,我還要講《生與死》”,這麼多內容無佞大師是一口氣說了下去。

因為築基後身體、意識都很強大,學生們的接受能力遠非往日可比,老師們都是一個問題講透徹了才罷休的。

“對於死亡的恐懼和對於來生的無知,使得我們的環境受到變本加厲的毀滅,這正威脅著星球上一切的生靈。因此,如果我們育人者不談死亡是什麼,或不給予人們任何死後的希望,或不揭開生命的真相,如果人們不深信這一世之後還有來世,必然會創造出一個以短期利益為目標的社會,對於自己行為的後果不會多加顧慮。

人類已經創造出一個殘暴的世界,一個很少有真正慈悲心的世界,我們的社會隻迷戀年輕、性和權力,卻逃避對老年的責任。當老年人完成了他們一生的工作而不再有用時,就會被遺棄,這不是很令人困惑、很可怕的事嗎?

大家把罹患天花、麻風病的人看成瘟神,使得他們陷於絕望,讓他們覺得自己的生命可憎,不配苟活在世上。即使是我們所認識或所愛的人瀕臨死亡,我們也常常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幫助他們走完人生;當他們去世之後,我們也不去想象他們將何去何從,或是我們應該如何繼續幫助他們。

不幸的是,另有一些人看偏了死亡的真相和意義。他們相信死亡是美麗的事,也是對於生活壓迫的解脫。但不管是因恐懼而拒絕正視死亡,還是把死亡浪漫化了,那都是把死亡當作兒戲。對於死亡感到絕望和陶醉,都是一種逃避。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體,死亡隻是另一期生命的開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體意義的一麵鏡子。整個生和死就是一連串持續在改變中的過渡實體。①生,②臨終和死亡,③死後,④轉世,這四個過程就組成了一次輪回。

「中陰」這個名詞通常是指在死亡②和轉世④之間的中間狀態,事實上,在整個生和死的過程中,中陰不斷出現,而且它是通往解脫或開悟的關鍵點。

中陰是促成解脫的最好機會,如同佛法告訴我們的,中陰在某些時刻的威力特別強,潛力特別大,不管你做什麼,都能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中陰是關鍵點,那麼我們如何從中得到啟示呢?

這就要說到一種係統的止觀法門:觀想死亡、回顧生命。

觀想死亡時的感受、痛苦、悲慘、無助、親友的憂傷,回顧並了悟自己一生中已做或未做的事情。

在觀想、回顧的時候,有時會出現莊嚴的「光的生命」。

佛陀曾開示:「如果你想了解生死的真義,就必須經常如此反省:宇宙間隻有一個永不改變的法則,那就是一切都在改變,一切都是無常。脫離生死輪回的方法隻有一個,那就是解脫之道。你準備學習,你的心已經打開大門迎向真理了,我將教你解脫之道。」

如果一切都是無常的,那麼一切就是我們所謂的「空」,也就是說,一切都沒有任何持久、穩定和本自具足的存在;一切事物,如果能夠看見它們的真正關係,必然不是各自獨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佛陀把宇宙比喻成一個廣大的網,由無數各式各樣的明珠所織成,每一顆明珠都有無數的麵向。每一顆明珠本身都反映出網上的其他明珠,事實上,每一顆明珠都含有其他明珠的影子。

當你認真觀察,就可以發現萬物本身並不真實存在,這種非獨立存在,我們稱之為「空」。

如果一切皆會死亡和改變,那麼什麼才是確切真實的?

表象之後,還隱藏著什麼無限寬廣的事物,來包容這些無常而改變的發生呢?有什麼是我們事實上可以依靠,死後還繼續存在的東西呢?

生和死就在心中,不在別處,

請不要誤以為心性隻有人心才有,事實上,它是萬事萬物的本質。我們要一再地強調,體悟心性,就是體悟萬事萬物的本質。

據說,當佛陀開悟後,他最想要做的是顯示給大家每個人都有心性,要大家完全分享他的體悟。但是他遺憾地發現,盡管他無限慈悲,我們還是很難開悟。

最偉大的佛教傳統,稱心性為「平常的智慧」。諷刺的是,我們所謂的平常世界才真正的是不平常,因為我們對輪回世界的迷惑景象,產生了瘋狂的、刻意營造的幻覺,因為我們庸人自擾地把事情攪得這麼複雜,有時候當上師傳示心性法門時,我們都嫌它簡單到不足以相信。

