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八 龜策列傳 第六十八(2 / 3)

鳥有雌雄,布之林澤;有介之蟲,置之溪穀。故牧人民,為之城郭,內經閭術,外為阡陌。夫妻男女,賦之田宅,列其室屋。為之圖籍,別其名族。立官置吏,勸以爵祿。衣以桑麻,養以五穀。耕之耰之,④鉏之耨之。⑤口得所嗜,目得所美,身受其利。以是觀之,非強不至。故曰田者不強,囷倉不盈;⑥商賈不強,不得其贏;婦女不強,布帛不精;官禦不強,其勢不成;大將不強,卒不使令;侯王不強,沒世無名。故雲強者,事之始也,分之理也,物之紀也。

所求於強,無不有也。王以為不然,王獨不聞玉櫝隻雉,⑦出於昆山;明月之珠,出於四海;鐫石拌蚌,⑧傳賣於市;

聖人得之,以為大寶。大寶所在,乃為天子。今王自以為暴,不如拌蚌於海也;

自以為強,不過鐫石於昆山也。取者無咎,寶者無患。今龜使來抵網,而遭漁者得之,見夢自言,是國之寶也,王何憂焉。”

注①集解徐廣曰:“誕,一作‘訑’,音吐和反。”索隱誕,田爛反;謾音漫,一音並如字。訑音吐禾反。

注②集解徐廣曰:“一作‘病’。”

注⑤集解徐廣曰:“耨,除草也。”

注⑥正義說文雲:“圓者謂之囷,方者謂之廩。”

注⑦集解徐廣曰:“隻,一作‘雙’。”

元王曰:“不然。寡人聞之,諫者福也,諛者賊也。人主聽諛,是愚惑也。雖然,禍不妄至,福不徒來。天地合氣,以生百財。陰陽有分,不離四時,十有二月,日至為期。聖人徹焉,身乃無災。明王用之,人莫敢欺。故雲福之至也,人自生之;禍之至也,人自成之。禍與福同,刑與德雙。聖人察之,以知吉凶。桀紂之時,與天爭功,擁遏鬼神,使不得通。是固已無道矣,諛臣有觽。桀有諛臣,名曰趙梁。教為無道,勸以貪狼。係湯夏台,殺關龍逢。左右恐死,偷諛於傍。國危於累卵,皆曰無傷。稱樂萬歲,或曰

春秋著之,至今不忘。紂有諛臣,名為左強。誇而目巧,教為象郎。①將至於天,又有玉黙。犀玉之器,象箸而羹。②聖人剖其心,壯士斬其胻。③箕子恐死,被發佯狂。殺周太子曆,④囚文王昌。投之石室,將以昔至明。

陰兢活之,⑤與之俱亡。入於周地,得太公望。興卒聚兵,與紂相攻。文王病死,載屍以行。太子發代將,號為武王。戰於牧野,破之華山之陽。紂不勝敗而還走,圍之象郎。自殺宣室,⑥身死不葬。頭懸車軫,四馬曳行。寡人念其如此,腸如涫湯。⑦是人皆富有天下而貴至天子,然而大傲。欲無猒時,舉事而喜高,貪很而驕。不用忠信,聽其諛臣,而為天下笑。今寡人之邦,居諸侯之閑,曾不如秋毫。舉事不當,又安亡逃!”

注①集解禮記曰:“目巧之室。”鄭玄曰:“但用目巧善意作室,不由法度。”

許慎曰:“象牙郎。”

注②索隱箸音持慮反,則箸是鯷,為與羹連,則或非箸,樽也。記曰“羹之有菜者用梜”。梜者,箸也。

注③集解胻音衡,龏脛也。索隱劭音衡,即龏脛。

注④索隱按:“殺周太子曆”文在“囚文王昌”之上,則近是季曆。季曆不被紂誅,則其言近妄,無容周更別有太子名曆也。

注⑤集解徐廣曰:“兢,一作‘竟’。”索隱陰,姓;兢,名。

注⑥集解徐廣曰:“天子之居,名曰宣室。”

韂平對曰:“不然。河雖神賢,不如昆侖之山;江之源理,不如四海,而人尚奪取其寶,諸侯爭之,兵革為起。小國見亡,大國危殆,殺人父兄,虜人妻子,殘國滅廟,以爭此寶。戰攻分爭,是暴強也。故雲取之以暴強而治以文理,無逆四時,必親賢士;與陰陽化,鬼神為使;通於天地,與之為友。諸侯賓服,民觽殷喜。邦家安寧,與世更始。湯武行之,乃取天子;春秋著之,以為經紀。

