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五章退休後不想與人交往(3 / 3)

1.興趣喪失,無愉快感。

2.精力減退、精神不振、疲乏無力。

3.言行減少,好獨處,不願與人交往。

4.自我評價下降,自責自罪,有內疚感。

5.反複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傾向,據研究,患抑鬱症的老人有10%以上會有自殺行為。

6.對前途悲觀失望,有厭世心理。

7.自覺病情嚴重,有疑病傾向,據調查,60%的老年抑鬱症患者會出現疑病症狀。

8.睡眠欠佳,失眠早醒。

9.食欲不振或體重明顯減輕。此外,也會有記憶力明顯下降、反應遲鈍的症狀,80%左右的老年抑鬱症患者會出現記憶力衰退。

早期發現很重要早期發現老年抑鬱症很重要,因為越早發現療效越好,如果不及時發現並治療,容易引發老人的自殺等消極行為。據調查表明,老年抑鬱症患者自殺率約為10%至15%,首次發作後的5年間自殺率最高。所以家人應注意觀察老人發病的蛛絲馬跡,做到盡早診治。

老年抑鬱症早期症狀包括:情緒不好,表現為鬱鬱寡歡,悲觀絕望,以前喜歡的人或物突然不感興趣了,不願與人交往;思維障礙,以前會做的飯現在不會做了;自責想法,經常想起一些不愉快的往事,總覺得自己對不起別人,是家人的包袱;記憶力明顯減退,過去發生的事想不起來,也不願說;行為改變,如活動量減少,步履變小;自殺傾向,認為活著不如死了好。同時還會出現周身乏力、沒精打采、耳鳴目眩、肢麻失眠、食欲減退、胸悶、胃痛等軀體症狀。

危害很嚴重及早治療老年人抑鬱的後果是極其嚴重的,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由於抑鬱是長期情緒低落的結果,因而很容易引發心肌梗塞、高血壓、冠心病和癌症等身體疾病。據美國對250名癌症患者的調查,其中有156人在發病前曾因強烈的精神刺激而發生過持續的情緒低落。同時,抑鬱又是自殺的最常見原因之一。據研究,在抑鬱的第一年,實施自殺的人數為1%,而抑鬱反複發作者,其終身的自殺率為15%。所以對抑鬱症不能等閑視之。

由於老年抑鬱症經常具有其他生理疾病的背景,甚至是其直接的病因,所以首先要盡量把已有的身體疾病治療好,對不可治愈的疾病也應設法減輕其痛苦。其次,要調理好離退休後的心理狀態,克服自身的性格缺陷,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生活,培養興趣和愛好,擴大人際交往,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再次,改善家庭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喪偶的老人如條件允許可以考慮再婚,再婚對緩解老年人的抑鬱心理有較大的幫助,當然,子女晚輩對老年人也應給予充分的關心和照顧。

老人抑鬱症的預防,子女應該盡力創造家庭和睦氣氛,家庭成員間要多關心、多支持,老人如身有疾病,就更要多給予照顧。老人退休後,收入減少,會認為在家裏的地位下降,再加上活動空間變小,很容易讓老人產生失落孤獨感,所以子女應多主動給予老人財力上的支持;要多和老人聊天,因為老年人容易孤獨,特別希望得到別人重視和尊重,當老人向兒女訴說自己的身體不適時,不管老人真的是否有病,兒女都要帶他們去檢查身體,這是給老人最好的心理安慰。要鼓勵老人多參加社區活動,豐富日常生活,多學新知識,培養新的興趣愛好。同時,勸告老人們,要學會傾訴,心裏有什麼不痛快的事,要向兒女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