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傳 第六十六
索隱按:滑,亂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說是若非,言能亂異同也。
孔子曰:“六蓺於治一也。①禮以節人,樂以發和,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易以神化,春秋以義。”太史公曰:天道恢恢,豈不大哉!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
注①正義言六蓺之文雖異,禮節樂和,導民立政,天下平定,其歸一揆。至於談言微中,亦以解其紛亂,故治一也。
淳於髡①者,齊之贅貋②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嚐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③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於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不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衝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語在田完世家中。
注①索隱苦魂反。
注②索隱女之夫也,比於子,如人疣贅,是餘剩之物也。
注③索隱上許既反。喜,好也。喜隱謂好隱語。
威王八年,楚大發兵加齊。齊王使淳於髡之趙請救兵,齎金百斤,車馬十駟。
淳於髡仰天大笑,冠纓索絕。①王曰:“先生少之乎?”髡曰:“何敢!”王曰:“笑豈有說乎?”髡曰:“今者臣從東方來,見道傍有禳田者,②操一豚蹄,酒一盂,祝曰:‘甌窶滿篝,③汙邪滿車,④五穀蕃熟,穰穰滿家。’臣見其所持者狹而所欲者奢,故笑之。”於是齊威王乃益齎黃金千溢,白璧十雙,車馬百駟。髡辭而行,至趙。趙王與之精兵十萬,革車千乘。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注①索隱案:索訓盡,言冠纓盡絕也。孔衍春秋後語亦作“冠纓盡絕”也。
注②索隱案:謂為田求福禳。
注③集解徐廣曰:“篝,籠也。”索隱案:甌窶猶杯樓也。窶音如婁,古字少耳。言豐年收掇易,可滿篝籠耳。正義窶音樓。篝音溝,籠也。甌樓謂高地狹小之區,得滿篝籠也。
注④集解司馬彪曰:“汙邪,下地田也。”索隱按:司馬彪雲“汙邪,下地田”。
即下田之中有薪,可滿車。正義汙音烏。
威王大說,置酒後宮,召髡賜之酒。問曰:“先生能飲幾何而醉?”對曰:“臣飲一鬥亦醉,一石亦醉。”威王曰:“先生飲一鬥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其說可得聞乎?”髡曰:“賜酒大王之前,執法在傍,禦史在後,髡恐懼俯伏而飲,不過一鬥徑醉矣。若親有嚴客,髡帣韝鞠枦,①待酒於前,時賜餘瀝,奉觴上壽,數起,飲不過二鬥徑醉矣。若朋友交遊,久不相見,卒然相鷪,歡然道故,私情相語,飲可五六鬥徑醉矣。若乃州閭之會,男女雜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壺,相引為曹,握手無罰,目眙不禁,②前有墮珥,後有遺簪,髡竊樂此,飲可八鬥而醉二參。③日暮酒闌,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錯,杯盤狼藉,堂上燭滅,主人留髡而送客,④羅襦襟解,微聞薌澤,當此之時,髡心最歡,能飲一石。故曰酒極則亂,樂極則悲;萬事盡然,言不可極,極之而衰。”
以諷諫焉。齊王曰:“善。”乃罷長夜之飲,以髡為諸侯主客。⑤宗室置酒,髡嚐在側。
注①集解徐廣曰:“帣,收衣苅也。苅,袂也。韝,臂捍也,音溝。鞠,曲也。
枦音其紀反,又與‘跽’同,謂小詭也。”索隱帣音卷,紀免反,謂收袖也。
韝音溝,臂扞也。鞠,曲躬也。枦音其紀反,與“跽”同音,謂小跪。
注②集解徐廣曰:“眙,吐甑反,直視貌。”索隱眙音與“瞪”同,謂直視也,醜甑反,又音醜二反。
注③索隱案:上雲“五六鬥徑醉矣”,則此為樂亦甚,飲可八鬥而未徑醉,故雲“竊樂”。二參,言十有二參醉也。
注④集解徐廣曰:“一本雲‘留髡坐,起送客’。”
注⑤正義今鴻臚卿也。
其後百餘年,楚有優孟。
優孟,①故楚之樂人也。長八尺,多辯,常以談笑諷諫。楚莊王之時,有所愛馬,衣以文繡,置之華屋之下,席以露黙,啖以棗脯。馬病肥死,使髃臣喪之,欲以棺槨大夫禮葬之。左右爭之,以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馬諫者,罪至死。”優孟聞之,入殿門。仰天大哭。王驚而問其故。優孟曰:“馬者王之所愛也,以楚國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禮葬之,薄,請以人君禮葬之。”
王曰:“何如?”對曰:“臣請以雕玉為棺,文梓為旘,楩楓豫章為題湊,②發甲卒為穿壙,老弱負土,齊趙陪位於前,韓魏翼韂其後,③廟食太牢,奉以萬戶之邑。諸侯聞之,皆知大王賤人而貴馬也。”王曰:“寡人之過一至此乎!
