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廚房節能與低碳飲食(2 / 3)

如何判斷天然氣是否充分燃燒

天然氣、煤製氣或者液化氣灶具燃燒時,如果因進風量不足,就會出現紅黃色火苗;如果進風量太大的話,就會產生“脫火”現象。

判斷天然氣是否充分燃燒的標準是火焰呈藍色透明狀,內焰清晰可辯,並發出吱吱的氣流聲,此時燃燒正常、火力大、省氣。

確保燃氣能充分燃燒

在保證廚房通風的前提下,為了確保燃氣能充分燃燒要采取如下措施:

1.可適當調節風門旋鈕式調風板,把空氣量調節到最佳量。

2.清理爐盤火頭上的雜物、檢查軟管或開關是否正常。

3.檢查鍋底的位置是否合適,不要使它壓在火焰的內錐上。

4.設法避免穿堂風直吹火焰。

燃氣灶藍色火焰外焰末梢出現黃、紅火焰怎麼辦?

仔細觀察,如果火焰的主體部分是藍色,黃、紅火焰隻是飄在外焰末梢,這是燃氣灶的問題,而是由於燃氣中的雜質引起的,主體部分的藍色火焰完全保證了燃燒充分性和熱效率,不影響燃氣灶的性能。

燃氣灶出現紅火怎麼辦?

燃氣灶出現紅火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1.燃氣中雜質過多或空氣中水分過多。

2.屋內有粉塵或空氣中油氣量過多。

3.風門調節位置不佳。

4.支鍋架表麵搪瓷在高溫加熱顏色發紅所致。

總起來說,出現紅火一般不是灶出了問題,如果是風門原因,調節風門即可,其他原因不會影響正常使用,也不會對人健康產生危害。

燃氣灶出現黃色火焰怎麼辦?

有時燃氣灶會出現黃色火焰,這是由於燃燒不充分引起的,這時,隻需要調節風門增大空氣進入量就可解決問題。

脫火時應該怎麼辦?

脫火是由於燃氣壓力過高或進風量過大,造成火焰飄離火蓋燃燒的情況。

出現脫火時應按以下步驟處理:

第一步:先將風門處調風量調小。

第二步:如果是液化氣,要檢修減壓閥。如果是天然氣或是煤氣,則是管道中壓力過高造成,需向供氣公司反饋解決。

回火時怎麼辦?

回火是指火焰燃燒到燃燒器內部甚至風門處,而且常伴有“嗤嗤”的燃燒聲音。如不能及時發現並製止,就可能造成燃燒灶麵或燃燒閥體。

出現回火時,正確的處理步驟是:

第一步:觀察火孔是否被堵。如果火孔被堵,清理火孔即可。為避免這種情況,燃氣灶使用一段時間後要及時清理火孔。

第二步:檢查火蓋是否蓋上。如果發現燃燒器未蓋嚴,要蓋上。

第三步:風門進風量較大也會造成回火,將風門調小即可。

燃氣灶冒黑煙怎麼辦?

發現燃氣灶冒黑煙,要檢查所使用的氣源與燃氣灶銘牌上所示的氣質類型是否相符,如果相符,可通過調節風門來解決。如果不相符,則需要改換氣質,或改換氣灶。

調整火的大小 做到合理用火

烹飪時,燃氣火苗高度標誌著火的大小。原則上是用大火比用小火烹調時間短,可以減少熱量散失;烹飪食物多用中火,這樣更省氣。

要做到合理用火,還要注意根據不同的需要,調整火的大小。

1. 燉煮湯粥,先用大火燒開,再調成小火,隻要保持鍋內的湯滾開而又不溢出就行。煎藥可用低火,火苗保持在鍋底即可。

2.炒菜時一般用猛火,並根據食材和需要適當調整。炒菜時火焰剛好布滿鍋底而又不超過鍋底外緣就能達到最佳的烹飪效果,而且要隨時調節火門。菜熟時及時調小火焰不僅能保持菜的風味,還能節約大約四分之一的燃氣。

