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當下費保對李俊道:“小弟雖是個愚鹵匹夫,曾聞聰明人道:‘世事有成必有敗,為人有興必有衰。’哥哥在梁山泊,勳業到今,已經數十餘載,更兼百戰百勝。去破遼國時,不曾損折了一個兄弟;今番收方臘,眼見挫動銳氣,天數不久。為何小弟不願為官?為因世情不好。有日太平之後,一個個必然來侵害你性命。自古道:‘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此言極妙!今我四人,既已結義了,哥哥三人,何不趁此氣數未盡之時,尋個了身達命之處,對付些錢財,打了一隻大船,聚集幾人水手,江海內尋個淨辦處安身,以終天年,寧海軍宋江吊孝豈不美哉!”李俊聽罷,倒地便拜,說道:“仁兄,重蒙教導,指引愚迷,十分全美。隻是方臘未曾剿得,宋公明恩義難拋,行此一步未得。今日便隨賢弟去了,全不見平生相聚的義氣。若是眾位肯姑待李俊,容待收伏方臘之後,李俊引兩個兄弟,徑來相投,萬望帶挈。是必賢弟們先準備下這條門路。若負今日之言,天實厭之,非為男子也!”那四個道:“我等準備下船隻,專望哥哥到來,切不可負約!”李俊、費保結義飲酒,都約定了,誓不負盟。
次日,李俊辭別了費保四人,自和童威、童猛回來參見宋先鋒,俱說費保等四人不願為官,隻願打魚快活。宋江又嗟歎了一回,傳令整點水陸軍兵起程。吳江縣已無賊寇,直取平望鎮,長驅而進,前望秀州而來。本州守將段愷聞知蘇州三大王方貌已死,隻思量收拾走路。使人探知大軍離城不遠,遙望水陸路上,旌旗蔽日,船馬相連,嚇得魂消膽喪。前隊大將關勝、秦明已到城下,便分調水軍船隻,圍住西門。段愷在城上叫道:“不須攻擊,準備納降。”隨即開放城門,段愷香花燈燭,牽羊擔酒,迎接宋先鋒入城,直到州治歇下。段愷為首參見了,宋江撫慰段愷,複為良臣,便出榜安民。段愷稱說:“愷等原是睦州良民,累被方臘殘害,不得已投順部下。今得天兵到此,安敢不降?”
宋江備問:“杭州寧海軍城池,是甚人守據?有多少人馬良將?”段愷稟道:“杭州城郭闊遠,人煙稠密,東北旱路,南麵大江,西麵是湖,乃是方臘大太子南安王方天定守把。部下有七萬餘軍馬,二十四員戰將,四個元帥,共是二十八員。為首兩個最了得,一個是歙州僧人,名號寶光如來,俗姓鄧,法名元覺,使一條禪杖,乃是渾鐵打就的,可重五十餘斤,人皆稱為國師;又一個乃是福州人氏,姓石名寶,慣使一個流星錘,百發百中,又能使一口寶刀,名為劈風刀,可以裁銅截鐵,遮莫三層鎧甲,如劈風一般過去。外有二十六員,都是遴選之將,亦皆悍勇。主帥切不可輕敵。”宋江聽罷,賞了段愷,便教去張招討軍前,說知備細。
後來段愷就跟了張招討行軍,守把蘇州,卻委副都督劉光世來秀州守禦,宋先鋒卻移兵在槜李亭下寨。當與諸將筵宴賞軍,商議調兵攻取杭州之策。隻見小旋風柴進起身道:“柴某自蒙兄長高唐州救命已來,一向累蒙仁兄顧愛,坐享榮華,不曾報得恩義。今願深入方臘賊巢,去做細作,或得一陣功勳,報效朝廷,也與兄長有光。未知尊意肯容否?”宋江大喜道:“若得大官人肯去直入賊巢,知得裏麵溪山曲折,可以進兵,生擒賊首方臘,解上京師,方表微功,同享富貴。隻恐賢弟路程勞苦,去不得。”柴進道:“情願舍死一往,隻是得燕青為伴同行最好。此人曉得諸路鄉談,更兼見機而作。”宋江道:“賢弟之言,無不依允。隻是燕青撥在盧先鋒部下,便可行文取來。”正商議未了,聞人報道:“盧先鋒特使燕青到來報捷。”宋江見報,大喜說道:“賢弟此行,必成大功矣!恰限燕青到來,也是吉兆。”柴進也喜。