為之柰何?”優孟曰:“請為大王六畜葬之。以□醦為旘,④銅曆為棺,⑤齎以薑棗,⑥薦以木蘭,祭以糧稻,衣以火光,葬之於人腹腸。”⑦於是王乃使以馬屬太官,無令天下久聞也。
注①索隱案:優者,倡優也。孟,字也。其優旃亦同,旃其字耳。優孟在楚,旃在秦者也。
注②集解蘇林曰:“以木累棺外,木頭皆內向,故曰題湊。”正義楩,頻撓反。
注③集解楚莊王時,未有趙﹑韓﹑魏三國。索隱案:此辨說者之詞,後人所增飾之矣。
注④索隱按:皇覽亦說此事,以“□醦”為“礱突”也。
注⑤索隱按:曆即釜鬲也。
注⑥索隱按:古者食肉用薑棗,禮內則雲“實棗於其腹中,屑桂與薑,以灑諸其上而食之”是也。
注⑦索隱皇覽雲:“火送之箸端,葬之腸中。”
楚相孫叔敖知其賢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屬其子曰:“我死,汝必貧困。若往見優孟,言我孫叔敖之子也。”居數年,其子窮困負薪,逢優孟,與言曰:“我,孫叔敖子也。父且死時,屬我貧困往見優孟。”優孟曰:“若無遠有所之。”①即為孫叔敖衣冠,抵掌談語。②歲餘,像孫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別也。莊王置酒,優孟前為壽。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複生也,欲以為相。優孟曰:“請歸與婦計之,三日而為相。”莊王許之。三日後,優孟複來。王曰:“婦言謂何?”
孟曰:“婦言慎無為,楚相不足為也。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貧困負薪以自飲食。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難以得食。起而為吏,身貪鄙者餘財,不顧恥辱。
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賕枉法,為奸觸大罪,身死而家滅。貪吏安可為也!念為廉吏,奉法守職,竟死不敢為非。廉吏安可為也!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於是莊王謝優孟,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寢丘③四百戶,以奉其祀。後十世不絕。此知可以言時矣。
注①索隱案:謂優孟語孫叔敖之子曰“汝無遠有所之,適他境,恐王後求汝不得”者也。
注②集解戰國策曰:“蘇秦說趙王華屋之下,抵掌而言。”張載曰:“談說之容則也。”
注③集解徐廣曰:“在固始。”正義今光州固始縣,本寢丘邑也。呂氏春秋雲:
“楚孫叔敖有功於國,疾將死,戒其子曰:‘王數欲封我,我辭不受。我死,必封汝。汝無受利地,荊楚閑有寢丘者,其為地不利,而前有□穀,後有戾丘,其名惡,可長有也。’其子從之。楚功臣封二世而收,唯寢丘不奪也。”
其後二百餘年,秦有優旃。
優旃者,秦倡侏儒也。善為笑言,然合於大道,秦始皇時,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優旃見而哀之,謂之曰:“汝欲休乎?”陛楯者皆曰:“幸甚。”優旃曰:“我即呼汝,汝疾應曰諾。”居有頃,殿上上壽呼萬歲。優旃臨檻①大呼曰:“陛楯郎!”郎曰:“諾。”優旃曰:“汝雖長,何益,幸雨立。我雖短也,幸休居。”於是始皇使陛楯者得半相代。
注①正義禦覽反。
始皇嚐議欲大苑囿,東至函穀關,西至雍﹑陳倉。①優旃曰:“善。多縱禽獸於其中,寇從東方來,令麋鹿觸之足矣。”始皇以故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