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現實生活中,總是聽到很多人抱怨工作難找,或公司環境不好,或老板如何不會用人包括如何的心黑手辣等等。事實上,讓自己成為一個公司必不可少的人,成為老板正在尋找的人,並不是什麼天大的難事。很多人並不從自身惰性因素中尋找原因,總是終日喋喋不休於外事外物對自身的影響,其實這對改善自身的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百分百的無濟於事。
社會上存在著大批的失業人群,這好像是社會對勞動力的需求不足,而實際的情形卻是,社會上空閑著許多的職位,而每個招聘的門前或招聘網上都貼有“誠聘員工”的廣告。當然,企業總是要招聘那些素質更好、技術更高的男男女女。而出色的經理和領袖隻有那些人格非常完善的人才能勝任。
金融界巨子羅塞爾?塞奇說:“一個年輕人,如果既無閱曆又無背景,隻有自己可以依靠。那麼,他最好的起步方法是:首先,獲得一份工作;第二,珍惜你的第一份工作;第三,培養勤奮、忠誠敬業的習慣;第四,認真學習和觀察,獲取真經;第五,要努力成為不可或缺、舉足輕重的人;第六,成為一個謙虛、有修養的人。”
優秀的人總會以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上進的工作精神去開拓自己的人生天地,成功也隻屬於這樣的人。這樣的人也從不抱怨老板或公司的苛刻,他們對自身的嚴格要求甚至超出了常人的想像。如果說“我沒有做事的機會”、“我無法就職於那家大的公司”、“天啊,這簡直糟透了”,這些永遠是失敗者的借口。
從現在起,閉緊你那張抱怨生活的嘴巴,加快行動的步伐吧,一切從自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培養最基本的從業素質做起,從閱讀《做老板的心腹》一書做起,做一個熱愛生活、熱愛工作、熱愛你的老板的——一個優秀的、必不可少的那個人。
盡忠職守、主動進取、勇於挑戰、團結合作、處世靈活以及知恩圖報——這些都是這個時代所迫切要求的。
——編 者
正文
你曾經或現在屬於這樣的人嗎?
◎投機取巧的人
我們常常可以在一些公司看到這樣的情況:職員總是抱怨老板的苛刻和公司製度的嚴格,有一種被監視的感覺。而老板也埋怨員工工作拖遝、不盡力,似乎沒人監督簡直就不能正常工作。
在現代社會中,投機取巧的人普遍存在,這是任何公司和組織都無法回避的問題。一方麵確有苛刻的老板存在,但換一個角度來講,職員是不是也應多做自我檢討呢?
很多人對老板的苛刻和公司製度的嚴格的抱怨,更多的原因是:他們因為慣於投機取巧而吝於付出與成功相對應的努力,他們渴望達到事業的頂峰,卻又不甘願走艱險的道路;他們希求勝利,又不願為勝利做任何一點犧牲。而有的人之所以能夠成功,恰恰是因為他們能夠認識到這種普遍的社會心態,並極力地超越它們,獲取成功。我們來看這樣一個故事:
一隻幼蝶在繭中苦苦掙紮,而一個人出於憐憫,用剪刀將繭剪掉了一些,使它輕鬆地爬出來,他以為他幫助了幼蝶,然而沒過多久,這隻幼蝶竟然死掉了。
幼蝶之所以要在繭中拚命掙紮,是為了使身體更能經受摧打,使翅膀更加有力,這是它的生命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種投機取巧幫助它的辦法,反而害了它。同樣的道理,也許你可以通過一些投機取巧在工作中獲得一時的便利,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卻為你的品行的形成和職業前途埋下了憂患的種子,對你以後的職業發展毫無益處。
古羅馬人有兩座聖殿,分別是勤奮的聖殿和榮譽的聖殿,在安排座位時,他們有一個秩序:必須經過前者,才能達到後者,榮譽的必經之路是勤奮,試圖投機取巧想繞過勤奮就到達榮譽的人,總是被榮譽拒之門外。
許多生活中的實例證明,不管大事小事。如果總想投機取巧,表麵上看,也許會節省一些時間或精力,但最終往往會導致更大的浪費。而且,投機取巧和無所事事勢必會令人退步,隻有努力而勤奮踏實地工作,才能帶給人真正的幸福和快樂,並為個人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個做事不能善始善終的人,他的品行和心靈也缺乏這樣的特質,他無法堅定意誌,也就不能實現自己的追求,既想修道,又貪圖享樂,自認為八麵玲瓏而又左右逢源的人,最終不但兩頭落空,還會後悔不迭。
