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第一次工作經驗(1 / 3)

正文 第二章第一次工作經驗

趙雲興高采烈地到冀東電子技術公司人力資源部報到,審配經理把他分配到研發一部工作,部門經理是文醜。辦理完到職手續,領了員工手冊,審經理帶著他去找文醜,文醜幫他安排好座位,讓他先熟悉自己的計算機,依照自己的喜好先把電腦調整好。

整個早上,趙雲把自己的電腦安裝好WindowsXP,軟件開發係統等等。文醜過來了。

文醜:“新來的,一上午的時間,把電腦整理好了嗎?”

趙雲:“報告經理,整理好了。”

文醜:“在公司裏不用像在學校,什麼都加報告。我們部門主要負責數據庫的軟件開發,手上的項目有兩個,一個是金鳥語的業務管理係統,另一個是超酷食品公司的庫存管理係統。這兩個係統分別由兩個組來開發,我們部門連我共26個人,其中有16個人綁在第一個項目。現在已經開發將近三個月,項目主體已經開發完成,αrelease已經在測試部測試。預計開發時間是5個月,下個月將會給出βrelease,再次測試修改之後,發表Finalrelease交給客戶測試驗收,這項目就算結案。所以,我安排你進入第二個項目,這個項目是由項目經理王修負責,剛剛承接,現在正在設計階段。具體的情況會由王經理在項目會議時介紹。你有沒有什麼問題呢?”

趙雲:“沒有問題,是不是每個項目都是這樣進行的呢?”

文醜:“基本上都是這樣,除非客戶有特殊的要求,不然我們的項目開發流程都一樣。承接項目前,都由項目經理與客戶討論項目需求、功能要求、接口、界麵、係統要求與底層數據庫,有時候還包括使用的環境、廣域網或局域網,Webbase或單機畫麵,等等。製作項目規格書之後,作為委托開發合同的一部分提供給客戶確認。然後發到研發部,由研發經理與項目經理協調參與開發的人員,成立項目開發小組,再由項目經理集合大家對項目進行係統分析、設計,然後編程開發,出αrelease,βrelease,Finalrelease,客戶驗收後結案。”

下午的時候,趙雲參加王修經理對開發項目的任務指派。接下來的幾天,趙雲拚了命地爭取表現,在學校學習時,從來沒有這麼認真過。連畢業設計時也是想到就寫一些,不像現在,每天從早上一直編程到下班,還常常加班幹到把預計開發的模塊寫完才走。當然,遵守軟件公司的慣例,程序員是沒有加班費的。

1.工作上的爭執

這樣過了一周辛勤的工作生涯,在王修主持周五的項目討論會上,出現一個情況:另外兩位年資較深的程序員為了一個模塊中的錯誤問題起了爭執。要改正這個錯誤,必須有其中一人做大幅度的修改。而這兩個人都不願意修改自己的部分去配合對方。王經理隻在一旁作壁上觀,讓這兩個人互相爭吵。趙雲聽得頭昏腦漲,很快,會議時間已經超過一個小時了,但是仍然沒有結果。這時候,趙雲實在忍不住了,他手上也有不少工作需要做的。

趙雲:“二位前輩,你們這樣一直爭吵,也沒有什麼結果,是不是我們請王經理決定要如何做呢?”

王經理惡狠狠地說:“趙雲,沒事別多嘴。你是新來的,不懂就別說話。”

趙雲愣住了,覺得自己說的話好像惹怒王經理了。

王修接著說:“先把這個問題放著,你們把到現在的程序先發到我的信箱。你們不是還有很多沒開發完的地方嗎?先幹別的吧,散會。”

趙雲覺得很奇怪,這個問題就放著不解決嗎?會後,他找王經理談談。

趙雲:“王經理,首先為我剛才在會上插嘴道歉,我不知道會讓您這麼生氣。”

王經理:“沒關係,你剛進公司,不了解情況,過去就算了。”

趙雲:“另外我還有一個問題,剛才他們討論的問題,確實必須要某個人去改動程序才能恢複正常,您為什麼不要他們馬上改呢?”

