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吃虧
王明是某單位的老員工。他在單位一直是公認的老實人,平時話不多,上級領導安排的工作,他從沒說過一個不字;領導交辦的任務,他都會盡心盡力地去完成,從來不打折扣。有一次領導讓他到省城去開會,會議統一安排去一個旅遊景點遊玩。這對難得出差的王明來說本來是一次很好的放鬆機會,這樣的事,誰碰到也不會錯過。可是,老實的王明擔心單位的經費不足,會議剛結束,他買了返程的火車票就回了單位。
又到了年終考核的時候,王明心想自己平時工作一直很努力,如果按以往的情況,他肯定會被評為先進。可是,事與願違,偏偏王明沒有被評上,而是評上了一直在單位遊手好閑的小陳。王明倒不是因為評不上先進就會怎麼樣,隻是對比一下小陳,他實在是想不開。為什麼處處想著為單位節約,事事不與人相爭,老實幹活,反而沒有被評上呢?事後,一位同事悄悄地告訴他,原來在這次考核前,小陳找了領導,說是上級下達了一個進修的指標,這次如果他被評上先進,就可以帶薪到外地去學習兩年。小陳頭上長角,身上長刺,雖然在單位工作不積極,總是看閑書,玩電腦,但領導也拿他沒辦法。王明即便工作積極,又有成績,可是誰讓你是一頭“老黃牛”呢。人家吃柿子還撿軟的捏,到關鍵時刻,不捏你捏誰?
人們常說老實人不吃虧,也不能讓老實人吃虧。但這話實在靠不住,一到關鍵時刻,必定是老實人吃虧。因為老實人不會一哭二鬧三上吊。說到底,這隻不過是一句安慰老實人的話而已。
總是被涮
小李離開原來的單位快兩年了,最近突然覺得雖然不在原單位工作了,但與同事們的感情還可以,於是,想打個電話問候一下。原本是想打電話向老同事們問好,卻沒想到同事的一句客套話就把他的好心情攪沒了。同事在電話那頭訴苦:“天氣好熱呀,你走了,都沒人給我們買可樂了。”很明顯,小李以前在單位的時候,這些事情都是由他去做的。
平時小李總是小心謹慎,每逢休假日值班,隻要有人開口需要幫忙,他一律答應,為此不知犧牲了多少個節假日。久而久之,他都變成值班專業戶了。他每天上班都是第一個到辦公室,擦桌子掃地,收拾東西。隻要誰說一句:“沒吃早餐好餓呀!”小李就趕緊拿出自己預先買好的東西,送到他們手上;夏天,小李經常買些冰鎮可樂帶給大家喝;冬天,他又早早地打開空調開關,把辦公室燒得暖洋洋的。於是,小李成了大家公認的“好人”。
但是漸漸地,小李的工作量越來越大了。因為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幫他們跑腿了,抱怨也就接二連三到來了。有的還當著小李的麵開涮:“擺什麼架子嘛?來來來,幫我把這份材料送到各個部門去。”“嗨,去倉庫幫忙領一包打印紙過來,我們等著用呢!”礙於情麵,小李總是不得不去做了。
如果說拒絕同事的不合理要求,還能以一句“那不是我分內的事”推脫,那麼如果是自己的頂頭上司要你幫他辦私事,那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有一次,小李的直接領導讓他去車站替他接一個親戚。結果剛出單位大門就被出差回來的老板撞了個正著。老板問他去哪?為了不得罪直接領導,他就說要出去接新員工。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事不知怎麼就讓老板知道了,把小李叫去狠狠地訓了一頓。說小李身為部門要員,卻不能做到“誠信”二字,又怎能管理他人呢!給老板留下這種印象,後來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最終,小李不得不離開這個單位,另謀職業。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著千千萬萬的像小李這樣的“老黃牛”,他們在默默地發光、發熱,不辭勞苦地奉獻著,但最終的結局卻是他們想不到的。如果你也是這樣一頭老黃牛,那可一定要小心了。最起碼你也應當想一下,為什麼自己擠出的是奶,吃的卻總是草?
