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不怕危機,就怕被危機壓垮(2 / 3)

用現代經營眼光看,先保住還沒有裂開而可能保住的地方,其實就是一種處變不驚,收縮戰線,全力圖存,以求再戰的策略。在麵臨全麵崩潰並且破綻已現的情況下,考慮及時收縮戰線,集中財力保住有可能保住的部分,對於應付危局和減小損失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第一,它可以避免力量過於分散,在本來已經財力有限的情況下,最忌諱的就是力量分散,因為這樣會極大削弱本來就有限的財力物力的效能。第二,避免四麵支絀,在已經麵臨全麵崩潰的情況下,要保住己所有的生意,事實上是做不到的,因此,最忌諱的也就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四麵支絀。四麵支絀,將會四麵不保。第三,這種策略也符合危機到來之後挽救敗局的最基本目的。在麵臨全麵崩潰的時候,最基本的目的應該是圖存而不是發展,應該是盡可能保一個敗而不倒的基礎,以圖再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隻有丟棄那些已經明顯無救或救之極難而又於全局補益不大的部分,才有可能保住能夠較好地保住的部分,達到以圖再戰的目的。

胡雪岩終因左宗棠無力相保而在官場的傾軋中回天無術,一敗塗地,所有的卓越輝煌,所有的榮華富貴,都似乎在一夜之間化為一絲過眼煙雲,隨風飄散。

不過,胡雪岩也真算得上是一條輸得起的好漢。他在仔細考慮了全局後,知道人生做事,有輸有贏,勝敗乃兵家常事,關鍵是心理上不能輸,也就是說“既要贏得起,更要輸得起”。照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是一雙空手起來的,到頭來仍舊一雙空手,不輸啥!不但不輸,吃過、用過、闊過,都是賺頭。隻要我不死,你看我照樣一雙空手再翻過來。”

正是因為有如此心胸和氣魄,他輸得很灑脫,很漂亮,很令人佩服。

胡雪岩沒有為自己匿產私藏,不僅輸得大氣,而且輸得光明磊落。

他本來是可以,而且也完全有條件為自己私匿一些錢財的。想想胡雪岩馳騁商場幾十年,創下偌大一個家業,僅二十三家典當就值二百多萬,“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用說現銀,就是家中收藏的首飾細軟,私藏幾許,大約也可以讓他在生意倒閉之後維持一個相當闊綽的生活。說胡雪岩有條件這樣,是因為即使在他的錢莊、絲行全麵倒閉之後,由於左宗棠的轉圜斡旋,胡雪岩隻是被革去二品頂戴,責成清理,並沒有後查抄,他完全有條件轉移財產,但他沒有這樣做,而“一切都命”。他認命了,這不能不讓人欽佩。

另外,在自身已經不保的情況下,胡雪岩仍然沒有失去寬以待人心懷。宓本常在阜康錢莊沒救之後自殺身亡,在胡雪岩看來實在“犯不著”--這時候胡雪岩實際上已經原諒了他的過失和不義。胡雪岩特別囑咐古應春料理好宓本常的後事,雖然宓本常確實不地道,但朋友場,他的後事也不能不管。

另外,即使在身處絕境的情況下,胡雪岩還能為別人著想。夜訪周少棠,回來由自己身上的寒意想到今年的施棉衣、施粥應該照常;他不怕官府查抄,因為公款有典當作抵,可以慢慢還,他可以不管,隻沒有清理之前,私人的存款不知隻能打幾折償還,用他自己的話說:

“一想到這一層,肩膀上就像有千斤重擔,壓得喘不過氣來。”由此也使人想到,胡雪岩常常掛在口頭上的那句“不能不為別人著想”的話,確實並不是說說而已的冠冕之辭。

當然,一個生意人要真正輸得起,最重要的大約還是要對於“錢財身外物”這句老話有真正屬於自己的體驗。說起來,所謂“錢財身外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幾句話人人會說,也人人都懂。可嘴上說說是一回事,懂得道理是一回事,但真正麵對現實時如何去做,則完全是另外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