王經理:“這你就不知道了,程序開發上,還有許多的訣竅你要去學習的。當然了,錯誤不改,肯定交不了活。但是,離發出αrelease還有一段時間。我要讓他們催得更緊之後才會決定由誰去修改。”

趙雲:“為什麼呢?”

王經理:“這你就不了解了,多觀察一下吧,慢慢地你就會了解在大型公司工作的竅門了。”

趙雲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仍然很不理解王經理的說法。隻能放著,反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下班之後,正好碰到行政部的主管田豐也下班出來。兩人正好同路,在車站等公共汽車時,趙雲提到今天的情況。

田豐:“其實這很正常的,公司的流動率很大,一大部分原因是溝通的問題。”

趙雲:“我沒看見他們的溝通,難道吵架也算是溝通嗎?”

田豐:“沒錯,吵架也是一種溝通,但這是不太好的溝通方式。”

趙雲:“可是溝通之後,我沒看見結果呀,而且王經理也沒有決定該怎麼做。”

田豐:“我不了解你們編程的技術問題,但是基本上編程就像是寫文章,程序員之間都會有一些文人相輕的觀念,總是認為別人寫得不好,一定要跟自己的思路相同才是正確的。”

趙雲:“確實有這樣的傾向,在學校時我也常認為別人不如我。”

田豐:“可是在社會中,大家都需要互相協助,互相妥協才能把工作幹好。你們組不是有十幾個人嗎?如果都不互相配合,那出來的軟件還能用嗎?”

趙雲:“這倒是……但是王經理怎麼不指派其中一位去修改呢?”

田豐:“這點我也覺得奇怪,不過王經理應該有他的道理吧。”

周一一上班,趙雲收到通知,到會議室開臨時會議。會中除了傳達公司將舉行一場大家可以自由參加的培訓之外,王修還特地告知兩位發生爭執的程序員:“你們的程序我利用周六周日都看過了,大體的框架沒有問題。並非像你們想的必須要做大篇幅修改才能去掉錯誤。我剛才已經回信給你們兩位,都有某些修改的必要,而且你們要注意我們在係統分析與設計時提出的接口注意事項與傳輸格式,不然以後這樣的問題仍然會不斷地出現。最重要的,我不希望以後在會議中看見你們這樣的討論態度。堅持自己正確的意見沒有錯,但是請你們二位先把自己的程序仔細看一遍,而不是發生問題就把責任推給別人。這次的事情到此為止,如果下次還發生這樣的情況,我會讓你們全部重寫,直到恢複到我們討論的結果為止。”

兩位程序員低下頭,不再說話。趙雲也特別佩服王經理,利用周六周日兩天時間把兩位程序員的程序都看完,這沒有足夠的經驗很難掌握別的程序員的思路。“看來我要學習的還很多,也需要特別充實自己的開發經驗。”

王修把趙雲叫到休息室:“趙雲,上次會議我沒有馬上解決他們的問題,一方麵是我根本還沒看見他們的程序,也無從插嘴,怎麼判斷誰該改,誰可以不改。當你未來有機會帶領一個項目時,也要注意不能莽撞地下令。這已經不是一個程序員的事情,如果沒有對程序的各方麵影響都考慮到,未來的錯誤肯定無法限製。甚至可能需要重編,那問題就嚴重了。依照經驗,程序員會有敝帚自珍的心態,出現問題都會先看是不是別人出錯,而不是檢查自己的程序。第二個問題是自滿,結果對規格書不會仔細閱讀。基本上出現接口問題的,有一大半是因為沒有完全依照接口規格來寫。所以我要他們把代碼都給我,先比對模塊接口的規格,就發現他們的問題,也不過才花去不到一小時。程序員開發程序時,必須要完全依照指定的框架來幹,才不會影響別人的開發進度。這點你也要注意。”

