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遵守亙古不變的商道
隨著時代的變化,經商的內容、方式,商品本身都會不斷隨之化,但有一些商道卻是亙古不變的,而且一旦違反就會受到無情的懲罰,這些商道既包括屢試不爽的商業法則,也包括不能越雷池的商道德。
遵循亙古不變的經商法
我們常常聽到人們這樣說:“世界的金錢裝在猶太人的口袋裏。”猶太人從人口上說占著世界總人口很小的比例,從曆史上來說,猶太人民族是流浪的民族,幾千年的流浪生活,使世界各地都曾留下猶太人的足跡。而他們的富有卻是眾所周知的。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日本,猶太人都在金融界或商業界獨占鼇頭,百萬、億萬富翁不乏其人。那麼他們為什麼能擁有這麼巨大的財富呢?這光靠有一個聰明的頭腦還是不夠的,猶太人之所以始終“生財有道”,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擁有一套經營的特殊法則:“78∶22”的經商法則。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的自然界,空氣的成分,氮與氧等的比例78∶22;而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體中,水分與其他特質成分的比例也78∶22。可見,78∶22是大自然世界中一個客觀的大法則,除了有許偏差,例如它可能變成79∶21或78.5∶21.5等,但總的來說,這大法則是客觀的,它規定著宇宙中某些恒定的成分比例。
以“78∶22”法則為基礎,經商絕不吃虧,這是猶太人經商千百來總結出來的經驗。
舉一個例子來說,假如有人問,世界上放款的人多,還是借款的多,一般人都會回答說:“當然借款的人多。”但是經驗豐富的猶太人回答卻與一般人回答的恰恰相反,他們會一口咬定:“放款的人占絕對多數。”實際也正如此。銀行總的來說是個借貸機構,它將向很多人借來的錢,再轉借給少數的人,從中牟取利潤,而用猶太人的說話,放款和借款人的比例是78∶22,銀行利用這個比例賺錢,絕不吃虧。相反,一旦這個比例破壞,借款人多於放款人,則銀行必將破產。
就在“78∶22”法則經過猶太人千百次運用,幾乎百發百中以後,世界上具有聰明頭腦的少數商人也開始感覺到這個法則的魔力。一個日本商人就是受這種魔力的吸引,把它運用到鑽石生意上,結果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鑽石,是一種高級奢侈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是高收入人士專用消費品,一般收入的人是購買不起的。而從一般國家的統計數字來看,擁有巨大財富,居於高收入層次的人數比一般人數要少得多。因此,人們都存在這麼一個觀念:消費者少,利潤肯定不高。絕大多數都不會想到,居於高收入層次的少數人卻持有多數的金錢。換句話說,一般大眾和高收入人數的比例為78∶22,但他們擁有財富的比例卻要倒過來:22∶78,猶太人告訴我們:賺“78”的錢,絕不吃虧!該日本人就看中了這一點,他把鑽石生意的眼光投向占人口比例“22”的財主身上,一舉取得巨額利潤。
20世紀60年代末的冬天,該日本商人就抓住時機開始尋找鑽石場。他來到東京的某百貨公司,要求借該公司的一席之地推銷他的鑽石,但是該公司根本不理他那一套:“這簡直是亂來,現在正值年末,即使是財主,他們也不會來的,我們不冒這種不必要的風險。”斷然拒絕了他的請求。
但他並不氣餒,堅持以“78∶22”這條萬無一失的法則來說服A公司,最後取得該公司一角:郊區B店。B店遠離鬧市,顧客很少,生意條件不利,但該日本商人對此並不是過分憂慮。
當時A百貨公司曾滿不在意地說:“鑽石生意一天最多能賣1000萬日元,算不錯了。”該日本商人立即反駁:“不,我可賣3億日元你們看。”這在旁人看來,無疑是狂人的說法了。但該日本商人卻胸成竹地說出這句話來,無疑是源於對“78∶22”法則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