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兵書與秘籍(1 / 2)

燈亮如豆,微微發顫。

高二郎替高七郎蓋好了被子,鑽進了被窩,親了一下高七郎臉蛋。高二郎斜靠在床上,手裏拿著第一冊《練兵紀實》。戚繼光的那兩本兵書果然好找,床頭櫃上放著分為六冊《紀效新書》,及另八冊《練兵紀實》。高二郎記得俞大猷在山西殺胡口,當過一段時間殺胡口參將,俞大猷還與蒙古韃子打過仗,率領明軍偷襲板升城,取得一場小勝。怎麼那《武經》、《劍經》一時找不到呢?

戚繼光的兵書寫得太詳細了,連火藥比例配置都寫清楚了,練兵、布陣是戚繼光的強項。兵員選拔、部伍編製、旗幟金鼓、武器裝備、將帥修養、軍禮軍法、車步騎兵的編成保結,及其同訓練等建軍、訓練、作戰的各個方麵,都有詳細介紹。戚家軍冷兵器,熱·兵器結合,已無懈可擊。

從古到今,隻有這兩本兵書是給武將看的,明朝武將卻把學業全荒廢掉了。兵書上還畫有陣圖,戚繼光為了這兩本書花了多少心思啊!他才花了二百兩,就得此兩件寶物。明朝武將個個是萬銀戶,卻把立命之本給丟了。想來明朝武將真是混蛋!

這個不行!等他取了生辰綱,花一萬兩銀子,給戚繼光建座廟,再加印《練兵紀實》、《紀效新書》各一千本。

高二郎粗略翻了十五冊兵書,藤箱子不保險,明天就打製一個銅箱子,再去買一家雕版書店。把放著兵書的藤箱子放在床底下,怎麼也睡不著,萬一被老鼠咬壞了呢?放在哪裏也不放心,最後把藤箱子放在高七郎的腳跟前。

有了《練兵紀實》、《紀效新書》,高二郎對那兩本武林秘籍更急切了,發誓再建一座俞大猷廟。那俞大猷殺的倭寇比戚繼光還要多,隻是俞大猷不會拍長官馬屁,屢屢仕途受挫,功勳也被埋沒了。希翼俞大猷給他托夢,《武經》、《劍經》就埋在殺胡口,春秋古墓上一層。

雄雞報曉,關帝廟香火繚繞,人進人出。打卦算命的半仙已擺開了攤子,生意寥寥。在地攤上,擺滿了各種法器,小販恨不得香客全副武裝。

高二郎在發誓時,清如明鏡,舉頭三尺有神明,多行不義必自斃。頭上頂著忠義無雙的關公,關公無時無刻的盯著你,該不該做。心裏有杆秤,嘴上說了不算,關公明鑒是非,懂得世間險惡。他有一顆赤膽忠心,乃常山趙子龍轉世,關公應該認出他了。

在關帝廟前,四人分別,說定中午聚餐。高二郎與李有才同行。一名中年婦人手捧著簽桶,跑上前來,“官人求支簽吧,保證靈驗。”

高二郎最看不得別人苦惱相,吃開口飯也不容易,“四弟,那就各求一支觀音簽?”

李有才搖頭道:“我不求,以你的簽為準。”

“那好打卦師父,多少錢,求一支簽。”

打卦中年婦人回道:“問卦三十文,如若官人中意,還請打賞。”

高二郎接過簽桶,開始搖晃著,終於一支簽掉了出來。

“吉凶宮位:上簽子宮 。夏日炎天日最長,人人愁熱悶非常;天地也解知人意,熏風拂拂自然涼。打卦師父,何解?”

“恭喜官人,這是一支上上簽。”打卦中年婦人笑容可掬,很專業的拱手,“此卦人人愁熱之象,凡事隨心從意也。解曰:進退莫疑,自有佳期,營謀用度,不須妄為。”

李有才取過這支簽,笑道:“果真有點意思。二哥心想事成。”

打卦中年婦人忙著賠笑,不求發財,但求多給。果真好運氣,收到一塊碎銀。

“多謝官人,發財了,還要找我,還願啊!”

其他打卦師父湊上前來,“王娘子,你沒作假吧?”

“吃飯的家當,豈能作假。”

打卦中年婦人把簽桶裏九十九支簽,全倒在八卦五行青布上了,她還盼著那名官人,回來還願呢。

“豆腐西施”布幡挑在竹竿上,果真那個早點攤位生意最好。還要等客人走了,才有位子坐。

高二郎點了一碗豆腐腦,四個肉包子,一根油條。城裏人忙於生計,匆匆忙忙。那挑擔的柴夫,一天隻賺十幾文錢,就坐在他旁邊,還在數一枚枚銅錢。而他在籌謀十萬兩生辰綱,想著爾虞我詐。人的欲望永無止境!難道穿越者的歸宿,一定是九五之尊?

“豆腐西施,你知道這裏哪有雕版師父,印刷書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