3.蒸饅頭適宜用大火。

4.烙餅、熬藥時要用文火。

5.燒水時,宜用中火。

火的大小宜根據鍋的大小來調整

天然氣的火焰由三部分組成,外焰溫度最高。做飯時如果火焰太大,實際上是在用溫度最低的內焰,外焰的熱量大部分散失。所以做飯炒菜時,火的大小宜根據鍋的大小來調整,大鍋大火,小鍋小火,火焰分布的麵積應以與鍋底相平為最佳。

燒水的時間不要過長

自來水其實已經經過消毒處理,在運送過程中感染的細菌,大都可以在70至80度時殺死,有人以為水燒得時間越長消毒效果越好完全是認識上的誤區。

另外,科學研究證實,自來水中含有13種對人具有潛在致癌、致畸和致突變的鹵代烴和氯仿等氯化物。而這類有毒物質的含量同水溫密切相關:90度時,鹵代烴含量會由原來常溫下每升53微克上升到191微克,氯仿則會由43.8微克上升到177微克;到100度時,兩者含量分別下降到110微克和99微克;繼續沸騰3分鍾,則分別降為9.2微克和8.3微克,這時的開水才稱得上是符合衛生標準的飲用水。

科學實驗還證明,煮沸1至3分鍾,水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十分緩慢,煮沸超過5分鍾,水中亞硝酸鹽含量會急劇增加。

綜上所述,把自來水燒開3至5分鍾,亞硝酸鹽和氯化物等有害物的含量最低,細菌最少,最適宜飲用。

夏季燒水提前接水可省氣

夏季氣溫高,燒水前提前接水,鍋不加蓋,讓比空氣溫度低的水與空氣進行熱交換,等自然升溫到與空氣溫度相同時,再加蓋燒水,可省燃氣。

用水壺燒水加水量要適當

用水壺燒水時,水不宜灌得太滿,以免水開時溢出,既浪費燃氣,又容易撲滅灶火,引發燃氣泄漏。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電水壺燒水,水量一定要超過電阻絲的高度,並看清水位線提示,不要超過最大水位線,以免造成損害。

及時清除水壺內的水垢

普通水壺和電水壺用過一段時間後,壺內都會結水垢。一定要注意及時清理水垢,以提高加熱效率,節省燃氣或電能,並可延長水壺的使用壽命。

燒開水節氣的絕招

燒開水時先不要把水壺加滿,加至水壺容量的三分之一即可,待水燒至冒泡再將水加至需要水量,這樣可使水循環速度增加,使鍋或壺中的水更易沸騰。

這種燒水方法可比直接燒滿鍋的水要快三四分鍾,一年下來可節約不少燃氣。

直接把水燒到適宜的溫度

燒水時,如果不是為了飲用,不要將水燒開後再兌冷水,直接把冷水燒到需要的溫度就行,這樣做可節省燃氣。

因為燒開水時,從水被燒熱到燒開這段過程,鍋、壺表麵因與空氣溫差大,熱量散失較多,況且水越接近沸點,與火焰溫差越小,越不利熱量吸收,消耗的燃氣就更多。

燒熱水時盡量利用熱水器

因熱水器的熱效率大大高於灶具,如用熱水器燒水可比用灶燒水節氣三分之一,同時還節省時間。

做飯時要統籌安排

我們做飯時,通常有以下步驟,洗米、煮飯、擇菜、洗菜、切菜,炒菜等步驟。如果能比較統籌合理地安排前後順序,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好飯,同時也最大程度地節省了氣、煤、電。

一般情況下,煮飯時間長些,可以先洗米煮粥,或者是燜米。

然後,擇菜、洗菜、切菜,配菜,並準備好一切調料。

洗菜時也可以安排出先後次序,先洗較幹淨或者去過皮的菜,用這些水再把帶泥的較髒的菜洗一遍。

切菜、配菜時,應考慮配菜的需要,決定先後順序。並將切好好、配好的菜備放在餐具裏,以便烹飪方便省時。炒雞蛋應先將蛋打好。炒肉應先將肉洗淨、切好、醃好、拌好。需要煮、焯、蒸的配菜,也應事先煮、焯、蒸好。

