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你好,你是趙雲先生吧,很高興見到你。能否先請你做自我介紹?”
趙雲:“我叫趙雲,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在校內成績不錯,我的簡曆上附了成績單,請您參考。我七月份才能拿到畢業證書,畢業設計的題目是《各種圖形圖像轉換工具》。我喜歡運動,踢足球。比較熱心、合群,學習能力比較強。編程時我對C++,VB都比較熟練。”
經理:“你怎麼證明你的學習能力較強呢?”
趙雲:“我的成績還不錯,各種動手能力也很好,學知識很快。”
經理:“你對C++比較熟悉,能不能請你馬上編一個快速排序的程序模塊呢?”
趙雲很快就在黑板上簡略地寫出一個快速排序的函數,沒有太大的錯誤。
經理:“你對數據庫的了解情況如何?”
趙雲:“我會SQLServer,Access。”
經理:“Oracle呢?接觸過嗎?”
趙雲:“沒有。”
經理:“你彙編的能力怎麼樣?”
趙雲:“隻編過一些小程序,最大不過兩百多行。”
經理:“對PLA與BASIC了解嗎?”
趙雲:“我知道這兩個東西,但是我沒做過。”
經理:“對網絡的經驗呢?”
趙雲:“我隻在宿舍裏組過小型的局域網,也常常上網。”
經理:“設置了服務器了嗎?”
趙雲:“沒有,我組的是對等網。”
經理:“好的,我介紹一下涼州電子技術公司。”
經理很扼要地介紹涼州電子技術公司從事的驅動程序的代工設計,主要承接國外的業務訂單。員工以程序員最多,占了近90%。員工普遍比較年輕,已經開發過許多重要項目,但是偏向較低階的硬件控製。
經理:“最後問你一個問題,你希望的待遇呢?”
趙雲臉紅了:“我依照公司的規定吧。”
經理:“好的,謝謝你今天過來參加麵試,我們會在一周內通知你結果,如果沒有通知您的話,就表示我們有其他更合適的人選。”
趙雲告辭了,他覺得今天的表現還不錯。回去等通知吧,後天還有一個麵試,是冀東電子技術公司。反正現在不知道會有什麼麵試情況,也就不要傷腦筋了。還不如回宿舍把今天問的問題再好好看看,也許有好一點的機會。
(1)麵試學生需改變的觀念
第二天,趙雲沒事在校園裏走走。碰到曾教過他數據結構課的老師鄭玄,鄭老師是學校的客座教授,平時在神州公司擔任信息部副總裁。趙雲恭敬地叫聲老師好,正好鄭老師還記得他,也表示一下關心。
鄭玄:“快畢業了,考研究生嗎?”
趙雲:“不考了,我想先參加工作,累積一些實務經驗,然後再考慮是否繼續升學。”
鄭玄:“工作找得怎麼樣呢?”
趙雲:“寄發了許多簡曆,參加兩次麵試。第一次失敗了,第二次我覺得還可以,明天還有一個麵試。”
鄭玄:“那很好呀,有機會就是好事。”
趙雲:“可是我也很擔心人家會不會要我。”
鄭玄:“不用擔心這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許第一份工作不一定適合你,但是你必須累積自己的資曆與經驗,作為你下一份工作的重要基石。”
趙雲:“那不就是說我要不斷地更換工作嗎?”
鄭玄:“不是這麼說,因為你剛進入一家公司,麵試的時候很難能看出他們的企業文化是否適合你的發展。當然,肯定這家公司會有一些吸引你的地方,你才會去投效。而當你參加工作之後,有幾個觀念需要調整,就算是我送給你的畢業禮物吧。
1.身份與信用觀念
學生離開校園進入社會,具備的已經是社會人的身份與資格。當然,一些對學生的優惠政策也沒有資格再享受了,像你去看電影、乘坐火車,等等,也就不能再買學生票。而犯錯的情況與處置方法,也會跟學生時代有很大的差異。在學校的時候,犯錯了可能僅僅受到老師、家長的責備,寫個檢查什麼的就算完事;在社會上,你犯錯了,很可能需要負擔各種損失,甚至刑責。
除了身份的轉變之外,也要注意信用的問題。子曰:人無信不立。信用程度在社會人身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嚴重。中國以前的生意人,講究信譽,即使賠本也要維護自己的信用。現在的社會因為發展迅猛,致使有些人不那麼重視信用問題。總認為中國這麼大,騙一筆跑了,也沒地方找我去。然而,這種現象不會持續太久,就會逐漸地出現各種規範信譽的法令。畢竟沒有人願意跟不講信用的人做生意,也沒有人敢雇用不講信用的人,除非另有所圖。
2.金錢觀念
學生時代,你無須負擔社會與家庭的經濟壓力。當然了,你同學劉備家境貧寒,很早就開始打工,可以說他提早經曆過這一關。進入社會之後,應該要轉變成自己獨立,尤其是在經濟上。父母辛勞一輩子,把你栽培到大學畢業。當然,你隨時回家吃頓飯,找父母親共聚天倫,父母會十分高興。但是如果你一回家就跟父母開口要錢,他們會怎麼想呢?就算他們不說話,你不覺得慚愧嗎?
而要做到經濟上的獨立,隻有兩點非常簡單但是又非常難做到的,一是開源節流,另一個就是量入為出。
開源節流,就是多增加收入,盡量減少開支。道理非常簡單,但是要做到收入大於支出,卻不簡單。因為你剛參加工作,找的應該是全職工作。緊張的工作應該占用你大部分的時間;開始工作之後,並不是學習的終止,而是另一種學習的開始。與騰出更多的時間創造收入來源正好互相矛盾。也就是這段時間中,你要仔細思考你的重心應該在什麼地方,學習,還是賺錢。
在沒辦法開源的情況下,要達到收入大於支出的目的,隻有靠節流了。你們原來喜歡吃的麥當勞、肯德基就要少去幾次。朋友之間的聚餐,也要選擇較經濟的地方,或者考慮自己做。電影也要少看一點,也就是嚴格地控製自己的支出。控製到什麼程度呢?就是剛才提到的第二條,量入為出。你每個月的收入有多少,就應該規劃自己的支出都在這個範圍之內。等你攢夠充足的資本,這個資本包括實際的金錢、經驗、技術與能力之後,你才能去考慮運用這段時間累積的資本去創造更多的收入,陸續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可以采取一種做法,就是把錢的用途都記下來,記上一個月之後,再來回顧是不是有用乃至不恰當的地方。可能的話,最好養成這個習慣,對你未來建立正確的用錢觀念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