王不自稱湯武,而自比桀紂。桀紂為暴強也,固以為常。桀為瓦室,①紂為象郎。征絲灼之,②務以費*(民)**[氓]*。賦斂無度,殺戮無方。殺人六畜,以韋為囊。囊盛其血,與人縣而射之,與天帝爭強。逆亂四時,先百鬼嚐。諫者輒死,諛者在傍。聖人伏匿,百姓莫行。天數枯旱,國多妖祥。螟蟲歲生,五穀不成。民不安其處,鬼神不享。飄風日起,正晝晦冥。日月並蝕,滅息無光。列星奔亂,皆絕紀綱。以是觀之,安得久長!雖無湯武,時固當亡。故湯伐桀,武王克紂,其時使然。乃為天子,子孫續世;終身無咎,後世稱之,至今不已。是皆當時而行,見事而強,乃能成其帝王。今龜,大寶也,為聖人使,傳之賢*(士)**[王]*。不用手足,雷電將之;風雨送之,流水行之。侯王有德,乃得當之。今王有德而當此寶,恐不敢受;王若遣之,宋必有咎。後雖悔之,亦無及已。”

注①集解世本曰:“昆吾作陶。”張華博物記亦雲“桀作瓦”。蓋是昆吾為桀作也。

注②索隱按:灼謂燔也。燒絲以當薪,務費人也。

元王大悅而喜。於是元王向日而謝,①再拜而受。擇日齋戒,甲乙最良。乃刑白雉,及與驪羊;以血灌龜,於壇中央。以刀剝之,身全不傷。脯酒禮之,橫其腹腸。荊支卜之,必製其創。②理達於理,文相錯迎。使工占之,所言盡當。邦福重寶,③聞於傍鄉。殺牛取革,被鄭之桐。④草木畢分,化為甲兵。戰勝攻取,莫如元王。元王之時,韂平相宋,宋國最強,龜之力也。

注②正義音瘡。

注③集解徐廣曰:“福音副,藏也。”

故雲神至能見夢於元王,而不能自出漁者之籠。身能十言盡當,不能通使於河,還報於江,賢能令人戰勝攻取,不能自解於刀鋒,免剝刺之患。聖能先知亟見,而不能令韂平無言。言事百全,至身而攣;當時不利,又焉事賢!賢者有恒常,士有適然。是故明有所不見,聽有所不聞;人雖賢,不能左畫方,右畫圓;日月之明,而時蔽於浮雲。羿名善射,不如雄渠﹑窎門;①禹名為辯智,而不能勝鬼神。地柱折,天故毋椽,又柰何責人於全?孔子聞之曰:“神龜知吉凶,而骨直空枯。②日為德而君於天下,辱於三足之烏。月為刑而相佐,見食於蝦蟆。蝟辱於鵲,③騰蛇之神而殆於即且。④竹外有節理,中直空虛;鬆柏為百木長,而守門閭。日辰不全,故有孤虛。⑤黃金有疵,白玉有瑕。事有所疾,亦有所徐。物有所拘,亦有所據。罔有所數,亦有所疏。人有所貴,亦有所不如。何可而適乎?物安可全乎?天尚不全,故世為屋,不成三瓦而陳之,⑥以應之天。天下有階,物不全⑦乃生也。”

注①集解新序曰:“楚雄渠子夜行,見伏石當道,以為虎而射之,應弦沒羽。”

淮南子曰:“射者重以逢門子之巧。”劉歆七略有窎門射法也。

注②正義凡龜其骨空中而枯也。直,語發聲也,今河東亦然。

注③集解郭璞曰:“蝟能製虎,見鵲仰地。”淮南萬畢曰:“鵲令蝟反腹者,蝟憎其意而心惡之也。”

注④集解郭璞曰:“騰蛇,龍屬也。蝍蛆,似蝗,大腹,食蛇腦也。”正義即,津日反。且,則餘反。即吳公也,狀如蚰蜒而大,黑色。

注⑤集解甲乙謂之日,子醜謂之辰。六甲孤虛法:甲子旬中無戌亥,戌亥即為孤,辰巳即為虛。甲戌旬中無申酉,申酉為孤,寅卯□為虛。甲申旬中無午未,午未為孤,子醜□為虛。甲午旬中無辰巳,辰巳為孤,戌亥□為虛。甲辰旬中無寅卯,寅卯為孤,申酉即為虛。

