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要壞事
在有很多人在場的情況下,有不少人說話表情都十分的不自然,除了容易怯場之外,還常常說出幾句自己也沒想到的難聽的話或單詞,這令說話人自己也大為吃驚。其實,導致這種不能百分百說話現象出現的原因在於缺乏心理準備和實際訓練,不過通過下列訓練法完全可以克服:
一、努力使自己放鬆
說話時緊張的人,主要症狀是說話時呼吸紊亂,氧氣的吸入量減少,頭腦一時陷於無意識狀態,說出的話並不是心裏想要表達的。在某種意義上說,“呼吸”和“氣息”是一個意思,因而調整呼吸的目的就是“使氣息安靜下來”。說話時發生不正常情況通常都是這樣的順序:感到怯場——呼吸紊亂——反應遲鈍——說話支離破碎。因此調整呼吸會使這些情況恢複正常。說話時全身處於鬆弛狀態,安靜地進行深呼吸,吐氣時稍微加進一點力氣。這樣一來,心就踏實了。此外,笑對於緩和全身的緊張狀態也有很好的作用。微笑能調整呼吸,還能使頭腦的反應靈活,思維集中,做到說話百分百。
二、平時積累一些好的話題
在平時應酬中,我們可以隨時注意觀察人們的話題,哪些吸引人,哪些不吸引人?為什麼?自己開口時,便自覺地練習講一些能引起別人興趣的事情,同時又避免引起不良效果的話題。
三、訓練回避不好的話題
哪些話題應該避免呢?從你自身來說,首先應該避免你不怎麼了解的事情。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糊裏糊塗地說一遍,不僅不會給別人帶來什麼好感,反而給人留下虛浮的壞印象。若有人就這些對你發起提問而你又回答不出,則更為難堪,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力求說話百分百,一定要避開類似的話題。其次是要避免你不感興趣的話題,試想連你對自己所談的都不感興趣,怎麼能期望對方隨你的話題而興奮起來呢?如果強打精神故作昂揚,隻能是自受疲累之苦,別人還可能看出你的不真誠。
四、訓練豐富話題內容
有了話題,還要把話題進行下去,談話的具體內容是不可或缺的。內容來自於生活,來自於你對生活的觀察和感受。我們往往可以從一個人的言談看出他是否有豐富的內涵及對生活的無限熱愛。說話時激情似火的人總是對周圍的許多人和事物充滿熱情,很難想象冷漠而毫無情致的人會興致勃勃地與你談論今年流行什麼款式。
五、訓練自我評價
詞意是否委曲婉轉?話題是否恰到好處?言談是否中肯,把握要領?口齒是否清晰?說話是否不犯嘮嘮叨叨的毛病?說語音量大小是否適度?說話速度不急不緩?話中是否帶著口頭禪?說話是否簡潔而有力?措辭是否恰如其分、不卑不亢?話中帶多餘連接詞?說話是否真實具體?是否能充分表達說話目的?言談時是否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說話是否專心一致?話中是否含有自我吹噓的成分?是否一人滔滔不絕?是否出口就傷人?是否能真誠地與人寒暄問暖?說話是否能參酌量情?是否能掌握說話技巧?是否能巧妙掌握說話契機?是否能專心一意地聽人說話?
通過以上的訓練就能克服說話緊張情緒,慢慢地提高自己的說話水平,從而達到百分百的表達目的。
做一個出色的交談者
想把話說好、說的出色,達到百分百就必須要學會一些技巧。成功常常和一個人的講話能力聯係起來,正如你的工作取決於你的工作能力一樣,下麵幾點要注意:
一、交談時要放鬆情緒
說話情緒不可忽視,能直接影響到說話效果。許多人不知道如何進行一次對話,特別是同陌生人在一起時,常常感到有障礙,不知道如何開始。即便是有豐富有趣思想的要表達,此時的障礙就會阻止。
威廉·詹姆斯曾說過,許多人發現自己很難成為出色的交談者,其原因在於他們擔心自己所談的事或流於無味的膚淺,或言不由衷,要不就害怕他們所講的話對交談的對象毫無價值,或者方式方法不適合於某種場合。威廉·詹姆斯的糾正方法為:“無論何時,隻要人們消除心理的障礙,並且讓自己的舌頭自如地活動,交談就一定會順暢而友好,並且令人振奮起來。”
約翰·莫菲也指出:“我們不要硬是通過深思熟慮從頭腦中擠榨出一些警句和名言。當我們放鬆下來,恐懼消失的時候,這些名言妙句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出來……”可以這樣闡述,當談話最具刺激性時,也有50%的內容不僅是陳俗的,而且是毫無意義的。尤其是最初階段多數人如此,之後經過一段加熱過程,思想開始活動起來,隻要談話的參與者,不是急切地想使談話切入正題,此時談話就會很快言歸正傳。
二、讓交談豐富起來
交談豐富,是說話百分百必不可少的,每個人在談話之初都可能隻談些既缺乏機智又毫無意義的事情,其實,這種短暫的交談有利於調動思維,一旦你認識到這一點,並且不再擔心自己是呆板的,你將發現,你也能引發一次交談,那怕是與一位完全陌生的人交談。此時你會驚奇地發覺,在多數情況下,你談話的內容的是機智而有趣的事情。
