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一統六國——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一前210年),姓贏,名政,自稱始皇帝。
秦本為地處偏遠的西方的一個部落,其遠祖多以馴獸駕車見長,從虞舜到周代屢屢有功:柏翁佐禹治水,舜賜姓底氏;費昌為湯駕車敗桀於鳴條.中滿在西戎為殷保西部邊境,造父為周繆王架車,日驅千裏以救周亂,其族由此為趙氏,周宣王時秦仲為西垂大夫,襄公救周難,又率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建立了秦國。秦國本為西方一個小國,各方麵都比較落後,到後來相當強大了,還被中原各國視為戎狄,不讓它參與一會。但秦國一方麵在戎族地區擴充土地,一方麵與中原各國來往、通婚,吸取中原文化,逐步發展成為強國。
秦始皇出生的年代正是戰國末期,各國之間的爭鬥異常激烈。秦是當時的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聽取了範雄“遠交近攻’的戰略,把進攻的矛頭先對準了鄰國的韓國和魏國,而和較遠的趙國聯合。遵照當時的該例,兩國互換人質以示真誠。就這樣,秦國把秦始皇的父親子楚派到趙國為人質,因為他在秦國的地位並不很高。子楚是太子安國君的兒子,是秦昭王的孫子。子楚的母親夏姬不被安國君寵愛,子楚又在安國君二十多個兒子中排在中間,不是長子,所以地位很低,挑選人質時便選中了他。
起初,子楚在趙國很不得意,處處受到排擠,但呂不韋卻改變了他的命運。呂不韋當時已經是一個富有的商人,他很會投機,見到了子楚便覺得他像個貴重的商品一樣奇貨可居,將來可以借他賺取功名利祿。呂不韋又很熟悉秦國的情況,知道安國君雖然最寵愛華陽夫人,但華陽頭人卻沒有兒子,便打定注意要讓華舊夫人過繼子楚為子,這樣以後在太子安國君即位後,子楚也就是太子了,自己肯定會利用特殊的政治資本賺來無數的錢財。
打定主意後,呂不韋便開始行動了。他拿出一千金作為本錢,把其中的五百金送給子楚,讓他廣交朋友,另外的五百金則用來晌買奇珍異寶,然後帶著去了秦國。他很精明,沒有直接去灰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而是采取了更穩妥更有效的遷回策略:去找了華陽夫人的姐姐。呂不韋施展口才,說子楚如何賢達,如何聰慧,廣交天下朋友.富有大誌。雖然身處異鄉,但天天想念慈樣的安國君和賢惠的華陽夫人,還經常對位說,.夫人就是子楚的上天”,有時到了深夜還思念得流淚。說到最後,見華陽夫人的姐姐被飽的話打動了,便請她將禮物轉交給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接受了呂不韋替子楚交給她的劄初,又聽說了子楚對她和安國君的態度,便對子楚有了好感。
後來,呂不韋又勸說華舊夫人的姐姐去遊說華陽夫人,讓她盡早在眾公子中挑選一個賢能的作為自己的兒子,並立為儲君.那麼以後即使在秦昭王死後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子楚便是最合適的人選。呂不韋商人式的掛明算計,正好是華陽夫人日夜耿耿於懷的心事,當她的姐姐一提此事,正中下懷。於是,華舊夫人便利用安國君的寵愛,說服安國君立子楚為繼承人。事情辦成後,子楚的處境和地位很快發生了變化: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給了子楚足夠的錢財,還讓呂不韋做他的老師,扶助子楚。從此,呂不韋便長期住在了趙國的邯鄲,和子楚一起廣交天下賓客,等待回國做太子、準備以後繼承王位的那一天早點到來。
為了更好地籠絡子楚,呂不韋還給子楚送去一個搜長歌舞的美女,因為是在趙國的都城,所以曆史上稱她為趙姬。後來,趙板給子楚生下一子,就是秦始皇。因為出生在趙國,又生在正月,所以給他取名姓趙,名正;這個.正.後來就改為“政”。等到回到了秦國,才改成了國姓蔽。秦始皇剛出生不久,秦國和趙國便由盟國變成了敵人。第二年,趙國在秦國圍攻時想殺死子楚。在這危急時候,子楚在呂不韋的括助下,重金賄路了守城門的官員,逃出了邯鄲城。秦始皇和母親在外祖母家的掩護下,才逃過了殺身之禍。
六年後,公元前215年。奏招王死,安國君即位,這就是秦孝文王,華陽夫人立為王後,太子就是子楚。此時,秦國和趙國的關係也恢複到以前的友好程度,秦始皇和母親得以回到秦國。安國君在位時間很短,先是為父親服喪一年,正式即位後僅僅三天就死了。子楚即位,就是秦莊襄王。剛即位,便讓呂不韋做了相國,還封為文信侯。但子楚在位時間也不長,僅三年便死去了。公元前247年,剛剛13歲的贏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寶座,因為年幼,政事便落人了相國呂不韋和他的母親趙太後之手。
趙太後在先前被呂不韋送給子楚之前和呂不韋很要好,現在雖然地位尊貴,但子楚已經死去片寡時間一長,便和呂不韋又重新走到了一起。此時,秦始皇已經長大,呂不韋也害怕她和太後私通的事被發覺,引來殺身之禍,於是便給趙太後找了個替身,這就是繆寡,讓他冒充宦官進宮,在淨身時趙太後買通了執行的人,讓這個假宦官進去供趙太後享樂。這樣,在秦始皇的身邊有了兩個對他政權構成威脅的人,一個是呂不韋,一個就是繆募。
在秦王八年,即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到了21歲,依照秦國的舊製,第二年要舉行加冠禮,然後就可以親政了。而呂不韋和繆寡卻在此時向他示威:呂不韋公開拿出了(呂氏春秋),繆寡則依仗趙太後的勢力,私自分土封侯。秦始皇在挑釁麵前不動聲色,而是按計劃舉行了加冠禮,而繆募卻等不及了,他想乘機叛亂,殺掉秦始皇,結果被早有防備的秦始皇平息,自己被捉,最後處以車裂酷刑,誅滅三族。他的同黨被誅殺的有二十多人,牽連的多達四千多家。趙太後和修生的兩個私生子也被殺,趙太後則被軟禁起來,經過群臣的勸說,秦始皇又親自把母親接回鹹陽。
除掉繆寡的第二年,秦始皇又免掉了呂不韋的相國,讓他到自己的封地洛陽。兩年後,秦始皇為了避免呂不韋和其他國家串通作亂,派人給呂不韋送去絕命書,信中對呂不韋大加斥責:“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卻能封土洛陽,食邑十萬?你和秦國又有什麼親緣,卻得到仲父的稱號?你快給我滾到西蜀去吧!”呂不韋知道自己去也是最後難免一死,幹脆服毒自殺了。對自己政權的威脅都清除了,秦始皇便開始對東方的六國采取了軍事行動。他繼承了祖輩的基業,而且發揚光大,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幹的文臣武將,文臣如謀士李斯和尉繚,善於間諜活動的姚賈和頓弱。武將則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責。秦始皇繼續用“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前後用了十年的時間滅掉了六國,統一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