燕青到寨中,上帳拜罷宋江,吃了酒食。問道:“賢弟水路來?旱路來?”燕青答道:“乘傳到此。”宋江又問道:“戴宗回時,說道已進兵攻取湖州,其事如何?”燕青稟道:“自離宣州,盧先鋒分兵兩處,先鋒自引一半軍馬攻打湖州,殺死偽留守弓溫並手下副將五員,收伏了湖州,殺散了賊兵,安撫了百姓;一麵行文申複張招討,撥統製守禦,特令燕青來報捷。主將所分這一半人馬,叫林衝引領前去,攻取獨鬆關,都到杭州聚會。小弟來時,聽得說獨鬆關路上每日廝殺,取不得關,先鋒又同朱武去了。囑付委呼延灼將軍統領軍兵,守住湖州,待中軍招討調撥得統製到來,護境安民,才一麵進兵,攻取德清縣,到杭州會合。”宋江又問道:“湖州守禦取德清,並調去獨鬆關廝殺,兩處分的人將,你且說與我姓名,共是幾人去,並幾人跟隨呼延灼來。”燕青道:“有單在此。”
分去獨鬆關廝殺取關,現有正偏將佐二十三員:
先鋒盧俊義朱武林衝董平張清
解珍解寶呂方郭盛歐鵬
鄧飛李忠周通鄒淵鄒潤
孫新顧大嫂李立白勝湯隆
朱貴朱富時遷
現在湖州守禦,即日進兵德清縣,現有正偏將佐一十九員:
呼延灼索超穆弘雷橫楊雄
劉唐單廷珪魏定國陳達楊春
薛永杜遷穆春李雲石勇
龔旺丁得孫張青孫二娘
“這兩處將佐,通計四十二員。小弟來時,那裏商議定了,目下進兵。”宋江道:“既然如此,兩路進兵攻取最好。卻才柴大官人,要和你去方臘賊巢裏麵去做細作,你敢去麼?”燕青道:“主帥差遣,安敢不從?小弟願陪柴大官人去。”柴進甚喜,便道:“我扮做個白衣秀才,你扮做個仆者,一主一仆,背著琴劍書箱上路去,無人疑忌。直去海邊尋船,駛過越州,卻取小路去諸暨縣,就那裏穿過山路,取睦州不遠了。”商議已定,擇一日,柴進、燕青辭了宋先鋒,收拾琴劍書箱,自投海邊,尋船過去,不在話下。
且說軍師吳用再與宋江道:“杭州南半邊,有錢塘大江,通達海島。若得幾個人駕小船從海邊去進赭山門,到南門外江邊放起號炮,豎起號旗,城中必慌。你水軍中頭領,誰人去走一遭?”說猶未了,張橫、三阮道:“我們都去。”宋江道:“杭州西路又靠著湖泊,亦要水軍用度,你等不可都去。”吳用道:“隻可叫張橫同阮小七,駕船將引侯健、段景住去。”當時撥了四個人,引著三十餘個水手,將帶了十數個火炮號旗,自來海邊尋船,望錢塘江裏進發。
看官聽說,這回話都是散沙一般。先人書會留傳,一個個都要說到,隻是難做一時說,慢慢敷演關目,下來便見。看官隻牢記關目頭行,便知衷曲奧妙。
再說宋江分調兵將已了,回到秀州,計議進兵,攻取杭州,忽聽得東京有使命齎捧禦酒賞賜到州。宋江引大小將校,迎接入城,謝恩已罷,作禦酒供宴,管待天使。飲酒中間,天使又將出太醫院奏準,為上皇乍感小疾,索取神醫安道全回京,駕前委用,降下聖旨,就令來取。宋江不敢阻當。次日,管待天使已了,就行起送安道全赴京。宋江等送出十裏長亭餞行,安道全自同天使回京。有詩讚曰:
安子青囊藝最精,山東行散有聲名。
人誇脈得倉公妙,自負丹如薊子成。
刮骨立看金鏃出,解肌時見刃痕平。
梁山結義堅如石,此別難忘手足情。
再說宋江把頒降到賞賜,分俵眾將,擇日祭旗起軍,辭別劉都督、耿參謀,上馬進兵,水陸並行,船騎同發。路至崇德縣,守將聞知,奔回杭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