不要期望對方一開始就熱情高漲,百分百說話者總是等到對方變得熱心以後,才試圖從他們那裏引導出一些有趣的想法。例如,他們會先問:“請問你尊姓大名?你從哪裏來?你準備在這兒呆多久?”等等,以激起對方的談話興趣。這些問題似乎沒有任何風采和智慧可言,但它們的確能使交談啟動起來。
三、讓對方談論自己
當你被引見給某人,並且“不能想出一件事來談”時,不妨試著用下麵這樣的問題使對方變得熱心起來,以引發出有趣的事情、聰明的觀點和幽默的話題來:“你認為這裏的環境怎麼樣?”“你喜歡旅遊嗎?”“你的網友多嗎?”當對方回答你時,就開始談論自己,也變得熱心起來。這樣的問話能打破僵局,感化別人。你不必尋找一個對方能談論的話題,而是使對方馬上談論自己,你要知道,每一個人都是關心自己的專家。
四、要讓談話順利進行
成為一名出色的交談者,其藝術並不是過多地去依賴於你能想出多少有意義的事情,或者與你有關的一些吸引人的經曆來說,而在於啟發、誘導別人講話。你要想真正成為說話百分百的專家,你就要學會激發別人的談話。更重要的是,你能讓別人講話,並使對方堅持下來,那麼當你講話時,沒有什麼能比這更有效地想使對方對你十分熱心,對你更感興趣和更易於接受你的觀點了。
五、談話切忌以自我為中心
談話中,人們總是對自己的工作、家庭、家鄉、理想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其實,即使像“你是哪裏人”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也說明你對別人感興趣,結果會使別人也對你產生興趣。
把自己作為一個主體,對你而言,你的本能會使你從一開始談話就馬上以自己為中心。想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就得表現自己。但事實上,如果你把話鋒轉向對方,就能贏得別人的更高評價,大家會認為你是一個極為聰慧的人。
通常的做法為,你隻須在心裏給自己提一個問題:“通過交談我究竟想得到些什麼?”這裏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想表現和炫耀自己,另一種是想與別人作友好交往。如果你需要的隻是前者,那你就隻談自己,這樣,你就別期望通過交談得到任何別的東西。
六、什麼時候談論自己
我們知道,公共演說家談論他們自己,講他們自己的經曆,功績以及思想。但要明確一點:這些人是被邀請來談他們自己的,他們被請來講他們自己的事,聽眾知道自己為何而來。演講者麵對的不是強製的聽眾,而是自願的聽眾。
談論你自己的恰當時間是當你受到邀請和有人要求你講自己的時候,你可以指望:如果別人感興趣,他會問你。當他確實對你提出邀請讓你談論自己時,不要守口如瓶或拒絕他。稍微告訴他一點你的情況,他會感到十分榮幸。這是因為你是用非常友好的姿態與他交談,好讓他了解一些你的事情。但不要做得過分,回答他提出的問題以後,再把談論的中心回到他的身上。
七、使用“我也”這個字眼
從心理學上講,將你自己引進交談的另一個正確的時間,是當你能告訴對方你自己的一些事,而這些事情將與他所說的某些事聯係起來,或者在你們之間形成一種結合的時候。
如果他說:“我是在貧困家庭長大的。”你最好回答:“我也是。”之後或多或少講一點有關貧困的話題或感受,讓他感到親切而重要。
八、倡導“愉快交談”
要想成為一個說話百分百的人,使人們願意和你交談的另一個秘訣是,盡可能地愉快交談。
那些形成了習慣總是悲觀失望地談論問題的人,指出世界正在走向深淵人,或者嘮叨他個人的所有麻煩的人,在任何獲得名譽的競爭中都不會取勝。
如果你有一些個人的煩惱需要與別人交談時,最好找心理學家或一些可靠的、富有同情心的朋友,而不要在公共場合張揚你的難處。
九、忌取笑、逗弄或諷刺
如果你想通過談話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那你就得努力抵製取笑、逗弄或諷刺的誘惑。生活中的許多人都有取笑別人的習慣。老公會在公共場合下逗弄妻子以表達感情,並錯誤地認為這是的一種極好方式。我們帶著嘲諷的意味與對方談話,希望對方在挖苦中認識到我們的聰慧,看到我們的幽默,而且不希望自己受到別人的傷害。
逗弄和取笑的真正目的在於觸痛別人的自尊,而威脅他人自尊的任何事情都是危險可怕的,那怕是在玩笑中完成也是如此。所以說諷刺總是帶著殘酷的成分,總是在算計著使別人感到渺小。民意測驗的研究證明,人們不喜歡被取笑,就是親朋密友也不喜歡。
隻有在少數情景中,在非常親密的朋友之間,才可以開一些充滿善意的玩笑。因為他們是不會計較和追究那些無關緊要的小事的。如果別人非常了解你,非常喜歡你,你也可以與他開個玩笑,但千萬別開得過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