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代名相—仲虺(1 / 1)

第十章   一代名相—仲虺

仲虺.又名中壘,是奚仲的第十二世孫,是繼奚仲之後又一位傑出的薛國國君。他輔佐成湯滅夏,建立商王朝,成為一代名相。

仲虺24歲繼薛國國君之位。他是一位極具才華與政治遠見的人物,居薛期間,發揚先祖的優良傳統,帶領薛地民眾著力改進生產工具,號召在各個村落的低窪地帶打井取水,發展農業。他還倡導人們飼養牲畜,大力發展畜牧業。他設立農官,教人民用莊稼的秸稈飼養牲畜,用牲畜的糞便作為肥料來提高土地的肥力。仲虺還重視手工業的發展,當時銅器製造業、手工藝品製造業、皮革、釀酒、養蠶、織帛等都有一定的發展。在仲臉的帶領下,薛國成為一個經濟較為發達、實力較為強大的諸侯國。而此時的夏王朝已是江河日下,眾叛親離。仲雞高瞻遠矚,欣然加人商湯滅夏的行列中,成就了一番偉業。

在商國勢力日益擴大的同時,夏王朝的統治正麵臨內外交困,難以維持的局麵。成湯認為討伐夏桀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積極進行滅夏的準備工作。他首先建好自己的根據地,在商丘舊邑的基礎上擴建成毫邑,作為新的都城。同時他任命仲趁為左相,伊尹為右相,極力爭取附近眾多小國的歸服,進一步壯大自己的政治力量和軍事力量,仲臉和伊尹協助成湯完成了這些準備工作,並且製定了滅夏的方略。

這時的成湯儼然成了夏桀的一塊心病,成湯的這些舉措被夏桀察覺,夏桀惴惴不安,遂采取防範措施,使出自己最後的淫威,以天子號令召成湯人朝問話。成湯經過一番思考的煎熬,還是選擇了去朝見夏桀。成湯跋涉三百餘裏來到鞏義,就被夏桀直接拘捕,萊讓人用“侄桔”夾住成湯的雙手,囚禁在夏的監獄“夏台”裏邊。

仲虺急了,他和伊尹商議營救成湯的可靠辦法。之後,就帶了大量的奇珍異寶,跑去向夏桀賠禮道歉,表示稱臣納貢,打消了夏桀的疑慮。為了窺視內情和蠱惑夏架,仲旭又為夏桀送上最漂亮的美女,夏架看到眼花花的珠寶和光彩照人的美女,早就暈了頭腦,又找不到可靠的證據,無論諫臣怎樣勸說,還是釋放了成湯。

這時的成湯猶如猛虎歸山,在仲虺和伊尹的幫助下加緊了滅夏的步伐。仲主張,先剪除夏的羽翼,使夏桀孤立無援,然後進軍夏都,而成就大業。

仲虺進諫說:“我們大業征途中的第一個阻力是葛國,葛國是我們西邊通往夏的咽喉,而葛是夏的忠實走狗,我們必須用策略讓葛國歸服。”在湯的托付下,仲虺多次聯絡,說服葛國。仲虺發現葛伯是一個好吃徽做的家夥,就挑選了一群肥大的牛羊送給葛伯,結果葛伯把牛羊全吃掉了。

仲虺知道後,笑著問葛伯:“你怎麼沒把我送你的牲口祭祀啊?”

葛伯推脫說:“我們不是不懂得祭祀的重要,隻是每次祭祀除了牛羊還要酒食,我們的田中大早,種不出糧食來,當然就舉行不了祭祀。”

仲虺便又送去一批勞動力和種子前往葛地幫助種莊稼。葛伯和他的老百姓覺得等莊稼長出來時間太漫長,幹脆把成湯送給葛的糧食煮著吃了。一個婦女護著種子,結果被葛伯掄起石塊砸死。

這個暴行引起了商族上下的憤慨,成湯以此為借口,急速安排仲虺為大將軍出兵伐葛。商軍所到之處,老百姓家家慶幸,所以仲迪戰無不勝,商軍在成湯和仲虺的指揮下,很快滅了葛國。

西進的大門已經打開。往下的目標就是和夏王朝關係密切的韋、顧、昆吾,三國是夏王朝在東方的重要支柱,特別是昆吾,是夏朝東方諸侯之長,號稱“夏後”。所慶幸的是三國國君都不受本國國民的支持,各國人民盼商軍如求甘露,所以商軍所向披靡,三國先後被消滅。商控製了夏的東方,夏桀更加勢孤力單。仲虺為成湯製訂的方略第一步已經實現。

夏桀不甘心失敗,做最後的垂死掙紮,親率大軍去東方鎮壓。成湯和仲虺率領四方諸侯前去討伐桀。成湯依照仲虺為之起草的檄文,做了一番大有分量的演講,成湯說:“不是我願意叛亂,實在是因為夏桀罪大惡極!我知道,你們中的很多人都不願意出兵,有怨言,但是,熨粱有菲啊!夏桀罪大惡極,上天命令我去懲罰他。我畏怯上天不敢不去征伐。夏桀耗盡了民脂民膏,掠光了人民的資財!夏桀的德行已經墮落成這個樣子,現在我一定要前去討伐。你們如果和我一起去執行上天的命令,我將大力賞賜你們。否則,我就要懲罰你們,決不赦免。”成湯對夏王朝展開了大規模的進攻。

夏桀兵敗逃跑後,仲虺便率軍去攻打忠於榮的部族三義,繳獲了這個國家的鎮國之璽。仲虺和伊尹向部族通報了全國的情況,四方部族全部歸服,仲虺和伊尹協助成湯登上了天子的位子.平定了天下。湯遂封仲虺為左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