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才華是內在激情的流露 8.竹窗下枕書高臥,鬆澗邊攜杖獨行(1 / 1)

第四章才華是內在激情的流露 8.竹窗下枕書高臥,鬆澗邊攜杖獨行

【原文】鬆澗邊攜杖獨行,立處雲生破衲;竹窗下枕書高臥,覺時月浸寒氈。

【注釋】衲:僧衣,也指寬大的衣服。

【大意】在長著鬆樹的山澗邊扶著手杖獨自緩步而行,隨處可見的雲霧仿佛從破舊的衲衣中飄出來的一樣;在竹製的窗下枕著書卷放心而眠,醒來時月色已照到了單薄的氈被上。

在山間漫步,扶著手杖,看來這個時候的洪應明已經老了。他的這般情景不禁叫人想起了杜甫的一首題為《漫興》的詩:

腸斷春江欲盡頭,杖藜徐步立芳洲。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

杜甫草堂周圍的景色很秀麗,他在那兒的生活也比較安定。然而飽嚐亂離之苦的詩人並沒有忘記國難未除,故園難歸;盡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國的愁思還時時縈繞在心頭。同時,他也對當時的世道不濟和人性的輕薄進行了抨擊。

同為寫景,意趣不同。洪應明關注的是自己,而杜甫牽掛的則是國家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