從古至今,很多個成功人士也曾告誡我們:“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竭盡全力,力求完美是必不可少的;而投機取巧隻會害了自己。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他們身上都有一種優秀的品質,那就是力求完美,並且努力摒棄投機取巧的惡習。
◎輕率疏忽的人
粗心大意、莽撞輕率是很多人做事失敗的原因。
許多員工做事不求上進,隻為完成指標,盡管他們外表看來很努力、很敬業,但結果並不令人滿意。那些管理許多員工的企業老板,對員工這種懶散的態度也很無奈。因為這種懶散、馬虎的做事態度似乎已經變成了一種普遍的常態,除非采用各種方法苦口婆心地勸說、威逼利誘,或者突然出現奇跡,否則,他們就不能以百分之百的努力狀態把事情認真、仔細地完成。
很多人在未進入社會角色之前,已經形成了粗心、魯莽等惡習,而當他們進入社會以後,就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務。他們外出辦事總是遲到,與人約會總是延誤,辦事時缺乏條理和周密性,使人們不願與他們合作,喪失對他的信心,更為重要的是,一個人一旦染上這種惡習,就會變得不誠實,遭到別人的蔑視,既包括對他的工作,也包括對他的為人的蔑視。
如果有一天這樣的人成為了管理者,他的惡習也會傳染給員工,當員工看到上司是個粗心大意的人,他們就會競相效仿,降低對自己的嚴格要求。這樣,每個人的缺陷與不足會滲透到工作中,蔓延到公司裏,影響公司整體事業的進程。
很多公司可能一直都在反複強調著這樣一句話:“在這裏一切要求盡善盡美。”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做,恪守這一格言,不知道他們自身的素質要提高多少倍,甚至會使更多災難得以幸免!
我們在做任何事的時候,如果都力求完美,這樣不但會使我們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都提高,也能使我們高尚的人格得以樹立。
有這樣一位管理著上千名員工的經理,他以前隻是一家家具店的學徒。他是如此的認真仔細,有時連店主都覺得過分,但他這種不滿足於良好狀態、凡事都要求完美的性格,使他一有空閑,就琢磨修理家具,並且掌握了修理家具的精湛技術。正是由於他這種性格和習慣使他登上了事業的高峰。
在你工作時,你就應要求自己做到盡善盡美。如果你不願淪為一個受人白眼的員工,那就應以一個奮鬥者的姿態,努力做到最好。
◎淺嚐輒止的人
在現代生活中,一個公司如果沒有核心能力,將會逐漸走向倒閉,而不具備核心能力的人,也將注定隻會拿死工資,而不會有太大的職業發展,你是不是會成為這種人?有幾個問題你不妨回答一下:
?你是否正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行走?
?你是否仔細地觀察和研究過你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就像木匠仔細研究他的櫃子尺碼,力求達到盡善盡美?
?你是否致力於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為了這個目的,你不斷地開拓自己的知識麵,並認真閱讀過相關的專業書籍嗎?
?你做的每一件事都盡心盡力,並力求完美嗎?
如果對這些問題,你不能做出肯定的答複,那說明你沒有做得比別人好,也沒有超越他人,從而,你也就明白為什麼你比別人聰明卻總是得不到升職的機會。看到上麵的問題,就更應自己反省,努力做到完美。
事實上,我們應更深入地探索和學習我們所涉及領域的知識。隻是泛泛地了解一些知識和經驗,那是遠遠不夠的。正如一位出色的企業家說:“‘萬事通’在我們那個時代可能還有機會施展,但到現在已經一文不名了。”掌握幾十種職業技能,還不如隻精通其中一兩種,什麼都隻知道泛泛的一點,還不如在某方麵懂得更深入,因為如果你不能做得比別人更好,就不能妄想超越他人,從而也無法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因為這種能力會把你和別人區別開來,使你自己在工作中變得不可取代,為你的職業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礎。