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東進討賊 第3章東進試鋒(1 / 2)

第三篇東進討賊 第3章東進試鋒

封常清赴洛陽杭敵,無奈新幕之兵不堪戰陣,連連失利洛陽失陷。郭子儀統率朔方軍,擊敗叛將高秀岩,克複靜邊和馬邑,打開東隆關通路,準備進軍河北。

十一月十日,楊光翔被劫持後,太原方麵立即向朝廷報告。東受降城(內蒙托克托南)駐軍也送來急報。但是,正在驪山華清宮避寒的唐玄宗,卻認為此乃忌恨安祿山的人故意捏造,不相信真有其事。十五日,來自河北方麵的警報,證實了安祿山反叛的消息,玄宗這才召集宰相商議對策楊國忠自以為有先見之明,滿臉得意之色,大言叛亂不日便會平定。其餘大臣驚愕失色,無言以對。玄宗心中明白內地無兵可用,隻好先派特進畢思琢赴洛陽,金吾將軍程千裏赴河東安邑(山西運城東北),各自招募幾萬人,就地組織訓練,準備禦敵。

次日,安西節度使封常清人朝奏事,自請赴洛陽阻擋叛軍。封常清是西北邊防軍的一員猛將。玄宗大為高興,立即任命他為範陽節度使兼平盧節度使。封常清席不暇暖,銜命出發,緊急趕赴洛陽,招募軍隊,組織守備,並拆斷了洛陽北麵的河陽橋,以利用黃河來加強防禦二十一日,玄宗從華清宮回到京城,立即下令將安祿山的兒子太仆卿安慶宗處斬。隨後作出新的軍事部署:調朔方節度使安思順人京為戶部尚書,安思順與安祿山同族,但曾上奏過安祿山要謀反.所以隻是解除了他的兵權;摧升朔方右廂兵馬使、豐州都督郭子儀為朔方節度使,立即率本鎮兵馬東進討賊;以右羽林大將軍王承業為太原尹,負責鎮守事宜;增置河南節度使,統轄陳留(河南開封)等13郡,以衛尉卿張介然為節度使,駐守陳留,阻遏叛軍,屏敝江淮;以程千裏為上黨(山西長治)長史,防守太行山南部,穩固河東地區;以皇子榮王(李瑰)為元帥,左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統率京城諸軍東征叛賊。並在各郡的戰略要地設置防禦使,負責本郡防衛事宜。由於關中地區軍隊有限,玄宗下令出內府錢帛為資,招募新軍,十多天便組織起11萬人,號稱“天武軍”。但應募者大多是市井子弟和無業貧民,根本不堪上陣打仗。

十二月一日,東征副元帥高仙芝率領飛騎、獷騎和新募之兵,加上留在京城的邊鎮兵共5萬人,從長安出發,進駐於陝郡(河南陝縣)。玄宗派宦官監門將軍邊令誠為監軍。

河北方麵的叛軍於十二月二日進至黃河岸邊。隔水而望靈昌郡(河南滑縣東)。叛軍利用天氣嚴寒,用繩索捆紮破船草木,搭設浮橋,一夜之間,凍若堅冰,輕而易舉地渡過黃河,襲取靈昌郡,兵鋒直指陳留(河南開封)。

河南節度使張介然到任才幾天,叛軍已兵臨城下。初六日,叛軍攻城,唐軍一觸即饋,太守郭納舉城投降,張介然被叛軍殺害。八日,叛軍又攻陷了洛陽東麵的門戶榮陽(河南榮陽),殺死太守崔無坡,西指虎牢關(河南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