甲寅旬中無子醜,子醜為孤,午未即為虛。劉歆七略有風後孤虛二十卷。正義按:歲月日時孤虛,並得上法也。

注⑥集解徐廣曰:“一雲為屋成,欠三瓦而棟之也。”索隱劉氏雲:“陳猶居也。”

注⑦正義言萬物及日月天地皆不能全,喻龜之不全也。

褚先生曰:漁者舉網而得神龜,龜自見夢宋元王,元王召博士韂平告以夢龜狀,平運式,定日月,分衡度,視吉凶,占龜與物色同,平諫王留神龜以為國重寶,美矣。古者筮必稱龜者,以其令名,所從來久矣。餘述而為傳。

三月二月正月①十二月十一月中關內高外下②四月首仰③足開肣開④首俛大⑤五月橫吉首俛大⑥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注①正義言正月﹑二月﹑三月右轉周環終十二月者,日月之龜,腹下十二黑點為十二月,若二十八宿龜也。

注②正義此等下至“首俛大”者,皆卜兆之狀也。

注③索隱音魚兩反。正義謂兆首仰起。

注④索隱音琴。肣謂兆足斂也。

注⑤索隱俛音免,兆首伏也。

注⑥正義俛音免,謂兆首伏而大。

卜禁曰:子亥戌不可以卜及殺龜。日中如食已卜。暮昏龜之徼也,①不可以卜。庚辛可以殺,及以鑽之。常以月旦祓龜,②先以清水澡之,以卵祓之,③乃持龜而遂之,若常以為祖。④人若已卜不中,皆祓之以卵,東向立,灼以荊若剛木,土⑤卵指之者三,⑥持龜以卵周環之,祝曰:“今日吉,謹以粱卵焍黃⑦祓去玉靈之不祥。”玉靈必信以誠,知萬事之情,辯兆皆可占。不信不誠,則燒玉靈,揚其灰,以征後龜。其卜必北向,龜甲必尺二寸。

注①索隱徼音叫。謂徼繞不明也。

注②索隱上音廢,又音拂。拂洗之以水,雞卵摩之而□。

注③正義以常月朝清水洗之,以雞卵摩而祝之。

注④集解徐廣曰:“一作‘視’。”索隱祖,法也。言以為常法。

注⑤集解徐廣曰:“一作‘十一’。”索隱按:古之灼龜,取生荊枝及生堅木燒之,斬斷以灼龜。按:“土”字合依劉氏說當連下句。

注⑥正義言卜不中,以土為卵,三度指之,三周繞之,用厭不祥也。

注⑦索隱粱,米也。卵,雞子也。焍,灼龜木也,音“次第”之“第”。言燒荊枝更遞而灼,故有焍名。一音梯,言灼之以漸,如有階梯也。黃者,以黃絹裹粱卵以祓龜也。必以黃者,中之色,主土而信,故用雞也。正義焍音題。焍,焦也。言以粱米雞卵祓去龜之不祥,令灼之不焦不黃。若色焦及黃,卜之不中也。

卜先以造①灼鑽,鑽中已,又灼龜首,各三;又複灼所鑽中曰正身,灼首曰正足,②各三。□以造三周龜,祝曰:“假之玉靈夫子。③夫子玉靈,荊灼而心,令而先知。而上行於天,下行於淵,諸靈數導,④莫如汝信。今日良日,行一良貞。⑤某欲卜某,即得而喜,不得而悔。即得,發鄉我身長大,首足收人皆上偶。不得,發鄉我身挫折,中外不相應,首足滅去。”

注①集解徐廣曰:“音醦也。”索隱造音醦,造謂燒荊之處。*(荊若木)*注②集解徐廣曰:“一作‘止’。”

注③索隱尊神龜而為之作號。

注④集解徐廣曰:“音策。”索隱數拃。數,所具反;拃音近策,或拃是策之別名。此卜筮之書,其字亦無可核,皆放此。

注⑤集解徐廣曰:“行,一作‘身’。”

靈龜卜祝曰:“假之靈龜,五巫五靈,不如神龜之靈,知人死,知人生。某身良貞,某欲求某物。即得也,頭見足發,內外相應;即不得也,頭仰足肣,內外自垂。可得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