一切準備好後,再點火,以方便煮燒時緊湊銜接,可避免煤氣空燃,又可減少爐具的開關次數,減少跑氣,還可降低對空氣的汙染和對電子打火件、灶具開關的磨損。如果沒有做好準備工作,做一道菜,再去做下一道菜的洗菜、切菜、配菜等準備工作,就會燒空灶,或多次開關,造成熱鍋變涼,熱水變涼,熱油變涼,既費時,又費力,費氣煤電。

炒菜順序巧安排

如果既需要焯多種菜,能用同一鍋水焯的就用同一鍋水。能放一起焯的就放一起焯,不能放一起焯的,應根據食材特點安排好順序。另外要注意,焯菜不需要太多水,夠用就行。

如果需要蒸多道菜的話,能放在一起蒸的就放在一個大籠裏一起蒸。

如果既需要焯菜,又需要蒸菜,可以先焯菜,然後用焯菜的水來蒸。

如果既需要焯菜,又需要蒸菜,又需要炒菜,可以先焯後蒸,然後再炒。

如果需要油炸,先炸。然後用炸過的熱油炒菜。

如果需要煮肉,可先煮肉,然後再炒菜。這樣,可以用煮肉的高湯炒菜,做湯。

炒菜也應根據食材和各道菜的特點安排出先後順序。如果有涼菜,先做涼菜。炒菜要集中。炒得快的菜先炒。考慮到素菜放得時間長了影響口味兒,可以先炒葷菜,然後炒素菜。炒素菜也應分出先後次序,比如土豆瓜類菜可以先炒,然後炒青菜。

總之,隻要用心,有經驗的朋友一定根據自己的需要想出更多合理的安排順序。

先泡後煮、蒸、燜熟得快

煮飯前,應把淘洗好的大米、玉米粒糝、豆、花生、蓮子等較硬的食材洗淨浸泡,可以提前放在冰箱裏浸泡,哪怕提前浸泡十分鍾再煮、蒸、燜,就可大大縮短飯熟的時間。同時也節氣煤電。

蒸鍋加熱水別太多

用蒸鍋加熱食物的時候,蒸鍋裏不用放太多水,隻要保證食物加熱完畢之後蒸鍋裏還能剩下半碗水即可。如果在蒸鍋中放進太多的水,僅僅加熱這些水就要用去很多時間,白白浪費了氣、煤、電。

巧用多層蒸鍋

用多層蒸鍋做飯,同時蒸多種飯菜,可充分利用熱量,達到節約燃氣的目的。具體可根據需要蒸的食物做出不同的安排,如在低層熬湯,中層蒸飯,上層粉蒸排骨、蒸茄子、蒸蛋等。如果擔心有的食物會影響其他食物的味道,可以單獨處理。

高壓鍋煮飯更省氣、電

用高壓鍋煮飯,不僅能使米飯香軟,更好吃,還能更好地保留住營養,省時省料省氣、電。如果使用高壓鍋蒸煮粗糧、糙米飯,由於蒸煮的時間較短,可減少米飯中大量的B族維生素流失。同時,由於鍋體完全密閉,避免了接觸過多的氧氣,又減少了因氧化造成的損失。

用高壓鍋做飯,最擔心的問題是粘鍋問題。那麼,如何更好的避免粘鍋問題呢?

第一,加水的多少是否粘鍋影響也很大。如果加水過多,米飯稀爛,口感不太好。水太少,就容易粘鍋。水與米的比例以2比1較為合適。

第二,恰當地把握火候非常重要,剛上火時用大火催開,待噴氣口噴氣後立即加安全閥改用為文火蒸煮15分鍾即可。注意:開始時火也不宜太猛,否則容易粘鍋。

第三,關火後利用裏麵的餘氣就可以煮熟食物。

第四,估計米飯煮熟後就把高壓鍋浸在盛有涼水的盆內。

把握了以上幾點,就能用高壓鍋做出口感較好的米飯。

煮綠豆湯的節能辦法

熬綠豆湯等豆類湯時,可以將其先浸泡數小時,然後再放在電飯煲裏熬至水開後,將其放在保溫狀態5分鍾,再放到加熱區,如此一兩次,湯就做好了,用電飯煲要比放在燃氣灶上熬湯節省四分之一的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