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四 遊俠列傳 第六十四集(2 / 3)

魯朱家者,與高祖同時。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所藏活豪士以百數,其餘庸人不可勝言。然終不伐其能,歆其德,諸所嚐施,唯恐見之。振人不贍,先從貧賤始。家無餘財,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過軥牛。①專趨人之急,甚己之私。既陰脫季布將軍之□,②及布尊貴,終身不見也。自關以東,莫不延頸願交焉。

注①集解徐廣曰:“音雊。”駰案:漢書音義曰“小牛”。索隱上音古豆反。

案:大牛當軶,小為軥牛。

注②索隱陰脫季將軍之厄。案:季布為漢所購求,朱家以布髡鉗為奴,載以廣柳車而出之,及尊貴而不見之,亦高介至義之士。然布竟不見報朱家之恩。

楚田仲以俠聞,喜劍,父事朱家,自以為行弗及。田仲已死,而雒陽有劇孟。

周人以商賈為資,而劇孟以任俠顯諸侯。吳楚反時,條侯為太尉,乘傳車將至河南,得劇孟,喜曰:“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無能為已矣。”天下騷動,宰相得之若得一敵國雲。劇孟行大類朱家,而好博,①多少年之戲。然劇孟母死,自遠方送喪蓋千乘。及劇孟死,家無餘十金之財。而符離人王孟亦以俠稱江淮之閑。

注①索隱按:六博戲也。

是時濟南鼿氏﹑①陳周庸②亦以豪聞,景帝聞之,使使盡誅此屬。其後代諸白﹑③梁韓無辟﹑④陽翟薛兄﹑⑤陝韓孺⑥紛紛複出焉。

注①索隱鼿音閑。案:為郅都所誅。

注②索隱陳國人,姓周名庸。

注③索隱代,代郡。人有白氏,豪俠非一,故言“諸”。

注④索隱梁國人,韓姓,無辟名。辟音避。

注⑥集解徐廣曰:“陝,疑當作‘郟’字,潁川有郟縣。南越傳曰‘郟壯士韓千秋’也。”索隱陝當為“郟”。陝音如焻反,郟音紀洽反。漢書作“寒孺”。

郭解,軹人也,①字翁伯,善相人者許負外孫也。解父以任俠,孝文時誅死。

解為人短小精悍,不飲酒。少時陰賊,②慨不快意,身所殺甚觽。以軀借交報仇,藏命③作奸剽攻,*(不)*休*(及)**[乃]*鑄錢掘頉,固不可勝數。適有天幸,窘急常得脫,若遇赦。及解年長,更折節為儉,以德報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為俠④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矜其功,其陰賊著於心,卒發於睚鴺如故雲。而少年慕其行,亦輒為報仇,不使知也。解姊子負解之勢,⑤與人飲,使之嚼。⑥非其任,強必灌之。人怒,拔刀刺殺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義,人殺吾子,賊不得。”□其屍於道,弗葬,欲以辱解。

解使人微知賊處。賊窘自歸,具以實告解。解曰:“公殺之固當,吾兒不直。”遂去其賊,⑦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諸公聞之,皆多解之義,益附焉。

注①索隱漢書雲河內軹人也。

注③索隱案:謂亡命也。

注④索隱蘇林雲:“言性喜為俠也。”

注⑥集解徐廣曰;“音子妙反,盡酒也。”索隱即妙反。謂酒盡。

注⑦集解徐廣曰:“遣使去。”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獨箕倨視之,解遣人問其名姓。客欲殺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見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陰屬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①至踐更時脫之。”每至踐更,數過,吏弗求。②怪之,問其故,乃解使脫之。箕踞者乃肉袒謝罪。少年聞之,愈益慕解之行。

注①索隱案:謂吾心中所急,言情切急之謂。漢書作“重”也。

注②集解如淳曰:“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踐更,有過更。古有正卒無常人,皆當迭為之,一月一更,是為卒更也。貧者欲得顧更錢者,次直者出錢顧之,月二千,是為踐更也。律說卒更﹑踐更者,居縣中五月乃更也。後從尉律,卒踐更一月休十一月也。”索隱數音朔,謂頻免之也。又音色主反,數亦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