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出行時要遵守行路規則,步行要走人行道,不走自行車或機動車道。過馬路要走人行橫道,如果是路口,一定要等綠燈亮了,再看兩邊沒車時才通過。不翻越道路交通隔離護欄,以免影響交通和發生危險。
馬路上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比肩接踵,因此行人之間要相互禮讓。遇到老、弱、病、殘、孕要照顧他們。在人群特別擁擠的地方,要有秩序地通過,不小心撞了別人或踩著別人的腳要主動道歉。如果是別人踩了自己的腳或碰掉了自己的東西,應表現出良好的修養,切不可口出惡言,厲聲責備。
走路時遇到熟人,應主動打招呼或進行問候,不能視而不見,把頭扭向一邊,擦肩而過。如果在路上碰到久別重逢的朋友,想多交談一會兒,應靠邊站立,不要站在路當中或擁擠的地方,以免妨礙交通,增加不安全的因素。
步行觀光時,人們喜歡邊吃著東西邊觀光,其實這是不雅的。在遊人多的場合,手裏的食物稍不注意就會碰到行人的衣服,因此,不要邊走邊吃東西。如確實是肚子餓或口渴了,可以停下來,在指定的飲食區或餐館吃東西,然後再趕路。走路時要注意愛護環境衛生,不要隨地吐痰、隨手丟棄髒物。
遊客,請提高你的文明禮儀意識
旅遊觀光者應愛護旅遊觀光地區的公共財物。對公共建築、設施和名勝古跡,甚至花草樹木,都不可破壞;不能在柱、牆、碑等建築物上亂寫、亂畫、亂刻;不要隨地吐痰、隨地大小便、汙染環境;不要亂扔果皮紙屑、雜物。
出門旅遊避免不了要向別人問路,或者遇到他人問路的情況。向他人問路時,宜主動到距對方適當的距離內,根據對方年齡、性別等特征恰當地予以尊稱,並對打擾對方表示歉意,然後清晰簡明地說明自己的意圖。得到答複後,表示謝意。如對方表示不清楚或不確定,也應表示謝意,並轉問他人,不可糾纏不已。如果是他人向自己問路,應注意傾聽對方請求,指明交通線路或需乘坐的交通工具;如口頭表達不清,可征得對方同意後帶路。自己不清楚或不確定的,應致歉意,並代為請其他人予以幫助。不可把他人招呼到自己跟前問路。不可對他人問路不理不睬或漫不經心隨意指路,更不可指錯路。
外出旅遊,拍照是自然少不了的。在這些人多的公共場合照相,一定要注意動作迅速,迅速擺好姿勢,迅速按下快門。不要像在影樓一樣不斷擺姿勢,讓旁邊也想在此照相的人過久等待,或是使那些怕擋你鏡頭而在旁等著過往的人耽誤太多工夫。同樣,您也應該給其他正拍照留念的人以方便,在人家已擺好姿勢後,不要貿然“搶鏡頭”。如果您需要路人幫忙給您按快門,一定不要忘記要先問好再請求,在事後要道謝。
出國遊,把良好的禮儀展現給世界
出國旅遊,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習俗和禮儀。和國外同胞接觸的時候,禮儀對你將會起到更為重要的作用。
出行歐美旅遊、探親、訪友,首先要注意衣著整潔。紐扣一定要扣好,手要清潔,指甲要剪短,胡須應修剪好。和人交談,要端莊和藹,彬彬有禮。雙方不可靠得太近,談話聲音不可太高;坐時忌蹺“二郎腿”,更不能抖腿部;談話要專注,忌在大庭廣眾麵前耳語。初次交談切忌打聽對方的收入、家產、年齡和婚姻;異性之間交談時眼睛不能老是盯著對方;在路上與婦女交談應當邊走邊談,不能停下站著說話;與婦女同座時不要吸煙;同相識的婦女打招呼,男方應起立,女的可以坐著回答。
到別人家裏做客,要先脫帽而後入室。雨天走訪,雨具應放在室外,不可穿雨衣入室。夫妻同去做客,告別時應當由妻子先起身告辭。
當你身處歐美與當地人打交道時,了解一些他們的手語言是很重要的。另外,還需要注意一些小動作。和別人講話時,不要用手指點對方,尤其是不能用中指,這會被人視作極不禮貌行為。翹拇指在我國和其他一些國家表示稱讚、了不起、第一的意思,而在美國、法國表示攔路搭車;伸食指和中指,在我國表示第二或數目字“2”,在英國則有兩種含義,當做這一手勢時,手掌朝著對方,表示勝利,若手背朝著對方,則表示侮辱;單伸食指在我國表示數字“1”,還用於提請注意,而在美國表示請對方稍等,在澳大利亞則表示“請再來一杯啤酒”。在我國,食指作彎鉤狀表示“9”,在日本表示小偷;在泰國、菲律賓表示門匙、上鎖;印度尼西亞表示心腸壞、吝嗇;在新加坡是死亡的表示、還表示拳擊比賽中的擊倒。拇指與食指在我國表示“O”,中指、無名指、小指伸直表示“3”。這兩個手勢合在一起,日本、韓國、緬甸是表示金錢;美國則表示同意、了不起、順利;印度尼西亞表示什麼也幹不成和幹不了;突尼斯用來表示傻瓜、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