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該節儉的一定要節儉(1 / 2)

第38章 該節儉的一定要節儉

居家過日子應該節儉,商人做生意也應該節儉。家大業大,一點滴處的節省積少成多,也會降低成本,增強競爭優勢。商人如果養成奢侈浪費的習慣,再大的家業也有敗光的時候。

生意做多大也不能忘了節儉

商人對自己節儉,追求成本的合理化,是培根固本之法,有利於企業自身成長。但對他人卻要慷慨,該花的錢就花,幫助客戶做大,追求與客戶共同成長,才是長治久安之道。

貪圖享受的人認為,一味儉省,人生的樂趣何在?其實,最儉樸富人也比最奢侈的窮人享受更多,隻要做成大商人,常人的所謂享受又何足為道?

更重要的是,商人按個人節儉的習慣養成公司節儉的風氣,這是使財富倍增的重要途徑之一。

王永慶是做小本生意起家的,儉樸是他多年養成的習慣。他經常那種跟大富豪身份不相稱的事:

例如,一條毛巾用十年,肥皂用到隻剩一小塊還舍不得扔掉,乘飛機坐經濟艙,不坐頭等艙……他在企業管理中,也特別強調節儉,反對鋪張浪費。他的理念“追根究底,點點滴滴求其合理化”,目的是消滅任何一點不合理成本。

有一段時間,王永慶在電梯裏多次遇見同一位年輕人。他不禁感奇怪:“這後生為何經常跑上跑下呢?”一問,竟讓他發現了一樁不合理的事情:原來,台塑與某企業合作經營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的付款務由台塑財務部統一辦理,但票據簽章由對方指派的會計處長辦理,雙方在不同樓層辦公。所以,這位負責雜務的年輕人需要兩邊跑,一天跑十幾趟。

王永慶認為這種做法不合理,馬上對那位會計處長說,台塑已運電腦處理采購付款業務,總共要經過四道關卡,確認無誤之後才決定付款,其管製功能比蓋章還有效,何必為了支票蓋章,讓經辦人員跑來跑去浪費時間呢?在他的幹預下,以後這兩項業務都由台塑財務部統一辦,這就節省了人力。

王永慶的眼光與許多企業家不同,在別人眼裏的小事,在他眼裏卻是大事。他認為,一時的錢財損失,數額再大也有限;製度有漏洞,再小的問題也影響長遠。所以要點滴以求合理化。他說:“我們對於所可能涉及成本的項目,都會一一用心追根究底,直到最為節省才肯罷休。”

例如,在招待客人方麵,王永慶要求吃得開心,又最為節省。他極少在外麵宴客,一般在台塑自辦的餐廳招待客人。餐廳廚師與服務員素質絕不低於大飯店。王永慶宴客時,專業廚師必須準備二十道豐盛佳肴應席,對菜式的要求,王永慶的標準是:精致可口。宴客通常采自助餐形式,吃多吃少隨意,卻不允許浪費。

台塑集團的員工食堂也采用自助餐形式,同樣要求吃得好又不浪費。為此,王永慶專門請幾位營養專家,花了兩年時間,為台塑集團編製了一份詳盡“全年度統一菜單”。這份菜單對於營養搭配、成本控製與采購方式等都予以周全設計,然後分發到各單位食堂,使其從采購、驗收到每一道菜的製作方法都有章可循,既節省了成本,而且沒任何兩天的菜譜是相同的,以保證讓員工吃得高興。

在降低建廠成本方麵,台塑的核算已深入到每個細節,編製的建築規範手冊就有幾大本。一般來說,在建廠成本上,假如美國人來做需140元,日本人100元,而台塑隻67元就夠了。

由於王永慶“點點滴滴求其合理化”,所以,台塑是世界上成本控製最好的公司之一。

可見,節儉既是聚財之方,在他人看來,也是美德。生意做多大,也不能忘了節儉。

再有錢也要節省該省的小錢節儉是猶太人的特點。猶太人特別是猶太商人不管多麼富有,絕不會隨意揮霍錢財。在宴請賓客時,以吃飽吃好為原則,不會講排場亂支;在生活中,以積蓄錢財為原則,不會用光吃光,手頭空空的。猶太人測算過,依照世界的標準利率來算,如果一個人每天儲蓄1美元,88年後他可以100萬美元。這88年時間雖然長了一點,但是如果每定天儲蓄2美元,那麼在10年、20年後,很容易就可以達100萬美元,因為這種有耐性的積蓄,會得到利用,並由此得到許多意想不儉賺錢機會。我們再來看一下洛克菲勒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