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仕途升遷 5(3 / 3)

方文章走後,劉克服安排人員整理了書記辦公室,換上新辦公桌,擺上新沙發,重新粉刷牆壁,連窗簾都換上新的,把方文章留下的痕跡仔細清除一空。劉克服親自檢查整理,他是縣委辦主任,大管家,這是他的業務。檢查後,劉克服吩咐管理科買來幾架頂天立地的大書櫃,靠牆一溜排好,做成了一堵書櫃牆。

管理科長不解:“要這麼多書櫃做什麼?”

“隻怕還不夠。”劉克服說。

幾天後,新任縣委書記到達本縣。帶新任書記前來本縣宣布任職的是紀全洲,當年嶺兜移民新村落成時,劉克服見過他,當時他是副市長,如今還兼了市委副書記。調來本縣擔任書記的不是別個,就是應遠,本縣老縣長,劉克服及其亡妻的老上司。

所謂三十年河東四十年河西,應遠和方文章當年在本縣搭檔,一個書記一個縣長,兩人個性抵觸,彼此不和。後來因為湖內鄉事件,應遠背個處分,黯然調離,去了市交通局。數年過去了,在黃金圈案發,方文章下台,縣機關遍地狼藉,倒了一批大小官員之際,他因為熟悉本縣情況,被派回來收拾攤子,重整旗鼓。

新書記到任之後,與班子成員一一個別談話,也找了劉克服。應書記表揚小劉頭腦清醒,身陷泥塘卻未沒頂。他對新辦公室的布置也比較滿意,特別是那堵書櫃牆。

劉克服說:“我記得當年應縣長辦公室有一麵書櫃。”

應遠無語。

他們都知道,當年那麵書櫃牆是蘇心慧監製的。眼下她已經不在人世。

劉克服向新任書記提出一個要求,他不想再當辦公室主任,想去幹點別的,特別希望能分工去管民政。

應書記很驚訝:“為什麼?”

劉克服愴然:“替小蘇還點願吧。”

應遠再次無語。

幾個月後縣班子做了調整,根據應遠建議,市委把劉克服調為常務副縣長。

劉克服把林渠的繼任者,新任民政局長找來,著手過問相關後事,即其所謂的替蘇心慧還願。他過問的就是民政紙箱廠的遺留問題。

此刻蒼蠅巷已經再也見不到舊日福利工廠的一絲蹤跡,該廠舊日員工各自散去,另謀生路,曾經讓領導們非常棘手的殘疾員工已經偃旗息鼓,不再聚眾而鬧。事情的轉機與蘇心慧死亡相關:蘇心慧車禍身亡後,肇事者大勇對其撞死二位無辜者的事實供認不諱,被法院判處死刑。民政局長林渠在說服紙箱廠鬧事員工時,以蘇心慧死亡大勇伏法為例,強調鬧事對抗沒有好結果,最終還得聽政府的。經林渠軟硬兼施,勸告動員,大多數紙箱廠員工終於接受安置方案。之後大家死心了,除個別人零星上訪,再未沸沸揚揚。

但是還有遺留問題。紙箱廠員工李美英的丈夫周大勇驅車傷人,林渠把她剔出來擱置一旁,以“今後研究處理”為名,不做安置,生活費也予停發,以示懲戒。另有十一二位殘疾員工非常固執,死活不願簽字領錢走人,與大美一起成為遺留問題。直到林渠自己丟官入獄,事情還沒了結,留在監牢之外聽候處理。

劉克服讓民政局提出一個遺留問題處理方案,要點是安排就業。劉克服強調說,企事業單位承擔殘疾人就業或者支付相關資金,上級有過明文規定,以往執行不力,應當改變。紙箱廠屬民政局,主管局應當帶頭。他的意見,就安排大美李美英到局裏就業,能幹什麼幹什麼,讓她有錢拿,生活有保障。

局長大驚,張口結舌,一時說不出話來。劉克服讓他不要緊張,沒那麼可怕。他知道局長怕什麼,大美一個人好辦,這十一二個人的遺留問題也好解決,怕隻怕這些人一解決,其他已經簽過字領過錢的反悔了,一起找過來,要求重新安置。會不會這樣呢?很可能。但是不要緊,他來幫助想辦法,總是可以解決的。本來就是打算這麼做,現在為什麼不能做?做了才算公平。

局長道:“這個大美,這個。”

劉克服要他照辦。這個大美誰都知道,她丈夫大勇開車撞死兩個人,其中一個叫蘇心慧,縣供銷社副主任,他劉副縣長的妻子。大勇自己也完了。發生的都是不該發生的,此刻無論怎麼都無法彌補。

“你們安排大美吧。”他說,“也算告慰三位死者。”

他還說,這一兩年裏圍繞這件事發生了很多事情,死的死關的關跑的跑走的走,回顧起來讓他感慨無盡。他妻子不幸去世時,他感覺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今天自己到了這個位子,由他來了結這件事,終於明白一條:這裏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有原因的,這個世界不隻存在著財富和權勢,依然還有一種需求叫做公平。

那時蒼蠅巷工地已經恢複施工。黃金圈案發後,此間工程一度停頓,留下一片爛尾樓。陸金華手下姚經理涉案很深,最終卻全身而出,因為她不是法人,把知道的說完就了事了。陸金華懼於追究,一直躲在外頭不回來,耐心等待風聲過去。陸老板畢竟是商人,躲在外頭也沒閑著,經過反複權衡,多輪討價還價,他忍痛割舍,把項目盤給了另一位客商,黃金圈易主後迅速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