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東進討賊 第1章將相之爭(2 / 2)

此後,對楊國忠的話,也就聽不進去了。

玄宗本打算提升安祿山為宰相。楊國忠堅決反對,他的理由是“安祿山雖有軍功,但他目不識丁,怎麼能夠當宰相!如果頒布製書,恐怕四方蠻夷會笑話輕視我們大唐帝國的。”玄宗想想也是,便取消了這個任命。但仍給安祿山加官尚書左仆射,並賞賜其一子三品官,一子四品官。

三月一日,安祿山向玄宗辭別。玄宗脫下身上的禦袍給他作為賞賜。這一舉動讓安祿山受寵若驚,告辭後急速東出憧關,乘船沿黃河而下,日夜兼程趕回範陽。此後,又不斷有人上奏說安祿山要謀反。但玄宗不僅不相信,還把上奏的人抓起來,送給安祿山去處置。這一來,再也沒有人敢上奏了。

是年六月,劍南節度留後李毖率兵7萬人去攻打南詔,結果全軍覆沒。楊國忠隱瞞失敗,假報獲勝。接著又增兵討伐,仍然遭到慘敗,前後損失的將士有20萬人。朝廷上下畏懼楊國忠的權勢,無人敢上奏實情。

有一天,玄宗在宮中對宦官頭子高力士說:“膚已經老了,朝廷政事交給宰相去辦理,邊防軍事托付各位鎮將負責,可以高枕無憂了。”高力士卻並不糊塗,回答道:“臣聽說我軍在雲南連遭失敗。還有邊將擁兵太重,尾大不掉,不知陛下如何處置?臣擔心一旦發生禍事,就難以挽救。如此形勢,豈能說是可以高枕無憂啊!”玄宗聽了這些意外的話,對高力士說:“你不要再說了,讓膚仔細考慮一下。”

自上年以來,天下水早災害不斷,關中地區發生了饑荒。秋季又是陰雨兩個月,京城民房頹壞大半,物價暴漲。而楊國忠卻壓製地方州縣官員,不許上報災情。玄宗心中擔優莊稼受損,問高力士道:“陰雨不斷,你把知道的情況,都告訴聯。”

高力士乘機攻擊外朝宰相說:“自開元二十年(732)以後,陛下把朝廷大權都委托給宰相,賞罰沒有章程,導致陰陽失調,災害不斷。臣還敢說什麼呢屍玄宗聽後沉默許久,無言以對。

十四載(755)二月,安祿山派其副將何千年入朝奏事,請求以32名蕃將代替漢入將領。玄宗下令中書省立即起草救書,由他簽署,並發給告身(委任狀)。左宰相韋見素對楊國忠說:“這件事說明安祿山謀反的跡象,已經很明確了。我們應當盡力向皇上說明才是呀!”

幾天後,楊國忠和韋見素一起進見玄宗說:“我們有個計策,可以消除安祿山的陰謀。現在下令任命他為宰相,召他人朝。然後再任命賈循為範陽節度使,呂知誨為平盧節度使,楊光翔為河東節度使。這樣一來,安祿山的勢力就會分化瓦解。”

玄宗同意了這個計劃,但卻壓下寫好的詔書不發,先派宦官輔琳帶著珍果去賜給安祿山,讓他借機觀察安祿山的動向。結果,輔謬琳收受了安祿山的大量賄賂,回朝後極力聲言安祿山忠誠盡職,毫無二心但楊國忠並不死心,他派人暗中監視安祿山在京城的住宅,並假稱詔命派入搜查,抓了安祿山的門客李超等人,投人禦史台獄中秘密殺害。安祿山之子安慶宗在京城任太仆卿,派人將此事密報其父。安祿山心中越發感到恐懼六月,玄宗以賜婚安慶宗娶皇室女榮義郡主,親手下達詔書,命安祿山入京參加婚禮。但安祿山卻以有病相推辭,不肯奉詔來京城。

七月,安祿山上奏請求進獻3000匹良馬入朝,每匹馬派2個馬夫,再派22名蕃將負責護送到京城。河南尹達奚殉懷疑其中有詐,上奏道:“請告諭安祿山,到冬天再進獻馬匹,由朝廷派出馬夫,不用煩勞他部下的將士”這時,玄宗才有所省悟,開始懷疑安祿山心懷不軌。

恰巧這時輔繆琳受賄之事敗露,玄宗借別的罪名將其處死。然後,按照達奚殉的奏請,派內監馮神威帶著禦筆手詔去告諭安祿山:“聯在華清宮為你新造了一座溫湯池,等你十月前來。”馮神威到範陽宜讀詔書,安祿山也不伏拜,坐在床上動了動身體,說道:“皇上可好?不讓派人獻馬也好。十月份我一定奉命進京”隨即讓左右把馮神威安置在館舍,不再見麵。幾天之後,才放馮神威返京,而且也沒有奏表回複。馮神威回朝對玄宗哭訴說:“奴才燕一點就不能回來見陛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