擠出的是奶,為何吃的總是草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付出總有回報”,這些話用在老黃牛身上並不適合。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如果你再不想以這樣的形式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那你就該好好為自己設計一下了。
為何落選的總是我
光陰似箭,一年很快又過去了。東吳機修廠正在舉行年終工作總結大會,在會上還要評選本年度的先進工作者。
廠長王武根說:“親愛的職工們,今天我們坐在這裏,要對本年度的先進工作者進行評選……”王武根清了清嗓音,又喝了一口茶,潤一潤喉嚨說:“條件是,日常工作積極主動,並且吃苦耐勞,在工作上取得優秀成績者。大家要采用不記名的投票方式進行評選,評選出來的先進工作者不但要發給證書,還要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現在大家開始吧。”王廠長的話音剛落下,台下立刻響起了交頭接耳的說話聲,職工們都開始各懷心事進行投票。
機修廠的元老級技術員老龐坐在會場內心潮起伏。他心裏暗自琢磨:“這次先進怎麼說也該是我的了吧。打別人叫我小龐時就兢兢業業地工作,熬到今天大家都叫我老龐了,還不曾當過一回先進呢。況且這機修廠的廠長也被我送走了一位又一位,連自己都記不清了。”摸摸自己又光又禿的腦門,想到再有一年也該退休了,他真的很想當這個先進。再說了,他還想讓他的黃臉婆高興高興,如果有獎金,還能帶著老婆、孩子到外麵逛逛。自從參加了工作,他覺得欠家裏人的太多太多了。每天忙得竟抽不出半天時間陪家人轉轉,以至於龐老太時常對他發牢騷說:“你呀,也不知道整天瞎忙什麼,好像沒有了你,這地球就不轉了。嫁了你算我倒八輩子黴了,唉……”自己快退了,這麼多年來,在平時的工作中表現一直不錯,也沒給領導和同事們添什麼麻煩,大家總該照顧自己一下,也讓自己退休前光榮光榮吧。
經過了機修廠全體員工的“投票選舉”後,激動人心的時刻終於來到了。老龐伸直了耳朵仔細聽,生怕聽丟了自己的名字。可是他聽來聽去,最後也沒有聽到他的名字,倒是滿耳聽到的都是平時不怎麼老實工作的人。老龐到最後都沒有弄明白,自己起五更、貪大晚,每日裏披星戴月,無怨無悔,卻為何結局會是這樣,竟連一個先進都混不上?
其實,這在職場裏的“老黃牛”身上,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為什麼“老黃牛”幹得最多,得到的卻是最少的?為什麼“老黃牛”擠出的是奶,吃的卻總是草?
這個問題的症結在於“老黃牛”本身,因為他自身的許多毛病決定了他的結局。我們先來核對一下,看看你自己有沒有這些“症狀”。
迷失了方向
卡耐基曾經說過:“不能保持正確目標而奮鬥的人,就如有些消沉的兒童一樣,他們不知道自己所要的是什麼,總是茫然地撅著嘴。”
所有成就的出發點都是預先設定的明確目標。“牛圈”中的“老黃牛”們之所以失敗,就在於他們沒有設定明確的目標,並且也從來沒有踏出他們的第一步。當你研究那些已獲得成功的人物你會發現,他們每一個人都各有一套明確的目標,都已製定出達到目標的計劃,並且花費最大的心思和付出最大的努力來實現他們的目標。
但“老黃牛”從來也沒有自己的目標,他隻知道做別人讓他做的事,不知道為什麼要做這些事,做這些事的結果是什麼。當然,他更不知道自己以後要做什麼。如果你問他:“你為什麼而活?”他隻會迷惘地看著你。他們就像地球儀上的螞蟻,看起來很努力,總是不斷地在爬,然而卻永遠找不到終點,找不到目的地。生活沒有目標,活動就沒有焦點,也就會使你白費力氣,很難取得成就與滿足。
此外,“老黃牛”因為沒有樹立明確的目標就投入到實際的行動中,沒有規劃就先朝沒有阻力、潮流所向之處盲目前進,所以也就導致了他沒有準確的航向,即使再賣力,再認真,也注定依然是一無所獲。
一位傑出的心理學家威廉姆·瑪斯特恩,曾經向三千人問過同樣的問題:“你為什麼而活著?”結果表明:有94%的人說他們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94%啊!正像有句諺語所說:“每個人都會死,但並非每個人都真正地活著。”瑪斯特恩的調查不幸證實了這一點。許多人過著如梭羅所說的“寧靜的絕望生活”,他們忍耐、等待、彷徨於生活的真諦之外,期望他們的人生目標在某個神靈的激發下瞬間降臨。同時,他們隻是為生存而生存,不斷地重複著生活的機械動作,很少感受過生命的光亮。他們看著他們的生命之光迅速地飛逝而感到越來越恐懼,害怕自己還沒有體會到真正的喜悅和生命的內涵,就走到了人生的盡頭。
行動的本身左右著人生,確定明確的人生目標,無論是對人生還是對任何的行動,都是至關重要的。人如果有了夢想,有了目標,自然就會為了實現它而發出更大的心力,人生的光輝也由此粲然可見。在為實現理想而奮鬥的過程中,人生的樂趣已在其中,而生活也就會更加豐富多彩。經常有意識地創造出這樣的狀況,將會使人生更成功、更豐富且充滿樂趣,這就是所謂的目標催化作用。
每個人都做過夢。真實的夢,睡眠中的夢,小時候在作文本上寫下的夢,與朋友閑聊時做的白日夢。然而,做夢的年齡過了之後,麵對現實,為什麼會有惆悵或失落?