趙雲:“我記得第一個麵試的公司,他們就用一篇考題來考試,要求我們先看完才開始作答。從前麵看起來沒有問題,但是在最後一張卻寫了隻要在答案卷上簽名就交卷,不能寫其他文字。當時我還以為公司開玩笑,現在才理解,他可能也是用這樣的方法測試程序員是否能仔細閱讀項目規格書,能完全依照開發指示來操作。”

王修:“這個辦法不錯,以後應該建議人力資源部這樣考試。”

2.跳槽

趙雲在王修的領導下,技術能力不斷地成熟,慢慢地也成為熟練的編程手。轉瞬間,趙雲在冀東電子技術公司也一年多了。整個公司雖然規模很大,卻有點死氣沉沉的感覺。每個人都從事自己的工作,彼此之間的交流不多,而在公司一年多裏,趙雲隻在年終聚餐的時候,遠遠地見過總經理一麵。與公司的幾位高級經理也少有接觸,僅僅覺得公司似乎有不少人才,像人力資源部經理審配、研發一部的經理文醜、研發二部的經理顏良、市場部經理許攸、行政部經理田豐、采購部經理張合,等等,都是能獨當一麵的人才,但是每個人似乎都貌合神離,對公司的向心力不夠。其他員工也都時時留意自己的其他就業機會,公司裏大家上得最多的都是104人力資源網、中華英才網等招聘網站。受整個環境的影響,趙雲閑來無事的時候,也上網發發簡曆,想找找其他的鍛煉機會,讓自己能到不同的開發環境學學。

在發完簡曆不久,竟然也有回音了。他們曾經合作過的冀州軟件公司在招聘信息部門人員,要求的條件趙雲完全符合,他也有意願嚐試一下網絡管理的工作。約好時間之後,趙雲請假參加麵試。

一到冀州軟件公司,正好碰到他們的DDN專線故障,而信息部門的員工已經離職,總經理公孫瓚正急得跳腳。公孫瓚一聽說趙雲是來應聘信息部門的網管職位,馬上要求他嚐試著解決通訊中斷的問題,當作麵試的考核。趙雲在公孫瓚的引領下,來到主機房。他先檢查DDN專線的連接情況,發現機房的各種線路雜亂不堪,標示不清。許多接頭不是依照標準方式連接,甚至還有用膠條粘著。

趙雲先檢查屋外連進來的專線,一直找到基帶貓的接口,四根線簡單地插著。試試螺絲沒有擰緊。趙雲先重新固定好四條連接線,然後嚐試服務器能否上網,發現仍然無法連接。再繼續檢查路由器,發現指示燈不閃爍。重新啟動路由器後,服務器可以上網了。然後請別的程序員在別的機器上網,也成功了。這樣,先解了燃眉之急,公孫瓚高興了,當場表示錄用趙雲。趙雲回答需要一周的時間辦理交接工作,才能過來上班,公孫瓚痛快地答應了。

3.新興公司的問題

冀州軟件公司是一個規模較小的公司,主要業務項目是開發輔助教育軟件。趙雲上班之後馬上發現,公司的每個人工作意願都很高,但是隻關注與業務相關的工作。至於後勤支援、網絡建設、管理製度建立等都不完備。總經理完全可以當作一個優秀的業務員,公司所有的後勤部門總共隻有五個人。一位會計、一位出納、一位人事、一位行政兼采購人員,還有趙雲這位網管。公司很明顯地分成前、後台,前台集團是業務人員與開發人員,負責為公司賺錢。後台人員則處理其他所有的雜務,包括財務、人事、網絡維護、倉庫管理、采購發貨,等等。後台人員在公司的地位很低,基本不受重視。雖然曾公布過許多管理製度,但是業務部門的人員似乎完全不考慮這些,仍然我行我素。發生過以下幾個事件:

事件1

開發部經理嚴綱正需要一名程序員。他沒有依照公司的招聘規定,直接找了自己認識的一個朋友,填好了基本資料,就帶他到人事部讓他麵試。管人事的陳謙還弄不清狀況,嚴綱竟然說麵試表給你了,在你這裏也不就走走過場吧,讓他明天就上班。

陳謙:“你招人應該遵守既定的人事招聘流程,先提用人需求,找總經理批過之後,我才能開始招聘呀。”

嚴綱反而生氣了:“我這邊工作忙得要命,找個人你還裧裏裧唆的。”

陳謙:“那你也應該找總經理呀。”

嚴綱:“我昨天就跟他說過了。”

陳謙:“可是我沒看見他給我什麼指示。”

嚴綱:“那我不管,反正我找到人了,你就把手續補上就行了。耽誤了我的工作,你管得了嗎?”

陳謙:……

事件2

總經理的弟弟公孫越出去收款,收了部分現金與一張支票。由於時間太晚,已經超過下班時間,他直接把錢帶回家,第二天才過來公司交割。

出納小李覺得這樣的做法很不保險,如果放在你家裏,萬一出現盜竊情況什麼的,我沒法交代呀。而且公司有規定必須當天把錢收回保險櫃中,我才能下班。結果昨天晚上等你等到八點,打電話給你,你已經到家了。你怎麼不先打電話交代一聲呢?而且上周你收回錢,馬上又請客戶吃飯。結果回到我這裏卻是一些發票,這樣做也不合流程呀。

公孫越回答得很幹脆,反正這是我哥哥的公司,就算我丟了錢,我自己跟他交代就行了。本來業務行為上就會有一定的交際費,你也別拿著雞毛當令箭。

事件3

公司規定的上班時間是早九點到晚六點,偶爾有人會加班什麼的。但是公司沒有設置打卡鍾,完全靠自覺。總經理一般都九點半之後才到,雖然常常要求大家準時上班,但是遲到的情況仍然非常嚴重。總經理說一次,情況好一點,但過了兩天大家又故態複萌了。每次到月底行政部考勤時,每個人總有各種理由。而總經理怕程序員離職,總是讓行政部讓步,理由就是,遲到扣錢對公司也沒什麼幫助嘛。

事件4

公司的庫存物品,幾乎沒有哪個月是正確的。雖然也作盤點,但是三個人有倉庫的鑰匙。借貨還貨的問題、商品借用的問題、內部領用的問題、樣品領用的問題,雖然公司隻有不到100多樣貨品,卻始終對不上數。也常常會出現找不到要用的東西,認為沒有了,於是緊急采購新品,過幾天又發現公司原來就有很多庫存。沒有人說得清楚究竟倉庫裏還有多少物品。

整個公司就在這樣的混亂情況下營運。所以從成立至今,一直沒有太大的擴展與起色。

趙雲隸屬的網絡部名義上是個部門,但是趙雲時不時會讓業務部借調去參加程序開發。甚至也會被借調到客戶部去解決困難或問題。有一次,趙雲被借調到客戶公司去參與合作開發時,發現客戶竟然是自組工作室的劉備、關羽、張飛他們這個工作室。老同學三年多不見,當然免不了多聊幾句。詢問到現在的情況時,趙雲不無感歎地說實在不太願意繼續留在冀州軟件公司了。

4.初次合作

劉、關、張三人的工作室,已經承接過許多軟件項目的開發,尤其是在網絡軟件開發與電子商務上。這次,桃園工作室是準備推動一個新的網絡項目,執行電子商務方麵的底層模塊建設。趙雲在這方麵有不少經驗,尤其是在解決底層數據庫的SQL語句上,更是趙雲專精的技術。這次的項目是受徐州電子公司總經理陶謙之托,北海電腦公司的總經理孔融也提供不少程序員協助開發的電子商務平台。因為孔融與桃園工作室有過多次合作經驗,十分了解他們的開發能力,於是向陶謙推薦一起開發這個項目,希望能與曹操領導的洛陽東漢軟件集團一爭高低,使自己的平台成為業界承認的標準。

