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成功 50.福特家訓:有成就欲才能成功(2 / 2)

那麼,父母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成就欲呢?

(1)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提升孩子成就動機的大前提。如果孩子敬重、認同父母,感受到父母對他的信任和關愛,父母就更能發揮對孩子的影響力。父母若能在家庭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帶動家庭成員對“成功”的重視,鼓勵親子、手足間互相幫助,避免競爭比較,孩子有較高的主動性和獨立性,也間接鼓勵個人的成就動機。

(2)要尊重孩子的獨立性。孩子生來就是自主自動的,無需督促,他們都會奮力學習行走,一旦學會了就要試著奔跑;他們都獨立自主地做自己喜歡的遊戲,厭惡別人的幹涉;他們都有好奇心,會主動地詢問不明白的各種事情。孩子獨立地做著各種事情時,會體驗到各種情感,這種體驗反過來發展著他們做事情的欲望和興趣。在他們的努力下,事情成功時,心情與在別人幫助或強迫下成功是大不一樣的。這種喜悅是巨大的,巨大喜悅會激起爭取更大成功的欲望。當然也會有失敗,而失敗的情感體驗會使他們產生出不屈不撓的精神來,完全不同於大人的禁止所造成的悲傷與挫折,後者隻會招致怨恨,對孩子的成長有百害而無一利。

(3)豐富孩子健全的情緒體驗。腦生理學家指出,支配創造欲望的區域與支配情感的區域,同在大腦“新皮質”的額葉。這正是與動物本質不同之所在。人有兩片額葉,動物沒有。隻有人才會產生動物遠不能比擬的複雜欲望和感情。因此,要發展孩子的成就欲,必須豐富孩子的情緒體驗,使他們成為情感豐富、健全的人。

(4)適時地給予正向回饋。父母對孩子具有相當的影響力,適時的鼓勵和支持能成為激發孩子的動力。對孩子而言,能立即得到表現結果的回饋是重要的。回饋可用具體明確的言語表達,也可選擇對孩子具體有吸引力的酬賞,適時給予獎勵。

(5)要創造條件讓孩子盡早取得成功。成功欲是在一次次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此,不論教孩子學什麼、做什麼,都要為之創造條件,耐心扶持,讓他們獲得成功,體驗到長大的快樂。絕不能不聞不問,使其屢遭挫折,更不能冷嘲熱諷和訓斥他們笨拙。作為父母,不要忘了,孩子的感情畢竟脆弱,原先的熱情再高,如果一味地受到挫折,也會失去幹下去的願望。

(6)要幫助孩子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好衝動,凡事動手就做是孩子普遍的、合乎規律的特點,父母不能要求孩子“三思而後行”,但我們可以幫助孩子“行後而三思”,即事後幫助他們想想哪些地方不足,如果重新做時應怎樣改進而做得更好,使孩子的聰明才智和成就欲得到更好的發揮。孩子的智慧和成就欲都將在總結後得到發展。

(7)要鼓勵孩子涉足新的領域,敢於做從未做過的事情。孩子本來是無所畏懼的,他們喜歡冒險,做危險性的遊戲,甚至有時會搞一些惡作劇,但是父母總是責怪他們:“那可不行啊!太危險了。要乖乖地聽話。”“那地方能去嗎?”這些責備和禁令是十分有害的。興趣的萌芽、新奇的體驗會被摧毀,湮滅,額葉會因得不到足夠的刺激而發展不起來,孩子會變成一個缺乏欲望的人。

成就欲關係著個人自我的價值感,對個人的一生可謂影響甚大,如果忽略孩子成就欲的養成和提升,孩子可能會成為缺乏動機的低成就者。因此如何增進孩子的成就欲,值得做父母的關注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