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留心皆機遇,要做生活當中的有心人是因為機會往往來得都很突然或者很偶然。因此,隻有留心、用心的人才有可能在機會來臨的一瞬間捕捉到它。據說世界上的第一個防火警鈴就是在一次實驗中偶然發明的。第一個防火警鈴的發明者杜妥·波爾索當時正在試驗一個控製靜電的電子儀器,忽然他注意到他身邊的一個技師所抽的香煙把儀器的馬表弄壞了。杜妥·波爾索的第一反應是非常懊惱,因為馬表壞了必須中止實驗,要重新再裝上一個馬表。但他很快地就想到,馬表對香煙的反應可能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資訊。這個隻是一瞬間發生的看似很不起眼的偶然事件,就促使杜妥·波爾索發明了第一個防火報警警鈴,為世界防火領域做出了突破性的貢獻。
其實,世界上有很多的發明創造都是來自這類突發的偶然事件。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的我國農業科學家袁隆平發明水稻雜交也是如此。袁隆平有一次在稻田裏,無意之中發現了一株自然雜交的水稻。由此,他想到目前我們所認定的水稻不能雜交的結論可能是錯誤的。於是,他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通過艱苦的科學研究,終於成功地培育出了雜交水稻,從而一舉成為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世界級的科學家。
麵對許許多多這樣的成功事例,你也許會說,我整天都坐在果園裏,蘋果樹上的蘋果把我的頭都砸爛了,為什麼我就沒有發明出一個什麼定律?可能你還會說,我一年四季都不停地在稻田裏轉悠,我的腦子都快要被水稻裝滿了,我自己也快要變成水稻了,可我怎麼就沒有發現一株自然雜交的水稻?
的確如此,這就是你、我、他這些普通人和牛頓、袁隆平的區別。如果這世界上沒有牛頓,我們人類則有可能到現在還不知道萬有引力定律;如果這世界上沒有袁隆平,那麼人類也許將永遠身陷水稻不能雜交的誤區。所幸的是世界上出現了牛頓、袁隆平這樣的世界級科學家,從而為我們人類撥開了一團又一團的蒙在科學上的迷霧,使我們人類得以看見許許多多的光明。
牛頓、袁隆平這些成功人士他們為什麼就能捕捉到這些成功的機遇呢?他們與一般人有什麼不同呢?
首先,要捕捉到成功的機遇需要一定的知識技能,這是必要的。但若以知識而論,牛頓的物理學知識,袁隆平對水稻的知識也許並不是最全麵、最權威的,相信肯定有很多人在知識技能方麵超過了他們。那麼,他們到底憑什麼能捕捉到這些成功的機遇呢?他們憑的就是他們那雙能夠發現機會的慧眼,他們捕捉機遇的法寶就是處處留心,所以機遇之神才會一次又一次地光顧他們。
處處留心皆機遇,機遇不是等來的,而是要用心去抓住的,如果你想成大事,就從現在開始,努力學會抓住機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