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聽了這番話,回想起當年大家饑寒交迫,有樂共享,有難同當的情景,又見他口齒伶俐,心裏很高興,就立刻讓他做了禦林軍總管。
當然,回憶過去,閑聊往事,也有個當與不當的問題。當年朱元璋坐了皇帝位後,先後有兩個少時舊友來找他求官做,一個說了直話,引起了他出身的尷尬,被殺了頭,而上述這位說了隱話的朋友說得委婉動聽,被朱元璋委以高官。
與朋友及家人閑聊過去,如果是守著他的孩子和老婆,也要盡量少去提及對方讓孩子老婆成為笑料的“樂事”及尷尬事,這樣可能會傷害對方在家庭中的權威,引起對你的反感,而達不到辦事目的。
3.以言相激
“無事不登三寶殿”。長時間的沒有來往,此次突兀而至,對方便心知肚明你有事要求於他。他若不願幫辦,一進門就顯得非常冷淡。當你把事提出的時候,他會現出含含糊糊的拒絕態度。這可能是在你的意料之中。這時,你就得把“死馬當成活馬醫了”。“以言相激”不失為一種扭轉對方態度、繼續深入的好方法。
比如,你可以說:
“你是不是覺得,我這事給你找的麻煩太多?”
“我知道你能幫我,我才來找你的,否則,我也不能大老遠的跑到你這裏來。”
“我想你有能力幫我,再說這事也不是什麼違背原則的事。”
“這事我臨來之前,跟親友都打過保票了,說到你這裏一辦就成,難道你真讓我回家無臉見人?”
以言相激也必須掌握分寸,若是對方真的無能力辦此事,我們也不能太苛求人家,讓人家為難,更不能說出絕情絕義的話,傷害對方。隻有你了解了對方確實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時,才可以以言相激,逼他去辦。
如果他真的幫你去辦事,不管辦成沒辦成,事後,你都應該說個道謝的話,這樣會顯得你有情有義。
4.以利益驅動
如果你了解到這事辦成的難度大,或者對方已是一個見錢眼開的人,即使朋友幫你辦成,也會留下一個天大的人情。這樣,你不妨幹脆以合作的態度去找他,以利益驅動。
如果你把實情道出,說這是我自己的事,事成之後,我給你多少多少好處,對方可能會礙於舊交之麵不好接受。那麼,這時,你可以撒一個小謊,說這事是別人托你辦的,事後可以怎麼怎麼的,這樣,對方就會很坦然地接受,你也可以顯得不卑不亢,事後也避免留下還不完的人情債。其實,這種方法也是當今社會很普遍的辦事手段,運用這種手段辦事,成功率往往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