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生活篇——讓禮儀的陽光灑滿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第33課出行和旅遊,做個文明的傳播者(1 / 3)

第5章生活篇——讓禮儀的陽光灑滿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第33課出行和旅遊,做個文明的傳播者

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也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禮記》中非常強調尊重他人的道理,尤其是尊重老年人。駕車見到老人必定行禮致敬,車子進入城邑,慢行不馳,生怕驚擾他人。回到自家的裏巷,要向父老鄉親致意。在現代交通文明中,開車不要橫衝直撞,到了人多的地方要慢行、鳴笛,遵循的正是尊重他人的道理。

自由的出行方式,不同的出行禮儀

1.體驗騎腳踏車出行的快樂

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交通信號和交通標誌。

禮讓行人,紅燈不越線,黃燈不搶行。

進出有人值守的大門,下車推行,以示尊重。

拐彎前先做手勢示意。

在機動車專用道和人行便道行駛,不要勾肩搭背、相互追逐、比賽飆車,不在市區騎車帶人和帶超長、超寬物品。

騎車時最好不撐雨傘。

2.乘火車、坐飛機、坐輪船,出門遠行

(1)乘坐火車時。放置行李應相互禮讓,與人方便。

主動幫助老、幼、病、殘、孕等特殊旅客。

在車廂裏,自覺維護車內環境衛生,垃圾投入垃圾箱內;不隨意脫下鞋子,更不可把腳蹺放到對麵座位上;車廂內禁止吸煙;不可長時間占用衛生間和盥洗間。

在車廂內不應大聲喧嘩,以免影響其他旅客。

(2)乘船。在候船室裏,要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喊叫。登船時要依次排隊,不要亂擠亂撞。在船艙裏不能隨地吐痰,不能亂丟紙屑果皮,也不能讓小孩隨地大小便。

(3)乘坐飛機的禮儀要求。按時登機,對號入座。進入機艙後保持安靜。

不將超大行李和有異味的物品帶上飛機。盡快放好隨身行李,保持通道暢通。

登機後主動關閉手機等無線電設備。

不亂動飛機上的安全用品及設施。需要找乘務員時,可以撳按呼喚鈴,不宜大聲喊叫。接受乘務員服務應致謝。

在飛機上進餐時,主動將坐椅椅背調至正常位置,以免影響後排乘客進餐。

保持艙內整潔衛生,因暈機嘔吐時,應使用機上專用嘔吐袋。飛行過程中盡量不要脫下鞋子以免異味影響他人;如果是長途飛行,脫下鞋後應在外麵再罩上護襪。

機上讀物閱後整齊放入麵前插袋。

飛機未停穩時不搶先打開行李艙取行李,以免行李摔落傷人。

上下飛機時,對空中乘務員的迎送問候有所回應。

3.做公交車上的文明乘客

雖然上下班高峰的時候乘客較多是客觀情況,但是守秩序可以讓每個人順利出行,而擠作一團隻會耽誤大家的時間。

車到站時應依次排隊,不要蜂擁而上,也不要去加塞兒。對婦女、兒童、老年人及病殘者要照顧謙讓。上車後不要搶占座位,更不要把物品放到座位上替別人占座。遇到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的乘客應主動讓座。

上車後應將隨身所帶的物品放到適當位置,不要把它放在座位上或擋在過道上。

下車要提前準備,準備下車時,如需他人讓路,應有禮貌地先打一聲招呼,或說“借光”、“勞駕”,不要默不作聲地猛衝,更不要發脾氣,或出言不遜。

為了乘車安全,不要隨便亂坐,比如窗沿、地板、扶手、發動機蓋等處。盡量別在車上吃東西。

如果車輛搖晃或自己不小心碰撞、踩踏了別人,應立即道歉;他人因此向你道歉,應大度地表示“沒關係”。

4.自駕車出行禮儀

自覺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交通信號和交通標誌。

保持車身整潔。

不搶道,不搶行,不鬥氣,不做猛拐、來回穿插、別車等危險動作,遇車隊、非機動車或行人時,主動禮讓。

雨天駕駛或趟過路麵積水時,應緩慢行駛,防止把水濺至路人身上。

夜間開車時,應主動轉換成近光燈。

不向車窗外吐痰或拋擲雜物。

在允許或指定區域停放車輛。

在沒有明確禁鳴喇叭的區域,也應盡量少按、輕按喇叭,不應長時間按喇叭。

5.步行,做自由“看客”

在生活中,我們離不開走路,出行旅遊,出門訪友,漫步散心,總是離不開走路。在這平常的“走路”中,同樣包含著一係列的禮儀要求,同樣需要注意講求公德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