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巡檢司分所(1 / 2)

水運碼頭巡檢司分所,有兩隊縣兵,人馬雖少,五髒俱全。碼頭有一座高大的牌樓,兩座石龜碑。

晨靄籠罩,那些灰的土培房,那些紅的瓦楞房頂,那在上空飄蕩的炊煙,那些伸出的老樹枝椏,都顯得蒼涼古老,而又厚積薄發。

沙寶國跳下了馬車,精神抖擻,叫道:“到了!大丈夫當帶三尺之劍,立不世之功。今所誌必遂!”

高二郎從斜領裏取出折扇,“唰”就像羽扇綸巾的周郎,娓娓道來,“大浪淘沙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你們兄弟是在為國除蠹蟲,此行任重而道遠。”

沙寶國笑道:“二弟,差矣!你我攜手,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兩人迎著晨風,悠悠踱步,欣賞著大好河山。

巡檢司分所坐落在碼頭偏北,明代初期磚木結構的古建築,曆經滄桑,風采依舊。北房正在修葺中,搭著一些腳手架。旁邊的西廂房於陳舊之中,透著古樸和自然。中間琉璃瓦房,似乎是這個這個建築群二百年雨雪風霜的見證人,又像一個邁入中年的美婦,雖然滿麵風雪,卻在遐想昔日輝煌的青春年華。

吳高溫、楊高雀、溫天寶、張曲尺、董康、楊界早已恭迎多時,眾人進入大堂議事。李有才已向他們透露一點“生辰綱”的內幕消息,眾人一個個抓耳撓腮,一臉的焦躁與期盼。

上設三張座椅,高二郎把沙寶國請到主位,仗劍而立,“這是我的大哥沙寶國,這次行動沙大哥主持,我負責行動。沙大哥,我替你逐一介紹一下諸位兄弟,以後多親多近。”

沙寶國應該在幕後策劃,不該跑到賊窩,這不是暴露了行跡。或許沙寶國熟讀《水滸》,真把自己當做智多星吳用了,還想上梁山入夥。高二郎有些看不透沙寶國,這大概是讀野史,讀壞了腦子。

斬雞頭,喝血酒,歃血為盟。

終於眾人各歸其位,沙寶國大馬金刀而坐,“諸位兄弟,我們在此聚首,隻為取一筆贓款,這是為民除害。因這筆贓款見不得光,說不清來曆,官府對這件事的處理,會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為了我們將來事業發展,這筆贓款,誌在必得。我製定的計劃,已很完善了。但變數常有發生,比如改天王王九仁的人馬,或許也在打這票買賣的主意。不過知道這票買賣的人很少,改天王王九仁人馬在北口縣西麵活動,不一定打探得到晉商車隊情況。我們最好是除了草,又把蛇引過來。那這次行動,就完美收官了。二弟、四弟,你們要死扣細節,做到環環相扣。這次行動,定為除草行動!諸位兄弟聽令行事,成敗在十日之內。我在此靜候佳音,共飲凱旋酒。”

“願為大哥效勞!”

高二郎越來越像個文士,拍打著折扇,問道:“董康、楊界,弟兄們手藝沒丟吧?”

“哈哈”董康粗魯的狂笑道:“二哥盡管放心,弟兄們手藝沒丟,北口縣的眼線,我全放出去了。這票買賣做好,弟兄們才甘心歸社。”

楊界道:“大哥、二哥,我已在金蓮鎮布下天羅地網,在三處驛站,七家車馬行,北口縣城裏,沿途茶舍,最遠放到一百之外的董家堡千戶所,都放了眼線。隻要走私犯入境,必有消息傳來。”

高二郎哈哈大笑,“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兩位兄弟又開始做無本買賣了。早知這樣,白盔亮銀甲,我就再借一段時日。”

眾人桀桀怪笑,那聲音汗毛凜凜,在大堂裏回蕩。

高二郎道:“大哥,明日我就去察看金蓮鎮地形。三弟那裏,你安排了。如有變數,飛鴿傳遞消息,我拍馬趕來。”

沙寶國點頭道:“那好!若一切順利,我也會趕到金蓮鎮,助你一臂之力。”

高二郎終於明白沙寶國心思了,是怕他貪了髒銀,少報髒銀賬目。就算文臣掌兵,豈能管住貪婪的武將。他要動手腳,沙寶國就算在眼皮子底下,也看不出門道。

溫天寶給沙寶國安排了兩名妓·女,沙寶國選了一個大胸脯妓·女。另一個妓·女被李有才得去了。

高二郎罵道:“鐵蛋,你好的沒有學,壞的學得很快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