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回驅銅人計殺毒象 逢妖女法喪軍兵
詩曰:父仇應報須當報,臣子忠君本要忠。事出兩難同酌奪,哪堪袖手放奸邪。
卻說陳飛熊當下聞知正德被圍,意欲往救。憶起從前父仇,十分著惱,意欲不救。又見奸黨如此猖狂,豈容任彼橫行,所以動問人敵商量進止。人敵答道:“自古忠臣,斷無仇及君父之理,況害先公者,實係劉瑾。今主上亦已解悉忠奸,倘念父仇,正宜出兵解圍,擒得巨魁以報宿仇,則上教國難,下雪私仇,為忠臣孝子,垂於史冊,傳於後世,不亦可乎?”
飛熊聽罷,忽然猛醒,連忙答曰:“哥哥果然說得有理,哥哥果然說得有理!”由是立定主意起兵相救,即命左右喚二位公主出來。
媚顏與秀春聞喚出到中堂,便問哥哥有何商議。人敵就將此事與二人說知,二人亦以起兵相救為是。
飛熊聽罷,遂對人敵曰:“悉憑哥哥主意,人敵就時傳令到各處營寨,諷集大小三軍,悉來聽點。
一聲鼓響,眾將齊集。於是四人人內,披掛整齊。點起軍馬,拔寨起程,直往江南而去。在路上又收買許多白銅,命工匠鑄成數十個銅人,得來去破象陣。軍士不知其故。隻得唯唯聽命,鑄成銅人。人敵暗喜,準備候用。不一日,來到蘇州地界,先命人到寨中報知王守仁,守仁見說,不勝歡喜,親出寨門迎接。二人入內參見聖主。
正德遂對飛熊說道:“孤家前日一時不察,聽信讒言,遂使先君喪命,孤之過也。卿家休得懷恨在心,還要盡心竭力,待破賊之後回朝,自然封賞。”二人謝恩已畢又聞報說江南、安徽督撫救兵到了。少主命人接入商議破敵之計。
飛熊從旁便問主將守仁:“賊勢如何?”王守仁答曰:“賊兵用群象法,十分厲害。銑炮矢石,俱不能傷,遂至大敗。請問列位仁台,有何計以破之。”
萬人敵聽罷,上前對王守仁附耳低言說道:“用銅人破之,隻須如此如此,便可破矣了。”
守仁聽罷讚曰:“果然妙策,人所罕至。今日天色已晚,明日就依此計而行。”
到了此日,守仁傳令大小三軍飽食輕裝,以聽調遣。就喚周勇與李龍聽令廠你二入帶一萬人馬,在寨前分左右埋伏倘見我兵得勝,賊兵到此,一齊殺出。”
又喚郭如龍兄妹聽令”命你二人帶了本部人馬前去挑戰,若賊兵出來迎敵,許敗不許勝,且戰且走。倘遇我兵殺進,汝二人就可分兵左右退下一聲 炮響,然後回兵殺上。”
守仁分兵已畢,眾人領兵去了。守仁就留宋寶與兩省督撫領著二萬人馬保護少主,緊守城池。遂自與萬人敵等四人驅兵在後接應。即令軍士燒紅火炭,傾人銅人腹內,不一時間,把銅人燒得通紅。用車載了,然後提兵殺去。
卻話如龍兄妹二人帶了三千人馬前到賊營溺戰。奪鼇於是兵分兩路殺來。二人接住交鋒,戰有十個回合,震滾命人將群象放出。如龍看見,回馬就走。奪整催兵趕殺,隻見山後一彪人馬,掛著天朝旗號,奪鼇就把群象趕起。群勇似猛虎一般向前撲去。如龍兄妹見自己大軍殺到,就將兵分開左右退下,讓守仁之兵殺上。守仁見群象來近,一聲炮響,即命軍士推出銅人。那象隻當是軍兵,向前用鼻子撥去。誰想撥的乃是銅人,群象被鋼人燒著,欲脫不能脫,乃大吼一聲,好似山崩地裂一樣,望後而走,把自己的軍馬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守仁驅兵將銅人推上,如龍兄妹亦回兵分左右殺來。劉瑾與奪鼇等嚇得魂飛魄散,大敗而走。王守仁隨後追殺,奪鼇於是引兵入江寧而去,閉了城門。王守仁揮兵趕到,遂將城中團團圍祝再說劉瑾與奪鼇被天朝兵馬殺得大敗逃回城中,檢點殘軍,隻剩得萬餘人馬,帶傷者不計其數。又見守仁之兵圍困城池,攻城甚急,不勝納悶。諸人正在堂中商議退敵之策,忽見軍士入堂跪下案道:“大將軍得知轅門外而有二位二八佳人,稱說是梅花山來的,要見奪整大將軍。特來報知,請令定奪!奪鼇放下愁容,不禁欣然喜曰:“得其到此,何愁大事不成。吾等高枕無優矣!”
劉瑾見奪整說出此言,急忙問曰:“兩位女兒是誰,吾兒為何出此言?”
奪鼇見問。隨即答曰:“父王有所不知,隻因孩兒普在千山中偶因無事,獨自出山閑遊打獵,遇著一雙康鹿走過。兒乃扳弓搭箭射之,那鹿帶箭而走,兒乃跨馬誼去。那鹿跑過前山,又過別嶺,兒乃隨後趕來。不想隨後趕到一所山莊,但見翠竹成林,蒼鬆繞徑,竹林之內,樓閣磋峨。那隻鹿走進林中,竟不見了,兒乃向前尋覓。見有兩位二八佳人在林坡上比較武藝刀槍,兒見其武藝超群,不覺狂言高讚。那兩個女子忽然看見,麵容嬌填,責吾窺探婦女之罪。不想語言之下,遂至爭竟起來,被那女用起法術,捉兒回去。見一老史儀容修偉,白發紅顏,謂吾與他女兒有宿世姻緣,逼吾入贅。兒見被捉,隻得暫時應允,未曾稟命,望父王恕罪。兒殆後乃詢其蹤跡,謂其父隱居梅花山上,數十年來,曾經學道仙師,是以深通法術。他謂吾輩不久定有爭鬥之患,他今到此,定必知吾兵敗,特到此相幫,是以改憂為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