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二
永壽宮裏,嘉靖皇帝又開始讓幾個輔臣幫他擬道號,他覺得,既崇奉道教、一心修玄,那就應有個道號才應天順人。
道號很有點像曆代大行皇帝的“廟號”,恨不能把天下吉祥如意的詞藻全羅列上。但廟號好與壞,駕崩的皇帝本人是無法享到樂趣的。嘉靖皇帝的道號則不同,他要在活著的時候,盡享那些華貴的稱號帶給他的尊榮和滿足。
司禮監大太監馮保在條案上備了些青藤紙,徐階與嚴嵩相互謙讓了一陣,徐階提筆先寫,嘉靖皇帝在一旁看。
徐階誠惶誠恐,他謙稱自己才疏智淺,擬不好聖上的道號,說自己冥思苦想幾晝夜,仍怕不妥。
嘉靖皇帝倒很寬容,讓他寫出來看看。
隻見徐階寫的是: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
嘉靖皇帝說了個“好”字,嫌短了點,也可用。話有幾分勉強。徐階雖也靠填寫青詞入閣,比起嚴嵩的功夫,自愧不如。
輪到嚴嵩提筆,他不慌不忙邊寫邊念,他這個道號可是不短,竟有三十五個字:九天弘教普濟生靈掌陰陽功過思仁紫極仙翁一陽真人元虛圓應開化伏魔忠孝帝君。
嘉靖皇帝大加稱道,說這個更好些。他更喜歡嚴嵩的字,佩服他這字真有功夫,得二王之真傳了。
嚴嵩馬上惶愧地說,臣的字怎敢比聖上?聖上的書法,兼有顏真卿和柳公權的神韻,可以說是重若崩雲、吞吐江河的擘窠大字。
嘉靖皇帝自得地笑了笑,從容地說,他自己也想了一個道號。
侍從重新研墨鋪紙,嘉靖皇帝濡墨揎袖寫道:太上大羅天仙紫極長生聖智昭靈統元征應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
可真夠長的,不換口氣還念不下來。嚴嵩立刻表態,還是聖上這個好,萬壽帝君,正應千古一帝呀!
嘉靖皇帝說他們擬的道號也好,不怕多,都用就是了。
西市法場,沈四維從監斬台前轉過來,李芳菲一直跟著她,幾乎寸步不離。
沈四維發現了,斥道:“你這小丫頭,是我的尾巴呀?怎麼我走到哪你跟到哪?”
李芳菲想說什麼,張了張口,又咽了回去。
沈四維正碰上戚繼光迎麵走過來,戚繼光叫了聲沈小姐。
沈四維認出他來,本來就有好感,就停下腳步,打量一下他的裝束道:“足下也是位三品武官了,方才為我叫好,不怕丟了你的前程?”
聽上去,有三分挑戰意味。戚繼光也不計較,他說:“我崇敬令尊大人的人品,也敬重沈四維的孝心,隻可惜自己無回天之力,連說一句真心話都不敢,那不是枉為人嗎?”
沈四維心裏一熱,說了聲“謝謝先生如此仗義”,拱拱手轉身要走。
戚繼光叫住她:“等等,請留步。”
沈四維站住,不明白他要幹什麼,直視著他。
李芳菲站在幾步外注視著他二人。
戚繼光問她,與她父親一同被難的還有李天寵巡撫,她隻拉來一口棺材……下麵的話他吞了回去,但意思到了。
沈四維眼中蓄淚,說自己心有餘而力不足,隻能顧父親一人,別黃土蓋臉就行了。想再備一口棺材也不可得。她手上沒錢,在京城又舉目無親、舉借無門。
戚繼光拉過他的坐騎,從馬鞍的皮袋裏摸出一個牛皮公文袋,雙手奉上,告訴她,這裏有一點銀子,讓她拿去再買口棺材,別讓父親的朋友暴屍街頭,那她父親在九泉下也不心安。如銀子還有多餘的,權當回鄉盤纏吧。
沈四維卻不肯接,語帶譏誚地說:“這該不是先生來京城鋪進身階梯的銀子吧?素昧平生,我怎麼好用你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