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宋江和戴宗正在西陵橋上祭奠張順,已有人報知方天定,差下十員首將,分作兩路,來拿宋江,殺出城來。南山五將,是吳值、趙毅、晁中、元興、蘇涇;北山路也差五員首將,是溫克讓、崔彧、廉明、茅迪、湯逢士。南北兩路,共十員首將,各引三千人馬,半夜前後開門,兩頭軍兵一齊殺出來。
宋江正和戴宗奠酒化紙,隻聽得橋下喊聲大舉。左有樊瑞、馬麟,右有石秀,各引五千人埋伏,聽得前路火起,一齊也舉起火來,兩路分開,趕殺南北兩山軍馬。南兵見有準備,急回舊路。兩邊宋兵追趕。溫克讓引著四將,急回過河去時,不提防保叔塔山背後,撞出阮小二、阮小五、孟康,引五千軍殺出來,正截斷了歸路,活捉了茅迪,亂槍戳死湯逢士。南山吳值也引著四將,迎著宋兵追趕,急退回來,不提防定香橋正撞著李逵、鮑旭、項充、李袞,引五百步隊軍殺出來。那兩個牌手,直搶入懷裏來,手舞蠻牌,飛刀出鞘,早剁倒元興,鮑旭刀砍死蘇涇,李逵斧劈死趙毅,軍兵大半殺下湖裏去了,都被淹死。
投到城裏救軍出來時,宋江軍馬已都入山裏去了,都到靈隱寺取齊,各自請功受賞。兩路奪得好馬五百餘匹。宋江分付留下石秀、樊瑞、馬麟,相幫李俊等同管西湖山寨,準備攻城。宋江隻帶了戴宗、李逵等回皋亭山寨中。吳用等接入中軍帳坐下,宋江對軍師說道:“我如此行計,也得他四將之首,活捉了茅迪,將來解赴張招討軍前,斬首施行。”
宋江在寨中,惟不知獨鬆關、德清二處消息,便差戴宗去探,急來回報。戴宗去了數日,回來寨中,參見先鋒,說知盧先鋒已過獨鬆關了,早晚便到此間。宋江聽了,憂喜相半,就問兵將如何。戴宗答道:“我都知那裏廝殺的備細,更有公文在此。先鋒請休煩惱。”宋江道:“莫非又損了我幾個弟兄?你休隱避我,與我實說情由。”戴宗道:“盧先鋒自從去取獨鬆關,那關兩邊都是高山,隻中間一條路。山上蓋著關所,關邊有一株大樹,可高數十餘丈,望得諸處皆見,下麵盡是叢叢雜雜鬆樹。關上守把三員賊將,為首的喚做吳升,第二個是蔣印,第三個是衛亨。初時連日下關,和林衝廝殺,被林衝蛇矛戳傷蔣印。吳升不敢下關,隻在關上守護,次後厲天閏又引四將到關救應,乃是厲天佑、張儉、張韜、姚義四將。
次日下關來廝殺,賊兵內厲天佑首先出馬,和呂方相持,約鬥五六十合,被呂方一戟刺死厲天佑,賊兵上關去了,並不下來。
“連日在關下等了數日,盧先鋒為見山嶺險峻,卻差歐鵬、鄧飛、李忠、周通四個上山探路,不提防厲天閏要替兄弟複仇,引賊兵衝下關來,首先一刀斬了周通。李忠帶傷走了。若是救應得遲時,都是休了的。救得三將回寨。
“次日,雙槍將董平焦躁,要去複仇,勒馬在關下大罵賊將,不提防關上一火炮打下來,炮風正傷了董平左臂,回到寨裏,就使槍不得,把夾板綁了臂膊。次日定要去報仇,盧先鋒當住了不曾去。過了一夜,臂膊料好,不教盧先鋒知道,自和張清商議了,兩個不騎馬,先行上關來。關上走下厲天閏、張韜來交戰。董平要捉厲天閏,步行使槍,厲天閏也使長槍來迎,與董平鬥了十合。董平心裏隻要廝殺,爭奈左手使槍不應,隻得退步。厲天閏趕下關來,張清便挺槍去搠厲天閏。厲天閏卻閃去鬆樹背後,張清手中那條槍,卻搠在鬆樹上。急要拔時,搠牢了,拽不脫,被厲天閏還一槍來,腹上正著,戳倒在地。董平見搠倒張清,急使雙槍去戰時,不提防張韜卻在背後攔腰一刀,把董平剁做兩段。盧先鋒知得,急去救應,兵已上關去了,下麵又無計可施。
