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德行是為人處世的根本 8.身如泰山九鼎,應事若流水落花
【原文】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動,則愆尤自少;應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則趣味常多。
【注釋】持身:對待自己人格與品行的態度。此指對心緒、言行的控製與把握。
泰山:位於山東泰安境內。中國五嶽之首,東嶽。古代帝王多在此封禪、祭告天地。常用來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寶貴的事物。
九鼎:古代傳說夏禹鑄了九個鼎,成為夏、商、周三代傳國的寶物,象征國家政權。此喻穩重。
愆尤:過錯,失誤,罪過(“卒無補於鳳規,隻以昭其愆尤。”——張衡《東京賦》)。
【大意】思行鎮定穩重如泰山九鼎,巋然不動,則失誤就會自然減少;處理事情的手法像流水落花那樣輕柔自然,使麻煩悄然消弭,則會體味很多的樂趣。
這裏說了處世之時,臨危不亂、舉重若輕的功夫。
東晉時期,前秦的苻堅率領百萬之師,揮師南下,要一舉滅亡東晉王朝。東晉的軍隊相繼敗退,舉國一片驚慌。
此時,隻有宰相謝安鎮定自若。他派侄兒謝玄率八萬晉軍去迎敵。當謝玄向謝安問計時,謝安鎮定自若地說了一句:“一切均已作了安排。”
謝玄不敢再多問。回來後,心又不能放下,隻有派張玄再次前往謝安處問計。
謝安見到張玄,依然不談軍事,卻要張玄和他下圍棋,並以一幢別墅作為賭注。平日裏下棋,是謝安輸給張玄的多,但當時的張玄為軍情而憂懼,心神不定,很快就輸給了謝安。
棋畢,謝安就出外遊玩,至夜方歸。然後召集眾將領,分派任務,麵授機宜。
謝安的臨危不亂與從容應對,極大地穩定了東晉的軍心。再加上軍力布置得當,用計正確,在其後的淝水大戰中,晉軍以寡勝眾,終使前秦官兵陷入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崩潰境地中。
謝玄率軍打敗了苻堅軍隊後,捷報很快就送到了謝安的手上。此時,謝安正與賓客下棋,他看了捷報後,並沒有露出任何的喜色,隻是繼續下棋。賓客問他發生了何事,他才慢慢地答道:“小子們已經打敗了賊軍。”
從謝安兩次安然下圍棋的場景中,不難看到他有一種過人的膽識,從而能臨危不懼,處變不驚,喜怒不形於色,而同時又能審時度勢,運籌帷幄,泰然自如地處理好所麵臨的棘手問題。
謝安在大兵壓境時所表現出來的心態與行為,並不是先天遺傳來的,而是後天養成的一種恒定的心理素質。人一旦具備了這樣的心理素質,那麼,當麵臨危機的時候,別人可能心驚膽戰、滾油煎腸,而你卻能怡然自得、行止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