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武雙全—婦好(1 / 2)

第七章   文武雙全—婦好

婦好,商王武丁的妻子之一,是我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文武雙全的女將軍。

商朝把祭祀和軍事,視為國家的兩件大事,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由於婦好有較高的文化修養,商王武丁經常令她主持祭祀,誦讀祭文,並被任命為卜官,刻寫卜辭。在保存下來的甲骨文中,有些就是出於婦好的手刻,她通過主持祭祀,而參與朝中的政治活動,成為武丁的得力助手。

婦好多次帶兵出征,立下赫赫戰功。卜辭有“登婦好三千,登旅萬乎伐羌”的記載,意思是說,商王武丁征發婦好所屬三千軍隊和其他士兵一萬人,前往征伐羌國。在出土文物中發現有兩把“婦好”的銅錐,每把重達八、九公斤,這在商朝是王權和軍權的象征。有一次,武丁親征巴方,令婦好設伏兵,巴軍中伏,為婦好所殲滅。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卜辭記載,婦好曾多次主持各種類型和名目的祭祀活動,利用神權為商王朝統治服務。此外,婦好還多次受武丁派遣帶兵打仗,北討土方族,東南攻伐夷國,西南打敗巴軍,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馬功勞。武丁對她十分寵愛,授予她獨立的封邑,並經常向鬼神祈禱她健康長壽。

當時,由於頻繁的戰亂,商王朝留給今人的痕跡已經非常稀少,但是就在這些為數不多的遺物中,卻有相當一部分屬於婦好。武丁見於史料的“諸婦”多達六十多位,其中隻有三人擁有王後的地位,婦好則是第一位。而且也是偉大的商朝中興之王武丁一生中唯一真正愛過的女人。

婦好其實並不姓婦,她的父姓是一個亞形中畫“咒”形的標誌,當她嫁給武丁成為王妻之後,武丁給了她相當豐厚的封土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尊稱為“婦好”,或者“後婦好”。

武丁是商王朝的第二十三位國王.也是第二十位王盤庚的侄兒。盤庚繼位時,商王朝已經出現了內亂外患並舉的跡象,盤庚為了擺脫困境,將商王朝的都城遷往北蒙(即今河南安陽)。盤庚完成遷殷的壯舉之後若幹年,商王朝的中興之王武丁接過了王杖。武丁的經曆,與近三千年後的俄國彼得大帝有異曲同工之妙。武丁的父親小乙是盤庚的四弟,做夢也沒有想過自己能繼位為王。因此在武丁小的時候,小乙將自己的兒子武丁送到民間去生活。武丁沒有向任何人吐露自己的王族血統,而是象一個普通人那樣學習各種勞作和知識,並經曆各種疾苦,從而為他未來繼位中興王朝奠定了基礎。也正是這段經曆,使他得到了築屋奴隸出身的傅說為宰相。

武丁是個性非常強、也非常富於情感和壯誌的君主。婦好嫁給武丁之前,是商王國下屬或周邊部落的母係部族首領或公主,也有著非同一般的出身和見識。婦好十分聰明,有著超乎尋常的勇氣和智慧。商王朝帶著濃烈的母係氏族遺風。婦好臂力過人,她所用的一件兵器重達九公斤,足見她的身體強壯。而該兵器為大斧,更可見她的曉勇。

婦好和武丁,是一對真正誌同道合的好夫妻。剛剛結婚的時候,武丁對婦好領兵作戰的能力還不是非常了解。這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外敵人侵,派去征討的將領久久不能平定邊境,婦好主動請纓,要求率兵前往助戰。武丁對妻子的要求非常猶豫,考慮很久之後,還是通過占卜來決定讓王後出征。沒想到,婦好一到前線,調度指揮有方,而且身先士卒,很快就擊敗敵人,取得了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