沒有目標的活動就等同於夢遊,沒有目標的職場生涯隻不過是一種幻象。“老黃牛”們把那些日複一日的沒有計劃的活動錯當成人生的方向,因此,他們即使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由於沒有明確的目標,最後還是待在起點,哪裏都去不了。要攀上人生山峰的製高點,當然必須要有實際行動,但是首要的是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高處隻是空中樓閣,望不見也探不到。如果我們想使生活有所突破,要到達更新而且更有價值的目的地,首先一定要確定目標是什麼。隻有設定了目標的不懈奮鬥,才會有方向、有動力、有終點、有滿足。
不善於自我推銷
“老黃牛”不愛表現自己,對自己的缺點也不懂得巧妙地加以規避,當然自己的優點也就得不到充分的展示,而自己的缺點卻顯露得一清二楚。他們不懂得什麼叫自我推銷,隻是把自己嚴嚴實地包裹起來,不願意主動與外界接觸。
在這個張揚個性的年代裏,“老黃牛”如果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善於推銷自己。推銷自己是一種智慧、一種藝術。有了這項才華,你就不愁吃、不愁穿,因為當你學會了推銷自己,你就幾乎擁有了任何你想得到的東西。推銷就像是繪畫的能力,需要培養個人的風格。善於推銷自己,你才能安身立命,才能抓住機遇,使自己處於不敗之地。一個心情放鬆、身心愉悅的人,對自己充滿了自信,他會坐在整個椅麵上,而不會隻坐在椅子邊上。如果他是個高大的人,就不會縮著脖子。推銷自己時自信程度的重要性,遠超過任何你要推出的產品或觀念。你必須有辦法盯住對方的眼睛,使他深信你是個可靠的人。
當你在推銷自己的時候,你必須對種種情況有所了解。你是什麼樣的人,你能提供給別人的是什麼,你的優點在哪兒,缺點在哪兒,別人對你有什麼反應,你的目的何在等等,對這些問題,必須以最確切的方式來回答,因為它是全麵推銷自己的基礎。每個人都必須自己找出答案,因為即便是跟你親近的人,也不一定好意思指出你的缺點。所以,你在考慮推銷自己的最優方案時,必須很認真很仔細地對自己進行一番評價。
“你要推銷的第一個對象,是你自己,”心理醫生羅西諾夫曾這樣說,“你愈練習好像對自己愈有信心,就愈能讓別人形成一種你很行的印象。你必須感覺到,你有權呼吸,占據一個空間,並感覺到很自在。”因此,你的態度完全反映在你的舉手投足之間。
職場上的“老黃牛”往往沒有自己的風格,認為自己隻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而已。“老黃牛”的缺點就在於太過實在,過分謙虛。他們能把別人抬到天上,把自己貶到地底下。長期地把自己放在安於現狀的套子裏,不敢向自己提出挑戰,也不敢將自己的形象公之於眾,所以“老黃牛”在職場上總是處處碰壁,一事無成。這其中的原因說來很簡單:因為你不善於推銷自己。一頭“牛”要把自己推銷出去,首先要看清楚自己是誰,然後要判斷對方對自己的看法。其實你的一些看起來無關緊要的優點,很多情況下都會成為你職場上的亮點。
甘願每天一小捆草
牛是最容易滿足的動物,即便擠出的是奶,但能吃到草也就心滿意足了。勞作了一天,能飽飽地吃上一捆稻草,它就滿足地臥倒,再也不會有別的要求了。而且會一遍又一遍地回味它胃裏的美味,幸福地反芻。
職場上的“老黃牛”們都能滿足於自己在“圈子”裏的平庸,他們對力所能及的更高職位往往無動於衷。
小伍的工作能力要比他的領導強得多,但是多年以來他卻一直是單位裏一頭普通的“老黃牛”。他始終抱著最簡單的生活目的,雖然別的同事多次鼓勵他自己創業,暗示他可以做得比領導更出色。但小伍卻總說:“我為什麼要去做更大的生意呢?我為什麼要去承擔更多的責任呢?我明白,如果我去做的話,肯定能成功,但是我為什麼要自己去創業呢?這得需要花費多少心血啊!那樣活得多累!”
對一個滿足於現狀的人來說,他沒有任何更好的想法、更美的願望。他並不知道是不滿足造就了人類偉大的精英,而且隻有不滿足才會促使我們改變現狀,隻有不滿足的激情才會激勵我們去追求完美。這正是人類進步的奧秘。如果你總是期望更高、更好、更神聖的東西,並為此付出艱苦的努力,你就一定會達到自己的目標。如果你的雄心能夠主宰自己的全部思想和行動,那麼,這種雄心就很容易變為現實。換句話說,如果你去努力的話,你就很有可能成為自己所期望的樣子。但是,如果你的願望隻是順順利利地過太平日子,那麼,即便你付出的再多、再苦、再累,得到的也不過是每天一小捆的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