我們的凡夫心告訴我們,這不可能是心性,心性應該不止於此。它應該是比較「榮耀的」,燦麗的光芒在我們四周的虛空閃爍著,彩帶飄逸的天仙翩然而下迎接我們,然後是深沉的梵音響起:“現在你已經聽到了心性法門。”事實上,這種劇情絕對是子虛烏有的。

但什麼是最好、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呢?第一步是練習禪坐。禪修可以淨化凡夫心,揭穿它的假麵具,除盡習氣和迷惑,讓我們能夠在因緣成熟時認清我們的真麵目。

坐禪時,你的心要像天空一般開放,卻穩固在大地。天空就是我們絕對的本性,沒有藩籬,無邊無際;大地則是我們相對的現實,我們的相對心和凡夫心。我們坐禪時的姿勢,象征我們正在連接絕對與相對、天空與大地、天堂與人間,就像鳥的雙翼,融合了我們如天空般的無死心性,和虛幻有限的凡夫心地。

禪修的方法有很多,我講過不少了,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修心法要》

要語不繁,繁語不要。真正的法要,亦是修心要訣,隻有一句話:天上地下,唯我獨尊,自觀自在,守本真心。

什麼叫自觀自在?即是觀自己,觀心。如果把觀自在擺在一切都無的後麵,就容易懂了。

各位同學,如果能做到“唯我獨尊”就成功了。

佛一生下來,第一次說法,就講了八個字“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可是,不少人曲解了這句話的本意。

這句話的著力點就在“獨”字。“天上地下”代表無限時空。“唯我獨尊”即是自在:不與任何東西同在,不與色、聲、香、味……同在,不與想念同在;……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連續數日的開示後,無佞大師口宣佛號走出了教室,同學們卻陷入沉思之中,他們要細細整理所有的收獲。有這麼好的導師講解修心,學佛固然有收獲,即使不走這條路,在漫漫修仙路上有這盞明燈照亮,對尋求、領悟宇宙真諦上便容易許多,他們今後的修仙道路將更為敞達。

轉眼一年過去,這期間六人學到了不少在青字堂不便傳授或難以理解的知識,比如什麼是暗物質,人體中有那些暗物質,暗物質有什麼屬性等等;特別是當雷海舟問到異仙時,田副校長也沒有避諱的作了解答。

雷海舟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情景。

“田副校長,我知道異仙的本領超強,而且要渡九劫才會飛升,那是什麼緣故呢?”海舟問道

“異仙簡單說就是奪舍後的人仙、鬼仙、妖魔等”田副校長馬上回答道,然後略微思考了一下,接著說道:

“由於奪舍修異仙是一種極度逆天的行為,一般是不能說的。也許你們會說修仙為的是長生不老、飛升上界,本身就是逆天的行為;不錯,從跳出輪回上說修仙是逆天,但是跟修佛相似、修正仙並不違反天道。

而異仙之路是從惡毒起步,以後更是無所顧忌、肆意危害,光心性方麵就很難渡過天劫,更何況修異仙往往會得罪不少人,那個莫榮的下場就是例子。

但是,考慮到你們將來遇到這種人能夠心裏有數,所以我決定告訴你們:

奪舍就是利用密法,將別人的靈魂擊散,然後占據靈魂破滅之人的肉身,以這個人的身份生活下去。

由於中毒、受傷包括渡劫時受傷等緣故,某些人仙的肉體殘敗或者丹田破裂到無法修複,隻好放棄肉身。放棄肉身後靈魂有幾條出路:

一、老實地進入陰間,等待神、佛審核後轉世;

二、在陽間做惡鬼,這是個非常錯誤的選擇,因為要抵禦陽間對暗體的損害,它每過一段時間就要害人吸食精魂!而如此傷天害理,冥神是不會饒過它的,我們人仙也有責任為民除害,更何況鬼仙在陽界飛升應該是不可能的事;

三、奪舍,以他人身份活下去,甚至到飛升。這個罪過很重,畢竟是要滅人魂魄,使他人連輪回都無望!

除了罪孽大,奪舍的難度也高:

首先要物色一個屬性尚可的人,否則奪舍後無法進階,還不是白搭;

其次,因為要以這個人的身份生活,必須要滅掉對方的靈魂得到靈魂印記。而以自己靈魂之力來滅掉對方的靈魂,需要強大的魂力。所以,除非有什麼密法,一般都是結丹期到元嬰初期時候成為異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