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全球傳媒業大王魯珀特·默多克:擴張、擴張、再擴張(1 / 1)

第三十二章 全球傳媒業大王魯珀特·默多克:擴張、擴張、再擴張

創業鐵律:

魯珀特·默克多的最成功的秘訣是,擴張、擴張、再擴張!

創業故事:

魯珀特·默多克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絕不亞於美國總統克林頓或是搖滾歌星麥當娜。他是世界傳播業的頭號大老板,其資產估計不下120億美元。而1911年去世的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策,其資產按今天的美元折算總共才2.8億美元。

默多克1931年3月11日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的一個農場,他是家中4個孩子中惟一的男孩。默多克的父親是蘇格蘭移民,42歲才結婚,新娘隻有19歲。

1949年,青年默多克在澳大利亞一所中學畢業後,進入英國的牛津大學學習。據說,在大學裏,在他房間的窗台上擺著心目中崇敬的政治偉人——列寧的胸像。

在默多克離家赴英國牛津求學期間,他的父親已成為一個很有成就的報人,主辦著澳大利亞的阿德萊德《新聞報》等4家報紙。1952年秋,默多克的66歲的父親死於心髒病,把他的責任過早地卸在了惟一的兒子肩上。

默多克返回澳大利亞,竟出乎意料地發現父親的資產存在某些混亂,幾家報紙在財政上正陷於困境。他說服母親,保住了兩份報紙沒有轉讓。他又到倫敦《每日新聞報》參加了簡短的培訓。返回澳大利亞後,默多克擔任了《新聞報》和《星期日郵報》的出版人,這是1953年,他剛滿22歲。

此後,他開始大舉進攻報業。1956年收購《珀思星期日周刊》。1960年買下《悉尼每日鏡報》和《悉尼日報》。1964年創辦《澳大利亞人報》。1969年控製英國《世界新聞》周刊和《太陽日報》。1973年購入美國《聖安東尼奧新聞》和《星報》。1976年先後收購《紐約郵報》和紐約雜誌公司。1981年購入《英國泰晤士報》和《星期日泰晤士報》以及所屬三份周刊,從而控製了英國30%的報紙發行量。後又買下美國的《芝加哥太陽時報》,並控製在電影和新聞界中有影響的華納通訊公司。

默多克還是安捷航空公司董事長、美國出版公司董事長、城市郵報出版公司董事長、國際新聞有限公司董事長。1981年任泰晤士報業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1982年1月任董事長。1984年任路透社持股有限公司經理,後任澳大利亞默多克新聞公司總經理。

他創立的默多克新聞公司是澳大利亞大報係之一,除經營電視外,還在澳大利亞和英國、美國、新西蘭擁有數十家報紙、雜誌。

默多克的最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呢?那就是擴張、擴張、再擴張!對於雄心勃勃的默多克來說,阿德萊德這個地方實在太小了,他要向更廣闊的領域擴張。

隨後幾十年,默多克奇跡般地建立起一個橫跨五大洲、三大洋的傳媒大帝國——新聞公司,成為全球第一個新型媒體跨國公司的經營者,在全世界擁有300多家的子公司,年收入接近90億美元。

創業指南:

創業過程,如何擴張自己的企業呢?

第一,要有合理的布局。

企業的擴張亦如行軍打仗,如何駐軍,如何指揮,都需要企業以戰略的眼光和全局性的思維來對待。所謂“謀定而後動”,因此一個剛剛創立的企業應當規劃恰當、思慮周全,以保障布局合理、平衡發展、擴張成功!

第二,選擇目標市場。

創業時選擇目標市場應該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如企業目標客戶定位、目標市場經濟發展水平、目標市場競爭對手情況、企業自身人財物配備、對企業現有市場的支撐作用等,而不應該僅僅根據某一方麵來進行粗略的劃分。

企業如果一味地“貪多”,也許在一定時間內增加了絕對客戶數量,但在實際上模糊了自身的目標客戶定位,損害了目標客戶的利益,結果是導致目標客戶流失的同時一大批的非目標客戶迅速遠離,於是企業受損、品牌受損、市場受損。

第三,有計劃地拓展市場。

企業在選擇好目標市場後,就應該根據企業的目標製訂相應的市場拓展計劃。所謂“有備無患”,“未雨綢繆”,不打無準備之仗。企業的市場擴張應該有計劃分階段地進行。這樣,企業才能為擴張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至於手忙腳亂,也不至於漏洞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