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亞·蒙台梭利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和醫生,她是意大利的首位女醫學博士。蒙台梭利出生於意大利的安科納地區,畢業於羅馬大學。畢業後,她先在羅馬大學的附屬精神病院作臨床助手,主要研究弱智兒童教育。後來,她成為了弱智兒童學校的主任教師。過了不久,她又進入羅馬大學進行心理學、教育學、哲學等方麵的學習,第一所“兒童之家”也是在這一時期創辦的。

在實驗、觀察和研究的基礎上,蒙台梭利開創了蒙台梭利教學法,這一教學法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並使世界教育發生了革命性的巨變。蒙台梭利的教學法以盧梭、裴斯泰格齊、福祿貝爾等人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為基礎,並加以自己的獨特觀念,她的教學法影響了整個世界。

英國教育家稱讚蒙台梭利是“20世紀內被世界所承認的最偉大的教育家之一”;美國教育家認為,“在討論學前教育問題時,必須要結合蒙台梭利的教學法,否則就稱不上完全”。

在蒙台梭利的努力下,如今,世界各國的孩子都能接受到與傳統教育完全不同的自主教育。她的著作已經被譯成了37個國家的文字,被人們廣泛傳播並應用。如今,已有110多全國家完全或不完全地成立了蒙台梭利學校,還有許多國家成立了蒙台梭利協會或設立了蒙台梭利培訓機構。在中國,蒙台梭利嬰幼兒班和學前班也受到了家長和幼兒園的青睞。

蒙台梭利認為,孩子生來就具有一種“內在生命力”,它能夠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釋放強大的力量。這種生命力是積極的、活動的,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不斷發展。蒙台梭利還指出,教育是為了激發和促進孩子發揮“內在潛力”而存在的,所以要使孩子按照自身規律獲得自然和自由地發展。孩子不應該被當成物體或寵物,而應該被當成一個真真正正的人。孩子不是承載成年人思想的容器,不是可以被任意塑造的泥塊或軟蠟,不是用來隨意雕刻的木頭,也不是花園裏的花草或門旁拴著的小狗。孩子是一個不斷發展著的人,教育家、老師和家長們應該對孩子進行仔細觀察,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滿足孩子的內在需求。想要做到這些,首先要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這樣才能使孩子不受阻礙地成長。

蒙台梭利進行了大量研究後提出:孩子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胚胎期”和敏感期,孩子的發展具有階段性,孩子是在“工作”中成長的。

精神胚胎期是人類特有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是從新生兒期開始的。孩子會在出生後無意識地吸收外界刺激,從而形成各種心理活動能力。這一時期內,成年人應該為孩子提供符合孩子內在需要的環境,把不利於孩子成長 的各種因素排除掉。

敏感期使孩子產生一種強烈的、想要與外部世界接觸的感情。這一時期的孩子對每樣事物都充滿好奇心,對事物的學習和接受能力也很強。孩子具有多種敏感期,成年人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也要結合孩子所處的不同敏感期,采用不同的引導方法,以免阻礙孩子的正常發展。

0~6歲是孩子發展的第一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孩子具備了心理活動功能。0~3歲是孩子的“精神胚胎期”,處於這一時期的孩子能夠吸收外界的刺激,但都是無意識地進行吸收。3~6歲的孩子漸漸形成了自己的個性,他們會慢慢產生記憶,並開始有意識地進行理解等思維活動。6~12歲是孩子發展的第二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孩子的心理發展相對平穩。12~18歲是孩子發展的第三階段,經過這一階段,孩子的身心開始走向成熟。

遊戲不能培養孩子準確、求實、嚴肅、認真的習慣,隻有“工作”才能讓孩子學會遵守紀律。蒙台梭利把孩子使用教具的活動稱為“工作”,並認為“工作”是孩子最喜歡的活動,他們能夠在“工作”中得到多方麵的發展。通過研究,蒙台梭利發現孩子會在“工作”中追求秩序、要求獨立,對成年人給予他們的過多幫助表現出排斥。孩子喜歡“工作”的過程,並享受這一過程帶給他們的樂趣。孩子們在“工作”的時候非常投入,隻要是他們喜歡的“工作”,他們就會一遍又一遍地重複進行,不會感到厭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