洛陽東漢軟件集團參與了由中科院支持的863工程之一,他有國有企業背景、雄厚的資金、龐大的技術群,而且官方的關係非常深厚;徐州電子公司是一個中小型企業,技術能力稍顯老舊,但是陶謙希望在自己退休以前能為公司帶來另一種新的生命與發展的機會。因此他投入所有資金孤注一擲,也找來自己的老戰友孔融協助。孔融擔任CEO的北海電腦公司是山東理工大學的校辦企業,一直從事財務軟件的開發,並且在學術界占有一定的影響地位,華北區的銷售也占有最大的市場,但在全國僅排名第三。孔融也是山東理工大學的教授,學術地位全國聞名。應老朋友的邀請,一起開發這個可能影響未來整個電子商務趨勢的項目,確實讓他興奮不已。除了調用自己最優秀的程序員之外,也外聘“海歸”太史慈出任項目經理。把自己非常欣賞的桃園工作室這三個幹將也一並拉攏進來。

這次的項目,是投入開發利用Internet傳輸信息的便利性作聯合采購的項目。洛陽東漢軟件集團的方向是利用官方的良好人際關係,掌握所有的醫院藥品與醫療設備采購,經由衛生部的介入,半強迫半推薦,使醫院加入洛陽東漢軟件集團組成的聯合采購體係。洛陽東漢軟件集團財大氣粗,想要一舉拿下所有醫院的藥品與醫療設備的庫存係統。而且要把所有人的基本健康資料都建立到衛生部的電腦係統中去。最好把醫療信息都放在身份證上,仿效美國的保險號碼,使每個人都有統一的社會保險號碼以及就診信息,公民在任何地方就醫,都可以隨時查到以往的就醫記錄與處置方式。這樣的想法非常震撼人心,如果這個項目真的執行順利,將會直接影響所有醫院的現有狀態。而且所有醫院的係統將要重新改寫,藥品與醫療設備的供應商也勢必調整業務的主要方向。對整個藥品與醫療器械的供應途徑將造成翻天覆地的影響。曹操提出的這個想法,推行時受到許多醫療專家與院長的反對,但曹操卻通過各種正麵或負麵的行為,把一些不太願意配合的院長陸續調離實權職位,因此這個項目進展仍然較為順利。

徐州電子公司也看到洛陽東漢軟件集團的強大背景,不敢跟他硬碰硬。正好去年開始,北京市發出消息將放出1.5萬家診所的牌照。由於各種原因,除了牙科診所之外,市麵上基本見不到如眼科、內科、外科、ENT、婦產科等專科診所,反而是牙科診所如同雨後春筍般四處開花。陶謙不想跟洛陽東漢集團直接對打,於是轉向占領診所的市場。他的想法是診所太小,每個月的藥品消費量不過5萬元,曹操應該看不上這些小錢。但是雖然每家診所隻有5萬元的營業額,可是1.5萬家,就表示每個月會出現75億人民幣的藥品需求。如果能從中得到10%的份額,也就表示每個月可以有7.5億元的營業額。這對中小型企業來說,已經是遙不可及的夢想了。為了推動這樣的信息產業平台,陶謙先期工作是聯絡各藥廠、醫療器械公司等等,了解行業銷售情況。桃園工作室的三個人也分頭進行信息收集。兩周後,陶謙招集大家開會,討論執行的方針。參加會議的有陶謙、劉備、關羽、張飛、趙雲、孔融,徐州電子公司的財務經理糜竺、營運部經理陳登。

5.跨部門項目的會議主持

會議開始,陶謙先介紹大家互相認識。

陶謙:“首先歡迎大家來到徐州電子公司,為我們共同合作的項目貢獻意見。一開始,先請陳登向各位報告一下藥廠對我們這個項目的反映。”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