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生活篇——讓禮儀的陽光灑滿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第32課公共場所裏,你就是禮儀的形象大使(2 / 2)

公廁:公共廁所可以說是文明禮儀最直接的見證。使用公共洗手間要自覺排隊,便後一定要衝洗廁所。洗手時不要將水濺到外麵。洗完手後,不要將水珠甩在洗手間的地板上,以免弄髒、弄濕地麵。公廁的門通常是封閉式的,如果門上顯示“有人”,則應耐心等待;如顯示“無人”,則進門後應關緊並拉上插銷,便後出來時一般不需關門。如果沒有“有人”或“無人”的顯示標誌,如廁前應敲一敲門並詢問是否有人,不可莽撞誤闖。當門外有人詢問時,你應及時大聲地回應,不要故意不做聲。

公共浴池:在公共浴池內洗澡,應注意節約用水。在不需要大量水衝洗時,可將水流調小一些。浴池內不要大聲喧嘩,也禁止說笑或打鬧,尤其是帶兒童洗澡,避免嗆水。由於浴池內的地麵和台階都比較滑,因此走路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不要搶道和撞倒別人。在公共浴池內,要愛護公共設施,使用完用品應放回原處,比如公用拖鞋。不隨便拿或使用別人的用品。

特殊場所,特殊禮儀

商場、購物區:自覺遵守購物公德,在購物商場和商店不大聲喧嘩,不追逐打鬧,不損壞商品,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購物態度平易親切,尊重他人,交易自願和諧。不強買,不惡意詆毀商品,不故意找茬壓價。對服務員的問候,要禮貌回複;對服務員的幫助,要及時得體地表示感謝。進超市購物,按規定存包;購物時,對已選購的商品感到不滿意,不能隨意放置,應主動將其放回原貨架區;貴重商品,要輕拿輕放。超市內的商品不得隨意品嚐和試用,不“順手牽羊”,不占小便宜。付賬時要自覺排隊,對有急事的顧客應該照顧和禮讓;離開時,要有禮貌地向服務人員致謝。

影劇院:觀看電影或演出時,要準時入場,不遲到,不早退,不隨便走動;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間應當有禮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使其讓自己通過。通過讓座者時要與之正麵想對,切勿讓自己的臀部正對著人家的臉,這是很失禮的。注意坐姿,不要將腳蹺到前排椅子上;保持安靜,不交頭接耳,不議論、不評價演員或劇情;每一個節目結束時,應該熱情鼓掌;演員謝幕後方可退場,退場時要禮讓有序;講究衛生,不帶食物進場,退場時要清理自己所用的物品,不亂扔垃圾。演出結束後觀眾應有秩序地離開,不要推搡。

圖書館、閱覽室:圖書館、閱覽室是公共的學習場所,要注意整潔,遵守規則。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內。就座時,不要為別人預占位置,查閱目錄卡片時,不可把卡片翻亂或撕壞,或用筆在卡片上塗抹畫線。不要弄髒和損壞圖書館、閱覽室內的書籍,除了允許借閱的圖書可帶出室外,其他的圖書不能私自帶出室外。另外,圖書內的任何文字、圖片、附帶光盤等都不可隨便裁剪、撕毀或拿走。館內、室內應保持安靜。走動時腳步要輕,不要高聲談話,不要吃有聲或帶有果殼的食物。圖書館、閱覽室的圖書桌椅板凳等屬於公共財產,也應該注意愛護,不要隨意刻畫、破壞。

博物館:博物館是供人參觀和欣賞有價值的、曆史上珍藏的名貴的物品的地方,入館時應保持嚴肅和禮貌。如果是集體參觀,則應按秩序一一參觀,不可前呼後擁,爭先恐後地擁擠。當工作人員或導遊對每一處物品做詳細介紹時,應認真聆聽,不可大聲喧嘩或說笑。不可損壞或破壞博物館內的物品。

紀念堂:紀念堂是供人們瞻仰和懷念先人的地方,如毛主席紀念堂。到紀念堂參觀時,應按秩序地排隊進入。進入堂室瞻仰時,應脫帽,表示對先人的尊敬。如需要,可敬獻鮮花等。紀念堂內要保持肅靜、整潔、文明,不可交頭接耳,也不要來回在人群中穿梭走動。紀念堂內禁止拍照。

佛殿:在佛殿、香閣遊覽或燒香叩拜時,應按順序逐個參觀,同時保持文明有禮的態度。不往佛龕、佛像上投擲物品或隨便刻畫文字,不亂投硬幣,不隨便拿供桌上的物品和食品。上香叩拜時,應遵守秩序,不能爭搶。

寺院、教堂:到清真寺、教堂等場合參觀時,應遵守當地的風俗習慣和禮節。不要對其妄加評論和嘲諷,對其中的工作人員要表示尊敬,不隨意亂動亂拿物品和擺設,不對其中的日常活動進行幹預,當然對方允許參加的活動例外。尊重對方的民族宗教信仰。

遇到那種往裏往外都能開的門,拉而不是推。

在公共場合,每個人都應當有意識地檢點、約束自己的個人行為,並盡一切可能自覺防止自己的行為影響、打擾、妨礙到任何人。

不同的公共場所,要遵守不同的禮儀。

公共場所裏,維護自身的形象很重要。

在公共場合,不但要擔當禮儀形象大使,還要向他人宣揚文明禮儀的作用,幫助他人提高文明修養的意識和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