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除草行動(四)(2 / 2)

吳千裏貓著腰,撿起一塊盾牌,依舊躲在障礙物後麵,尖叫道:“小心頭上,快靠近大樹。那三尾飛將隻有一鼓之力,馬上拉不開弓了。”

李袖長耳聰目明,已然聽見那敵酋聲音。再次三箭齊發,強弓勁道十足,真是一張寶弓。還能為他殺敵,取那人軀鼠膽。古人百步穿楊,而他百步透甲。

“咻”第一支箭射穿了盾牌,帶著強勁的後力,箭矢惡狠狠的貫入一名好漢的脊背。

“咻”這是李袖長射出的第八支箭,障礙物後麵的好漢們差不多全趴在了地上。他們看不見那支大箭,隻聽見那箭矢裹挾的風聲。誰會是下一個倒黴鬼?

“噗落通”一聲,就在他們身邊,一名頭戴鐵盔的好漢倒地,那鐵盔上插著一支大箭,箭矢貫入頭顱,怪隻怪那個鐵盔質量太差。

“咻”第九支箭拐了個弧度,不知射向何處?

吳千裏異常警覺,在地上滾翻了三圈。“噗”那支箭不偏不倚,正中他適才蹲著的所在。那李袖長竟能聽聲辨位,吳千裏感覺人生遭遇最大危機,再也不敢發號施令了。那李袖長的射術太可怕了,九箭造成五死二傷,他空有一身武功,卻沒一點還手之力。

李袖長沒有時間耗著,若是在大草原,他一人能把這群強盜全部射死。可惜時不我待,李袖長大吼一聲:“殺!”

李袖長還是轉身,撿起了盾牌、長槍,尚不知前方情況,不願舍棄稱手的兵刃。李袖長將那張寶雕弓放入皮囊內,而後掛在背後,還是提著盾牌、長槍,他要乘此機會,稍微休息一會兒。這三次三箭齊發,耗費了他不少精力。以他的臂力,可開三十次硬弓。可在雨中,寶雕弓大概還能使用十幾次,弓弦會鬆掉了。前麵是一群無膽鼠輩,憑他手中一條河北大槍,便能將這群強盜一掃而空。

趙罩臂力驚人,背著九斤重雁翅刀,左手持著皮盾,右手端舉著一把三尺飛槍,已步入障礙物四十步開外。人一個急衝,手中那把飛槍,已拋向了半空中。

“嗖”飛槍在空中翻滾,隱入雨幕之中。電雨交加,隻聽一聲慘呼。

趙罩極其善長投槍,又從背後摘下一把飛槍,再一次發力,三十步之內,已到百發百中境界。

“嗖”飛槍在空中抖出蛇形,又很快修整成了一條拋物線,直接射中盾牌,隻見盾牌瞬間碎裂,破開一個小洞,那飛槍餘勢不減,再破開皮甲上的護心鏡,直接貫入一名好漢胸膛。

對麵飛來一把飛槍,趙罩看那飛槍在空中扭動,軟綿無力的樣子,感覺十分好笑。用他手中第三把飛槍擋了一下,狠命的向前一甩,這才是殺人的力道。已迫近二十步內,趙罩取下腰間的鏈子飛錘,手腕抖動鏈子飛錘上的木柄,“嗖”二斤重的鏈子飛錘,砸向一麵盾牌。

敵我雙方距離更近了,趙罩看見一名大漢舉著大砍刀,飛快的拔出一把三斤重的斧子,掄圓了臂膀,飛出了斧子,“噗”那是斧子切入腦袋的聲音。趙罩手中的皮盾,已與好漢手中的盾牌對撞,雙方都感到頭昏眼花。趙罩緊握著九斤重雁翅刀,一個力劈華山,一刀將對方手中三斤重的雁翎刀與胸膛一起劈開。

“殺”趙罩一掃胸中的鬱悶,第一個衝破了好漢們所設的刀盾陣。就一個衝刺,就被他殺了六名好漢。

這場廝殺,大概用了一百息,這古人所稱一息,就是呼吸這麼短的時間。吳千裏帶領的三十名好漢,已傷亡十幾人。不要說穩住陣腳,能否逃脫怕也危險。

吳千裏算是一條好漢,可看見趙罩殺人猶如砍瓜切菜,甚是忌憚。那對方沒他高,也沒他壯,哪來這身武藝?吳千裏鼓足勇氣,揮舞著兩把雁翅刀,自信武功高過對方一籌。

這套武鬆雙刀法,又名行俠雙戒刀法,是吳千裏請來大同最有名的武師王重陽,花了半年功夫學練,又是勤練不綴多年,才有大乘。武鬆雙刀法講究重心宜低,以求身穩力雄。大開大合以求舒展筋骨,清晰刀勢,也是輕撩細撥而不失。吳千裏憑借兩把六斤重的雁翅刀,還從未遇見對手,這肉搏戰不遑多讓,自信比那梁山第一條好漢武鬆更強。起刀的速度靠的是肱二頭肌,肩前三角肌和背直肌腰起立肌的迸發力氣,吳千裏第一刀,上麵一刀兜頭,下麵一刀攔對手的雁翅刀,傾注了他畢生所學。

還有十幾名好漢殺出了血性,隻想為死去的弟兄報仇,十幾名好漢極其猛烈的衝向了三名護衛。他們已經豁出命來,全然不顧對方的招數,以命換命的打法,這是江湖人最怕的打法,不講招數的亂打。你捅刀子,我也捅刀子。你要擋我的刀子,那我還是繼續捅刀子。

十幾名好漢想法沒有錯,勇氣可嘉,可他們遇見的是訓練有素的走私隊護衛。這些護衛單打也就是大明邊軍家丁級別,不比江湖上成名已久好漢厲害。可這三名護衛合在一起,組成了三角刀盾陣,那十幾名好漢就像撞到了一塊鐵板。

“咚咚咚”十幾件武器,全招呼在盾牌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