“得了孫新、顧大嫂夫妻二人,扮了逃難百姓,去到深山裏尋得一條小路,引著李立、湯隆、時遷、白勝四個,從小路過到關上,半夜裏卻摸上關,放起火來。賊將見關上火起,知有宋兵已透過關,一齊棄了關隘便走。盧先鋒上關點兵將時,孫新、顧大嫂活捉得原守關將吳升,李立、湯隆活捉得原守關將蔣印,時遷、白勝活捉得原守關將衛亨。將此三人,都解赴張招討軍前去了。收拾得董平、張清、周通三人屍骸,葬於關上。盧先鋒追過關四十五裏,趕上賊兵,與厲天閏交戰,約鬥了三十餘合,被盧先鋒殺死厲天閏,止存張儉、張韜、姚義,引著敗殘軍馬,勉強迎敵,得便退回,隻在早晚便到。主帥不信,可看公文。”宋江看了公文,心中添悶,眼淚如泉。
吳用道:“既是盧先鋒得勝了,可調軍將去夾攻,南兵必敗,就行接應湖州呼延灼那路軍馬。”宋江應道:“言之極當!”便調李逵、鮑旭、項充、李袞,引三千步軍,從山路接將去。黑旋風引了軍兵,歡天喜地去了。且說宋江軍馬攻打東門,正將朱仝等原撥五千馬步軍兵,從湯鎮路上村中,奔到菜市門外,攻取東門。那時東路沿江,都是人家村居道店,賽過城中,茫茫蕩蕩,田園地段。
當時來到城邊,把軍馬排開。魯智深首先出陣,步行搦戰,提著鐵禪杖,直來城下大罵:“蠻撮鳥們,出來和你廝殺!”那城上見是個和尚挑戰,慌忙報入太子宮中來。當有寶光國師鄧元覺,聽的是個和尚勒戰,便起身奏太子道:“小僧聞梁山泊有這個和尚,名為魯智深,慣使一條鐵禪杖。請殿下去東門城上,看小僧和他鬥幾合。”方天定見說大喜,傳令旨,遂引八員猛將,同元帥石寶,都來菜市門城上,看國師迎敵。當下方天定和石寶在敵樓上坐定,八員戰將簇擁在兩邊,看寶光國師戰時,那寶光和尚怎生結束,但見:
穿一領烈火猩紅直裰,係一條虎觔打就圓絛,掛一串七寶瓔珞數珠,著一雙九環鹿皮僧鞋。襯裏是香線金獸掩心,雙手使錚光渾鐵禪杖。
當時開城門,放吊橋,那寶光國師鄧元覺引五百刀手步軍,飛奔出來。魯智深見了道:“原來南軍也有這禿廝出來。灑家教那廝吃俺一百禪杖!”也不打話,掄起禪杖,便奔將來。寶光國師也使禪杖來迎,兩個一齊都使禪杖相並。但見:
魯智深忿怒,全無清淨之心;鄧元覺生嗔,豈有慈悲之念。這個何曾尊佛道,隻於月黑殺人;那個不會看經文,惟要風高放火。這個向靈山會上,惱如來懶坐蓮台;那個去善法堂前,勒揭諦使回金杵。一個盡世不修梁武懺,一個平生那識祖師禪。
這魯智深和寶光國師鬥過五十餘合,不分勝敗。方天定在敵樓上看了,與石寶道:“隻說梁山泊有個花和尚魯智深,不想原來如此了得,名不虛傳!鬥了這許多時,不曾折半點兒便宜與寶光和尚。”石寶答道:“小將也看得呆了,不曾見這一對敵手。”正說之間,隻聽得飛馬又報道:“北關門下,又有軍到城下。”石寶慌忙起身去了。且說城下宋軍中,行者武鬆見魯智深戰寶光不下,恐有疏失,心中焦躁,便舞起雙戒刀,飛出陣來,直取寶光。
寶光見他兩個並一個,拖了禪杖,望城裏便走。武鬆奮勇直趕殺去,忽地城門裏突出一員猛將,乃是方天定手下貝應夔,便挺槍躍馬,接住武鬆廝殺。兩個正在吊橋上撞著,被武鬆閃個過,撇了手中戒刀,搶住他槍杆,隻一拽,連人和軍器拖下馬來,柯察的一刀,把貝應夔剁下頭來。魯智深隨後接應了回來,方天定急叫拽起吊橋,收兵入城。這裏朱仝也叫引軍退十裏下寨,使人去報捷宋先鋒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